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時期藏文古籍的主要裝幀形式。最初的梵高文件夾是用來裝訂寫有經文的貝多羅樹葉的。其工藝是將扇貝經依次疊放,上下夾壹塊與扇貝經大小相同的竹板或木板,在夾板中間打兩個圓孔,將繩子分別穿入兩端的孔中,將繩子系緊。
在西藏,寫在或刻在紙上的經書,壹般都是抄自貝葉經,中間夾著木板,再用繩子、布帶綁住。這種裝訂方式主要用於藏經。
梵高在中國的作品:
中國早期的書籍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使用了竹子、木簡、印刷竹簡、絲綢,最後是紙。用這種材料做的書,梵高是無法裝訂的;梵文翻譯成中文也沒關系。
所以,嚴格來說,中國的書沒有梵高的束縛。但是梵文佛經翻譯成中文,特別是翻譯成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字,如藏文、蒙文藏經之後,寫在或刻在紙上的佛經也被巴耶經模仿。葉子聚攏成壹堆後,也有上下葉子用木板夾起來,再用繩子和布帶綁起來的情況。雖然不是《貝葉經》的梵高夾,但明顯是梵高夾的仿制品,所以也可以叫梵高夾。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梵高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