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歷史悠久,成就輝煌。與西方古代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相比,中國古代建築是壹個獨立的結構體系,以木結構為主。
舊石器時代
(原始社會)
大約50萬年前
中國的原始人已經知道了。
利用天然洞穴作為庇護所。
用來遮風擋雨,躲避野獸的追逐
山頂洞人遺址
山頂洞人遺址
新石器時代
(約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2000年)
這壹時期的建築基本可以分為南北兩大部。
在中國南方潮濕的地方築巢
發展成為壹個架空的幹柵欄
最早發現的遺骸是7000年前的。
來自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
榫卯結合的幹軌建築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榫卯
南方築巢的幹柱建築
吊腳樓也是壹種幹欄建築。
以及北方黃河中下遊黃土地區的房屋
它已經從半穴居型發展到半穴居型
地上的木頭骨頭和泥墻,圓形的房子和方形的房子
如Xi安的半坡遺址。
然後發展成了
鄭州大河村遺址的那種。
最多是兩個坡上有水平的房子。
Xi安半坡村遺址修復圖
鄭州大河村遺址修復圖
先秦時期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00年)
夏朝的城市遺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
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迄今已被發現。
中國最早的四合院木質夯土建築
二裏頭遺址復原圖
玉門關遺址和壹些土樓也屬於夯土建築。
商代城市遺址主要包括
河南偃師社溝鄉商城遺址
其中宮城、內城、外城的格局已經出現。
宮殿區的正殿至今為人所知。
商代早期最大的單體建築遺址
上城遺址平面圖
商城遺址修復圖
西周時期的建築技術
最突出的成就是瓦的發明。
有半塊瓷磚。
另外,還有壹個地方可以砌磚。
以及三合壹混凝土墻面抹灰。
陜西岐山鳳雛西周早期遺址
這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
最嚴謹的四合院建築
進院,對稱軸。
在前廳和後室,大門前有壹面影壁
陜西岐山鳳雛村遺址平面圖
復原圖
秦漢時期
(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220年)
秦漢時期的大壹統局面促進了
中原與吳楚的建築文化交流。
這壹時期的建築規模宏大,組合多樣。
屋頂很大,屋頂坡度的折線已經出現。
類型多為都城、宮殿、祭祀、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