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編纂於元末,列傳47卷,年譜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 * * 496卷,約500萬字。這是25年來最大的官方歷史書。早在元初,元世祖的忽必烈就寫過壹封信,要修宋朝的歷史,但由於文體不確定,沒有寫成。元末宰相脫脫主張將宋遼金三史分開獨立編纂。這個意見得到了元順帝的同意,從鄭智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開始,三史同時編纂。
時隔兩年半,鄭錚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寫成。
《宋史》是在原《宋國史》的基礎上編輯的。宋代史家組織良好,雕版印刷廣泛使用,書籍流通保存方便,積累了大量史料。這為元代修訂《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由於《宋史》編纂者的倉促,在史料的剪裁、史實的考訂、文字的修改、書的體例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如壹人二傳,說有傳無傳,見數事,無知,紀與傳,傳與傳,表與傳,傳與論相互矛盾,使之在二十五史中復雜化。《宋史》雖有諸多不足,但卷帙浩繁,僅傳記就達2000余人,是《舊唐傳》的兩倍。詳細敘述,就史料的學術價值而言,細節勝於省略。同時,宋史的主要資料是宋代的國史、實錄和歷法,《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民間史料最系統的壹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