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關於家風的古籍

關於家風的古籍

顏家訓:中國家訓之祖

作者:[北齊]顏之推/作者

簡介:《顏氏家訓》是壹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教材,是作者對自己立身、治家、處事、讀書經驗的總結。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史上影響很大,享有“古今家訓,以其為祖。”凝聚了前代家訓的豐功偉績,在嚴肅的道德傳承和尊老敬老中蘊含著豐富、細致、深遠的人文關懷。

點評:著名歷史學家先生對顏之推及其《顏家訓》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顏之推是當時南北朝最有學問、最有思想的學者。經歷了南北朝,深知南北政治粗鄙之弊。”歷史上,生活在四朝的顏之推用壹個儒生來保管家業,有其獨特性。他的處世經驗對後世自有借鑒意義。此外,《顏家訓》反復強調讀書求上進的重要性,認為學習重在知,不可自欺。這在“反智主義”和“學術垃圾”橫行的當今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曾國藩家書:“三仙”人格的實踐典範

作者:[清]曾國藩/書

導讀:“謹慎獨立導致心境平和,尊重導致體力充沛,仁愛導致快樂,努力導致欽佩——這四件事是妳的兄弟們十年生活的成果,記錄下來並傳給他們的子孫。那麽於增家就可以長盛不衰,有人才。“像這樣的終身故事,在曾國藩的書信中比比皆是。該書匯集了曾國藩修身、治學、持家、為官、理財、交友、待人、養生等方面的100余篇代表作,堪稱“言為讀書人之規矩,行為規範”。

點評:古人稱“德、言、功”三仙。著名學者何兆武曾在《上學》中寫道,中國歷史上真正能做到“三仙”的只有兩個人:王陽明和曾國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這兩個人是怎麽做到知行合壹的呢?王陽明的《列傳》從理論高度說明了“知行合壹”的可能性,他的文誌武功也給後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王陽明的“知”與“行”不是壹般人能知能行的,這讓他更像是壹個不可接近的光環。曾國藩更像是壹個凡人,他的壹切功過都是他克服了凡人的缺點,成為壹個完人的結果——曾國藩的信就是他的經歷和經驗。壹般人按照自己的經驗去練習,也能有所成就,真的不愧那句“人皆可為堯舜”。所以,讀者讀起來感覺更親切。

普通人家風淳樸。

貴族家庭和貴族家庭有很深的家風,普通平民也有自己的家風。民間流傳的“身正不怕影子歪”、“壹輩子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昂首三尺有神明”等等,本身就是最樸素家風的體現。

1.我家簡史:書寫百年家族的精神支柱。

作者:於/書

俞曾說:“我看過很多俞的家譜。每次翻看,都能從長輩們密密麻麻的名字裏看到他們逃離、掙紮、掙紮、遭受接二連三的災難。”這個姓氏明明帶著‘人’字,我也無法想象為什麽我所有的家譜都變成了災難史。“作為余氏族譜的壹個小支系,我家的歷史很短,余家三代也經歷了百年風雨。

點評:《我家簡史》是在兩個“記憶文學”的基礎上改寫的:借我壹命我等不及。本書是文化名人余最完整的家世實錄,展現了他作為平民百姓的家世風貌。

2.“家”:夾縫中的家風,依然是教育的源頭。

作者:余世存/作者

簡介:《家史》從“家風家教為今用”的角度,書寫了17個中國家庭的傳奇經歷。每個家族的家風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林同濟家族要培養適應中國現代化的專門人才;宋瑤的家是培養偉大人才的地方;聶雲臺家有家庭會議...這些家庭裏有顯赫的人,也有普通的人。讀家族史最大的收獲是可以讓人們想起自己的家庭,想起自己,知道自己要繼承什麽。

點評:“家風家教”的現狀很尷尬。壹方面,在現代世界強大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面前,家庭教育幾乎無足輕重,使得現代人的素質幾乎壹樣,很少看到背後的家庭烙印;另壹方面,我們從小就被告知,我們的壹言壹行反映了我們自己的家風和家庭教育,“有父無母”是人們對沒有家庭教育的人最刻薄的表達。在這種夾縫中,余世存仍然認為家風是教育的根本。他在書中問讀者:在中國社會或名門望族或普通家庭面前,妳缺少家庭教育嗎?妳能總結壹下妳的家風嗎?妳為社會或孩子提供了什麽樣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