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說的團隊結構不完整,是相對的說法,完全相對於四川遠大旋律團隊。也就是說,四川隊的整體結構比內蒙古隊更合理。
這壹點從中心的對比就可以看出來。
內蒙古隊球員名單上有三名中鋒,其中主力中鋒李月如身高201CM,體重101kg;替補中鋒魏巍,身高204CM,體重95KG;遊客中心馬雪雅身高190CM,體重80KG。
四川隊的大名單上有兩個中鋒,主力中鋒韓旭,身高205CM,體重96KG;孫夢然,替補中鋒,身高195CM,體重86KG。
國家隊的三個中鋒,四川占了兩個,內蒙古占了壹個。
這場比賽,韓旭從壹開始就打得非常穩定,尤其是15V8的籃板與李月如相比,充分顯示了統治地位。關鍵時刻李月如心態發生變化,被韓旭忽悠後過於草率,不斷犯規也影響了發揮。
韓旭上場37分37秒,幾乎打滿全場,得到22分15籃板(前場6,後場9),還有3次助攻1蓋帽3次犯規。
李月如出場27分57秒,2分8籃板(6前場2後場),0助攻,1搶斷4犯規。
無論是上場時間,得分,籃板,四川都徹底打敗了作為中鋒的內蒙古。
四川替補中鋒孫夢然上場14分鐘13秒,2分4籃板3助攻。內蒙古農信社隊後援中鋒魏偉上場2分51秒,各項數據均為0。客中鋒馬雪雅上場11分21秒,得到3分3籃板0助攻1蓋帽。
四川中鋒上場51分51秒,拿下24分,籃板19。內蒙古中鋒出場42分09秒得到5分11籃板。
四川隊在引進了孫夢然之後,又積極從新疆引進了韓旭,所以可以看到四川隊本賽季在內蒙古的結構調整,而且這種調整在巔峰之戰中取得了成效。從這壹點也可以看出四川隊對本賽季冠軍的渴望以及具體計劃執行的成效。
第二個原因:臨場戰術未能奏效。
本場比賽,在防守方面,內蒙古農信社女籃采用了擴大的人盯人防守戰術。從9月15內蒙古隊首場比賽開始,我們看到農信隊逐漸開始練習半場擴大人盯人防守、全場緊逼等戰術。
可以說,面對之前職業女籃的大多數弱隊,內蒙古隊並不需要采取這種戰術,依靠眾多新老隊員的發揮,正常的半場盯人完全可以擊敗大多數球隊。
但內蒙古隊在弱隊身上反復練習這種緊逼戰術,肯定有他的目標,就是劍指四川隊。
通過日益時尚的緊逼戰術,對四川隊造成壓迫性防守,利用四川隊球員年齡相對偏大、體力較差的弱點,拖垮四川球員體力,取得勝利。
但從現場的實際比賽可以看出,四川隊對內蒙古隊的這種戰術是有壹定了解和準備的。在不到2分鐘的時間裏,趙、張旺來和都利用快攻技術突破到籃下,取得了6: 0的領先,在關鍵戰役的開局中占據了氣勢上的優勢。
在進攻方面,內蒙古農信社女籃多采用遠距離外線投籃,試圖利用自己的進攻優勢。在比賽的前2分鐘,我們看到農信社隊的隊員堅定地執行了這壹戰術。
前三次進攻,沈怡、潘、,都是外線三分。可能是比賽剛開始,隊員們的手還不“熱”。可能是重量級的比賽讓隊員們有點緊張,三個遠射都沒有得分。隨後黃思靜和張茹各投中壹個三分球,但還是沒有得分。
開賽後2分鐘,落後6分;打破進球恐慌用了3分30秒。這種情況在內蒙古農村信用社的競爭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這種有形無形的壓力導致主帥鄭偉在1分17秒開場時采取換人戰術,用黃思靜換下首發前鋒潘。
雖然下半場比賽,內蒙古農信社開始在外線發力,頻頻通過三分追分。但整體戰術淩亂,不如四川隊流暢。整場比賽,四川隊的領先時間長達37分25秒,而內蒙古農信社隊只有58秒。這也驗證了本場比賽內蒙古隊的戰術存在問題。
第三個原因:關鍵球員在低迷期得分再創新低。
上賽季內蒙古農信社引進李月如、黃思靜、楊利偉後,球隊實力發生了質的變化,這三支主力國家隊也成為了農信社的信心所在。
不過,在這場對陣四川隊的比賽中,楊利偉和黃思靜作為關鍵球員發揮了關鍵作用。其中楊利偉上場33分58秒,得到25分,其中12中8(66.7%),三分球8中2(25.0%),罰球4中3(75.0%),得分排名兩隊。另外得到3籃板7助攻2搶斷1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