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1 ...辭賦大師潘先生評價說:“桐城古文運動是唐宋古文運動的延續、發展和終結。”
2.明末清初,方以智、錢承誌等人致力於古文振興,開桐城派之先河。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過程的傳承者,他提出的“言之有物”和“辭之有誠”的思想,實為桐城派義法理論的開創者。
3.它們對糾正明末清初的文風(方苞繼劉問之後的書),促進散文的發展也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4.清順治元年(1644)入關後,為鞏固其封建統治地位,采取尊儒策略,軟硬兼施迫使知識分子就範,宣揚“千古道之傳播,即千古治所立足之地”。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為宣揚道統的文學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桐城派創始人方苞及其古文學派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桐城派的“載道”思想符合清統治者提倡朱成理學的需要。“義法”之論,亦可為“舉壹反三之文”所用,故能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