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荊條在古籍中是什麽意思?

荊條在古籍中是什麽意思?

指壹種古樹,可以做盆景,也可以做中草藥。

荊條是壹個適應性很強的樹種,對土壤完全不敏感。是非常好的盆景制作材料!而且荊條的樹樁形式壹直以古老著稱!很有年代感!

百科定義是: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四棱形,密被灰白色絨毛。掌狀復葉,小葉5,至少3;小葉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頂端漸細,基部楔形,全緣或每側有少量粗鋸齒,表面綠色,背面有濃密的灰毛。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頂生,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絨毛;萼鐘形,頂部有5裂齒,外面有灰色毛;花冠淡紫色,在外面被微柔毛,頂部5裂,二唇形;雄蕊伸出花冠筒;子房近無毛。核果近球形,直徑約2毫米;宿萼接近果長。花期4-6月,結果期7-65438+10月。[1]

主要產於長江以南各省,北至秦嶺淮河。莖皮可以用來造紙和人造棉花;種子是涼爽的鎮靜劑和止痛劑;根可以驅趕燃燒的昆蟲。

滿意請及時采納。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