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實物地質數據標準化的基本原則和工作方法

實物地質數據標準化的基本原則和工作方法

趙小青人艾香張業成

(國土資源自然地質信息中心)

實物地質數據標準化是實施實物數據統壹管理,促進科學化、標準化的基本保證。根據實物地質資料采集的內容,標準內容包括基本術語、分類分級、采集設施、篩選采集、影像采集、歸檔、保管保管、利用服務等。標準應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與現有標準相協調,反映物理地質數據的特點和管理需要,便於應用。

物理地質數據;標準;原則;方法

壹、實物地質資料標準化的目的和意義

實物地質資料和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壹樣,是從地質工作中獲得的有價值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存儲意義和開發利用價值。國內外大量實例表明,充分利用實物地質資料可以避免重復工作,提高地質勘探效率和地質科研水平,促進地質工作的發展。

在我國長期的地質工作中,產生了大量有意義的物理地質資料。然而,這些實物地質資料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單位和個人手中。由於缺乏統壹的管理、技術方法,以及資金和人員的限制,除了對油田等實物地質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外,其他實物地質數據破壞和丟失嚴重,開發利用十分困難。同時,近年來開展的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和極地調查產生的大量物理地質數據也需要統壹管理。

與這種情況相對應的是,隨著我國地質工作的深入開展,對地質資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壹是礦產資源的勘查難度越來越大,成本和風險越來越高;二是工作領域越來越廣,特別是極地考察、海洋調查等新興領域蓬勃發展;三是地質工作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地質工作不僅依賴於地質資料的保障,也越來越需要實物地質資料的支持。為此,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在《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被列為壹項重要任務予以加強。

為加強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在2002年頒布實施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2003年頒布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中,明確將實物地質資料納入地質資料管理範圍。為此,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數據中心成立,承擔全國實物地質數據的采集、存儲和利用,為全國實物地質數據管理提供典型示範。同時,壹些省(市、自治區)、壹些地質工作單位和地質院校也開始規劃本地區、本單位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

長期以來,我國的物理地質資料不僅缺乏統壹管理,而且缺乏相應的技術標準。在幾十年的地礦工作中,壹些部門和單位雖然制定了壹些管理辦法或技術規範,但不夠完善、系統和統壹。特別是隨著信息社會和地礦事業的快速發展,現有的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方法和技術規範遠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甚至在很多環節還是空白。因此,除了法律和行政手段之外,必須盡快建立壹套實物地質數據的技術標準,納入地質礦產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為推進實物地質數據的統壹管理,實現實物地質數據的科學規範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二、實物地質數據標準體系框架

物理地質數據的標準化對象是物理地質數據的集合。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其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為:建設和維護館藏設施→篩選實物資料→收集→驗收→整理→掃描→歸檔→保管→利用服務。

為了規範實物地質資料的采集,必須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技術標準。這些標準大致可分為基礎標準、采集設施標準、篩選采集標準、存儲保管標準、信息組織利用服務標準。每個標準包括不同的標準或內容,這些標準或內容組合在壹起就形成了物理地質數據的標準體系(圖1)。

圖1物理地質數據管理技術標準組成

三、建立實物地質資料標準的基本原則

1.符合相關政策法規的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檔案管理政策符合《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精神和有關規定。

2.與現有的相關標準相協調。

與《地質勘探與鉆探巖心管理通則》、《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檔案管理規範》、《地質資料檔案詳細描述規則》、《歸檔規則》、《科技檔案組成通用要求》、《固體礦產勘查地質檔案歸檔規則》、《固體礦產勘查地質資料信息整理與綜合研究規定》、《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提交格式要求》等標準相協調。

3.它既符合物理地質數據管理的特點,又能與其他類型的地質數據管理相協調。

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與成果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的管理有許多相似之處和重要區別。* * *相似性是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壹致;區別在於對不同介質的管理,因此在工作內容和技術要求上存在諸多差異:①采集設施的構成和功能要求有顯著差異;②不保留所有的實物地質資料,只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特殊的實物地質資料進行保存;③實物地質資料的收集方法、驗收內容和驗收要求不同於其他地質資料;(4)入庫的實物地質資料必須整理歸檔;⑤實物地質資料存儲和利用的主體是各種實物,因此存儲條件和利用服務要求與其他地質資料有顯著區別。基於上述,實物地質資料的標準既要滿足地質資料和科學檔案管理的壹般要求,又要滿足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特點和需要,使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協調互補。

4.使用方便

標準內容和技術要求既符合時代特征,體現先進性,又面向現實,適用於不同類型的實物數據采集機構,易於實施。

四、制定實物地質資料標準的工作方法和步驟

根據建立標準的工作程序和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特點,建立實物地質資料標準的工作步驟為:調查→編制標準初稿及說明→征求意見及應用試驗→修改→編制標準修訂稿→進壹步征求意見→修訂→編制標準草案、標準編制說明及標準意見匯總表(圖2)。

調查是建立實物地質資料標準的基礎。研究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面:基礎研究,即廣泛了解國內外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方法,收集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管理制度,調查分析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特點和標準化需求,為實物地質資料的標準提供基礎支撐;專項調查,即針對實物地質資料的標準內容,專門研究實物地質資料的分類、篩選、采集、存儲、信息收集與組織、利用服務等技術方法,為實物地質資料的標準提供技術支持。

實驗應用中要註意兩個方面:要有充分的代表性;涵蓋了標準的所有內容。

標準和編制說明應當按照規定的結構和表達方法進行編制;按照標準工作程序和要求征求意見。

參考

\[1 \]GB/T 1.1—2000標準化導則。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

\ [2 \]白殿義等2002 .標準寫作指南。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圖2建立物理地質數據標準的步驟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