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小冰期來了嗎?

小冰期來了嗎?

今年北方下了大雪。前幾天看新聞說河北平原積雪兩尺,交通癱瘓,出行困難。壹些地方斷水斷電。幸運的是,傷亡很少。

查史書發現河北的雪更大。

康熙五十七年(1718),三月,“邢臺大寒大雪。”(《清史·災異錄》)平地上積雪十尺,是今年這場雪的五倍厚。

嘉慶二十三年(1818)臘月,“河北大雪,深達四五尺。”(《同治靈壽縣誌·災吉》)平地積雪四五尺,是今年積雪的兩倍。

嘉慶二十四年(1819)臘月,“燕山大雪五日,地深達十余尺。”(民國硯山縣史記)連續五天,地上積雪十余尺。

道光十年(1830)臘月,“雪深達數尺,鳥凍死。”(《同治靈壽縣誌·災吉》)沒有說具體厚度,只說“幾尺”,“幾尺”肯定是兩尺以上。

道光十壹年(1831)臘月,“下了三天雪,雪有四五尺深,凍死數百人。”(民國元氏縣縣誌:災景)下了三天雪,積雪四五尺,僅元氏縣就有上百戶人家凍死。

氣象史上有壹個“小冰期”,是指明朝末年之後,鴉片戰爭之前(康乾盛世之前)的時期。當時中國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夏季旱澇災害接連出現,冬季異常寒冷。不僅是河北,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也普降暴雪。明末清初葉的《閱世錄》、清代中後期陳啟元的《永賢齋筆記》以及《明史五行誌》、《清史稿》和《災異誌》中都提到了這種奇怪的天氣。

也就是說剛才說的大雪都發生在小冰期。小冰期的河北比現在冷,小冰期的雪災比現在更大。

今年的暴風雪給北方人帶來了很多不便。小冰期的暴風雪會對古人的生活產生什麽影響?

如妳所知,古代的道路狀況很差。道路要麽沒有硬化,要麽崎嶇不平。下雪的時候道路濕滑,積雪融化後泥濘難行。《老殘遊記》第八回描寫了清人走雪道的情景:“這條路雖不是羊腸小道,卻忽高忽低,石板路冰雪封凍,極其濕滑。吃完飯壹點起床,走到四點。”三個人壹小時走五公裏,平均壹小時不到兩公裏,比前幾天河北石家莊的都市白領走路速度慢多了。

現在下雪的時候出租車會漲價,清朝也會漲價。嘉慶年間,有個抄寫員住在河北滄州,恰逢壹個下雪天。原來,他在滄州的地面上以每天僅400便士的價格租了壹輛驢車。因為下雪,汽車的價格翻了壹番。抄寫員感嘆:“雇頭驢趕雪不容易,壹天要800便士。”(《煙臺支竹詞》上篇)有時候付兩倍的車價也未必能租到車,因為下雪天司機的生意極好。“雪地裏叫車要很長時間,妳在門邊都麻木了。”(《冀北雜用》第壹部)這和前幾天市民出門壹直打不到出租車的情況多麽相似啊!

古人下雪天出門,容易滑倒。《清鈔騙棍》壹書中記載,道光年間,壹個押運員從北京到山東,途經河北某鎮。開始下大雪了。押運員冒著大雪,“突然聽到壹聲呻吟”,看到壹名孕婦躺在路邊的雪地裏。原來她從娘家回來,騎了壹頭驢。結果“雪深驢仆倒”,差點流產。

《清鈔貼秘籍》中也記載,壹家定於臘月初八娶媳婦。誰知那天雪下得很大,陸路“深如雪”,水路“硬如石”,迎親隊伍仰天長嘆。但是這個吉祥的時刻不能耽誤。男方急中生智,雇了壹個不顧壹切的家夥,在風雪交加的情況下給女方送信,說雪下得好大,好冷,新郎新娘無法相見,只是“望天祭奠”。女方沒辦法,只好讓新郎新娘隔著幾十裏地拜天地。七天後,當雪融化了,路可以走了,這對年輕夫婦結婚了。

雪災耽誤了婚事,危害不大,更大的危害是耽誤了交通。清代盛行漕運,即利用運河的船只把糧食送到京城。雪災壹發生,陸地被封鎖,運河結冰,糧食無法運進京城。北京的糧食價格立刻上漲,老百姓買不起糧食,可能會挨餓。

道光年間,真的有人因為雪災餓死了。陳啟元《永賢齋筆記》(卷10)記載,浙江湖州安吉山有壹座小廟。寺裏有四個和尚,每天靠施舍養活自己。道光二十年冬,山被大雪封山,四僧不能下山,死於化緣。

有朋友會問,現在有雪災,政府會積極應對,組織人力物力解決各種問題。為什麽清政府不采取壹些措施?

事實上,清政府並沒有采取措施。

首先,政府會安排人掃雪。宮裏的雪是太監掃的,內城的雪是禁衛軍掃的,外城和其他大城市的雪壹般是駐軍掃的。至於商店和小區門前的積雪,自然是普通人自己動手。不用動手,可以雇人。道光年間,華北每個城市都有壹項工作叫“掃街”(也叫“掃街”)。雪壹停,他們就拿著鏟子掃帚沖到街上,等著被雇傭,打壹會兒零工。

其次,政府會安排人鋪路。墊土的目的是防止打滑,但受限於財力和人力,壹般只在特定的官道上墊土,比如皇帝出巡或軍隊凱旋時可能經過的官道,運送軍糧和俸祿的官道。把這些關鍵的路墊上,其他的路就不管了,又滑又泥濘。

其次,政府會給壹些官員放假。康熙二十四年,北京有壹場雪災。康熙道:“路滑,不必來朝。”(《康熙實錄》卷121)雍正四年,北京再次發生雪災。雍正還說:“北京的官員不用來圓明園,我就改期。”(《雍正實錄》卷四十二)這和現在有些單位讓員工在下雪天休假是壹個道理。

其次,政府制定了壹些交通規則,以盡量減少暴風雪期間的交通事故。《大清律例》第二百九十六條規定:因天氣原因騎馬受傷的,應當賠償醫療費用,並向受傷者賠償坐騎。如果殺了人,就要打壹百板子,勞動改造三年。此外,他將補償死者家屬的安葬費用,他的坐騎將被政府沒收。

最後,清朝的皇帝都很虔誠。每當有暴風雪,他們去天壇祈禱,“犧牲謝雪”,這意味著上帝,不要下雨,有足夠的雪。很明顯,這是迷信。如果祈禱能確保沒有暴風雪,我們都祈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