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漢代的墓葬那麽容易被盜,歷史上壹直眾說紛紜。但目前公認的是,壹方面由於漢代喪葬文化的影響,當時很多人在祖先的葬禮上放了很多寶物,使得盜墓者知道漢代很多墓葬是有利可圖的,只要挖掘壹座,就能保證後半生的繁榮昌盛;另壹方面,由於漢代墓葬標誌明顯,普通人很容易發現,更別說有經驗的盜墓賊了。
儒家思想在漢代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禮儀制度讓很多人意識到了喪葬文化的重要性。無論是貴族家庭還是小家庭,當時形成的普遍認識是,人死後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享受壹些榮華富貴。所以漢代秉持孝道的人,在給長輩準備喪事的時候,都會贈送壹些珍貴的東西,包括壹些無價之寶。盜墓賊的第壹原則就是唯利是圖,所以在漢墓那麽多財寶的情況下,他們是不能坐視不管的,這就導致了漢墓在發掘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空的。
此外,在漢代,壹些墓葬有明顯的標誌,有些甚至在墓葬附近修建祠堂,以示尊敬。這些標誌不僅方便了後人前來,也吸引了壹些盜墓賊。對於那些有經驗的盜墓者來說,通過這些跡象很容易找到墓葬,這使得漢代的盜墓者非常容易找到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