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好玩的地方推薦
崆峒山
六盤山支脈崆峒山(門票)是動植物的天然王國,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多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聳立,峭壁聳立,似有匠心;林海茫茫,煙籠鎖霧中,如壹片空靈仙境;高峽平湖,有水有天,有漓江神韻(門票)。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以西12km處,東臨Xi,西接蘭州,南接寶雞,北接銀川。它是西方古絲綢之路的要塞。景區面積84平方公裏,主峰海拔2123.3米。它融合了自然景觀和精美的人文景觀,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研價值。自古就有“西部第壹山”、“西鎮奇觀”、“崆峒山之美,天下第壹”的美譽。
雲雅思
雲巖寺將石窟藝術與自然美景融為壹體。它的歷史和崆峒山、麥基山(門票)壹樣有名。它位於海拔1402-2875米的關山上。懸崖懸空,是壹個天然的旅遊景點,有層層疊疊的愛和美麗的水。主峰分為東、西、南、北四部分。它的山峰很美,它的墻壁被切割。各有洞天,其中北露臺由筆架山(門票)、潘琪峰、仙人臺等五座山峰組成,與雲巖崖主峰組合成壹幅“五老人看太極”的畫面,情趣盎然。西邊的羅漢崖起伏,基座上的巖石如羅漢排。壹眼望去,翡翠色襯托下的奇峰靈修,似獅、似虎、似遊龍、似鶴、似兵陣、似貴人下的棋局,栩栩如生。歷代遊客形象地稱之為獅脊、金駝峰、反復牛望月、聖甲蟲飲水、三月峰、棋盤峰等。
劉虎
在平涼市北郊。蔡廷在時就知道潿洲國,說“引溫泉入湖,植柳繞湖,於其中建夏亭,是之故”。明朝嘉靖年間,漢王展為壹座園林,建有十余座亭臺樓閣。清乾隆年間(1736—1795),建立百泉書院,後改為高山書院,並修建石橋牌坊、南北書院。同治十年(1871年)被兵滅。十二年,左總督復建,改名為書院。1958改建成公園,新建花門,噴水花壇和彩繪木牌樓,兒童遊樂場,古跡數量遷入公園。當妳進入花園,就像進入了詩畫境界,精神優美,郁郁蔥蔥。最好的時候是在陽春三月,柳絮如雪,隨風飄起,四處飄散,遊客籠罩在煙霧般的輕紗中。景色迷人,難以言喻。昔日“平涼八景”之壹的“劉虎青雪”即由此得名。
莊浪華庭
莊浪梯田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被稱為“梯田王國”的莊浪,群山環抱,青山環繞,地勢平坦。梯田雕刻如塑,如畫。其“沙棘戴山頂帽,山地梯田纏腰,草鎖壟,鞋穿溝底”的生態梯田綜合治理模式,將黃土高原精心描繪成壹幅迷人的山水畫。
寺廟的西藏皇帝
龍隱寺,也稱為興教寺,位於衛龍的山腰上,平涼市以西35公裏。創建於漢唐時期。後來在明、清、民國時期有所擴大。先後開鑿了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附殿等五個洞窟。
龍隱寺的名字來源於唐代蘇恒下塘寺的傳說。相傳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發生,玄宗李隆基倉皇逃入四川,太子恒力從伊(外)驛返回北方。“他飛了三百裏到安定縣,庚子到烏石驛,心有到平涼縣……”恒力曾經倒在靈隱寺(求票)。次年七月,恒力在靈武(今寧夏靈武以南)稱帝。因為皇帝是人們心目中“真正的龍帝”,而龍隱廟是皇帝隱居的地方,所以今天才知道龍隱廟的名字。
王母公山
太後宮山也叫回中山。位於涇川縣城西0.5公裏處的涇河與瑞爾河交匯的三角地帶。傳說周穆王和西王母在楊珊瑤池慶祝。臨行前,不忍與山離別,壹次又壹次地來回張望,故名。
惠山王牧宮位於甘肅省涇川縣城西1裏惠山野。景區內有王牧宮、瑤池、吳輝、石窟四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