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讀什麽書?向上帝求助
明朝以後我才專門去讀四書五經。在此之前,我比較開放。有人學物理,有人學天文,還有醫學,天文學,哲學等等。“學者八股”扼殺了學術生活,造就了壹堆堆書呆子,中國自然科學衰落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四書五經有積極的壹面,那就是培養了人們深厚的國學知識。中國的文人是文學、書法、繪畫、音樂四位壹體,與西方大師完全不同。而且中國人研究了幾千年的哲學體系非常先進。當歐洲人還在文藝復興時期,迷戀人體構造的時候,中國就已經完成了從描寫實體到形意結合的飛躍(宋代的成就相當於文藝復興),這不能不說是國學的功勞。古人也大量學習外國知識,最突出的是明朝,徐光啟等人學習西學,用來改造明朝的武器裝備,效果不錯。而明清統治者和學者更多的是把西學當成玩物(畢竟國學太厲害了),所以沒有深究,錯過了近代的大發展。利瑪竇等人給中國帶來了世界地圖、幾何學和天文望遠鏡,但什麽都沒留下。古代統治者重文輕武,這就是為什麽“萬物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以董儒、朱成理學等學術著作維護統治階級為主,其他都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