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拼音:zhā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中的壹類字(常用字)。“張”壹詞最早出現在商代的金文中。《說文解字》認為樂曲完成後稱為篇章。有人認為“張”是“張”的第壹個文字,其本義是指圖案和文采。從圖案到刻有印章的印章,也延伸到了標誌。
格局鮮明突出,延伸到明顯,再延伸到好評。以上兩個意思後寫“張”。章也是樂的章,指的是詩的段落。法律法規是分章寫的,所以“章”引申為規章制度。運動是有規律的,所以“章”引申為連貫有序。
引申含義:
由於音樂的“章”代表了壹首樂曲的演奏過程,“章”延伸了文章“章、段”的含義。又因為任何音樂的作曲和演奏都必須有章可循,“章”的含義引申為“規則、條例和法律”。把這個聽覺規律運用到視覺上,“張”就有了印章、圖章的意思。
古籍解讀:
下午定了部裏的章;康熙筆畫:11;外部筆劃:6
1,廣運,吉運,雲輝。“鄭雲”不再是好的和清晰的。《說文》:音樂其實是壹個篇章。音調從十開始。十是數字的結尾。
2、和挖掘。墨濤:五服五章。《李周東關考公基》:畫之事,青紅之文,紅白之章。
3.很明亮。《易臟卦》:品之鹹章。洪範:軍事用章。
4,文章也。蕭雅:齊威有壹章。註:文立也是。
5.又壹章。“詩”疏:詩有章有句,大意包容,故亦明。
6.它被寫進了壹章。孟子:達不到壹章,就是達不到。《周瑜》:會有故事。
7、還有《周瑜》:敢私功,改前章。註:表中還註明天子、諸侯為異物。
8、另文,成也。高祖紀史記:憲法三章。太史公序:張蒼為憲。註:章節。日歷的章也是壹種技巧。
9、和大林木章章。《史記·貨殖列傳》:千萬個黃金素材。
10,還有“二丫石山”:山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