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臨床上將因脘腹脹滿、不能進食、利己、腹痛、脈弱等癥狀統稱為太陰病。是脾虛濕盛,病在脾經病變。1.太陰病的正確治療
太陰的病因屬於裏虛寒證(脾胃虛寒,故其治療原則應以溫補法為主,重在溫中散寒。表證偏則先解表證;裏證急則先治。《傷寒論》對太陰沒有明確的規定。根據裏虛寒證,內治為主,專補理中湯為太陰病主方。
2.太陰病結合辨證論治
(1)既有下法腹脹(太陰內虛),也有身痛(太陽表證)。表裏不足,表裏不壹。先用理中湯溫裏,再用桂枝湯治表。
(2)若表證未解,但腹滿有痛,則用桂枝加白芍湯(桂枝湯加大白芍劑量)。若表證未解,則滿身疼痛,用桂枝加唐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