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如何正確閱讀佛經

如何正確閱讀佛經

印刷大師法語

什麽是尊重?尹光大師說:“凈手凈案,誠敬如臨佛護師,會給妳帶來無量的利益。”要讀經典,首先要洗手漱口,清洗幾案,坐直,雙手合攏,然後用大拇指和兩個手指翻開經典,小心翼翼地保護經典不受汙染和損壞。壹是保持經文鮮活,二是保持經文完整,三是加持智慧,四是遠離壹切錯誤。

什麽是不尊重?尹光大師說:“如果妳魯莽,隨意褻瀆,固執己見,誹謗他人,妳將有罪,並遭受無盡的報應。”比如把經典放在幾個臟兮兮的書案上,或者放在世界上亂七八糟的書裏,或者放在最下面,或者放在床上,或者放在衣服裏,或者用指甲去讀,在經典上撓指甲,或者用手指和中指去撿,或者穿鞋的時候用手指把鞋提起來,然後用手去讀,或者看看經書和心經,手就閑了。或在讀經時咳嗽、打噴嚏、打哈欠不捂嘴,或與人交談不捂經,大聲笑,或正襟危坐、半坐半躺,翹著腳看書,或把經卷起來當小說看。以上提到的十五種不敬經典,細說之下,無邊無際。

祈求大德,看經書壹定要仔細思考。對於三藏聖教的精神文本,重要的是尊與不尊。

附:如何正確閱讀佛經(尹光大師)

進入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是人有興趣,沒有壹定的方法。確定無疑的是誠實和尊重。這兩樣東西,雖然以後諸佛都生了,但都是改變不了的。而我們是普通人,想做累生意,我們並不致力於此。舉個例子,壹棵樹沒有根想要茂盛,壹只鳥沒有翅膀想要飛翔,它能得到什麽?!

天下欲讀書,無所懼。早上不漱口,上廁所也洗不了。或者放個沙發或者做個枕頭。晚上躺著看,就會和猥瑣的衣服聚在壹起;閱讀案例,是壹個雜亂的雜物。把聖賢的語言看成和毀紙壹樣是粗心和不尊重的。念佛的壹種方法,甚至由簡到易,由寬到大。壹定要真心實意,這樣才能感受到溝通的方式,也就是從親人身上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如果妳懶惰懈怠,那就沒有恐懼,雖然是遙遠的原因,嘲笑的罪名是不可想象的。

經典是第三世界諸佛的老師。如果妳來佛法,妳可以看到他們是真正的佛,而不是紙墨。讀經的時候要以忠臣的身份侍奉主,以孝子的身份讀遺囑。如果妳能做到這壹點,妳就不需要因果報應,沒有幸福是不夠的。

現在學佛的人很多,但都是看了他們的文章,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口頭給了他們,只是以伯夷通家的名義。至於恭敬誠懇,按教修行的人,誠懇的人是少之又少。我常說,要想得到佛教的真正利益,就必須要求得到尊重。有壹點尊重,就消除了壹點罪惡,增加了壹點快樂;如果妳非常恭敬,妳會消除妳的罪惡,增加妳的幸福。如果不尊重導致嘲笑,犯罪就會增加,幸福感就會降低。唉!

禮與誦,各種修行,應以誠與敬為前提。如果妳極其真誠,經書上說的功德,在壹般地方是達不到的,收獲是不可思議的。如果沒有真誠的尊重,那就和唱戲壹樣,喜怒哀樂都是假妝,忍不住就出來了。就算有功德,也只是人傻福而已;而這種愚蠢的福報就要靠它來造惡業,它以後的苦難就沒有盡頭了!

真誠意味著尊重。這種語言全世界都知道,這種方式全世界都知道。(某某)因為愧疚很深,企業為了報答佛祖的恩情而消除愧疚。每壹次求古德的修行,妳都會從道理中知道真誠和尊重,這真的是壹個奇妙的秘密決定要不平凡。所以,我經常和有緣的人聊。

至於讀經,想當法師,面向大眾宣傳,就要先讀經,再讀經註。如果妳不充滿精神和洞察力,妳將浪費妳的努力和歲月。

要想隨著親人的分離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就必須真誠幹凈。或者坐壹會兒,靜下心來,然後拜佛念經,或者默讀停止。或者拜佛後坐壹會兒,再開經。妳壹定要端坐,如果妳正對著神聖的臉,聽著圓潤的聲音,不敢懈怠,不敢讀離別,從頭讀到尾,不管文字有沒有意義。讀經,就能明白兩空原理,印證相法。即使根機愚鈍低劣,也能消弭業障,增加快樂。六祖說,但看金剛經,能看清自己的心,就是能看到耳朵這樣,故名□但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大乘經典都能看清自然,不僅僅是金剛經。

如果壹路分開,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這段話又是什麽意思?屬於各種妄想。如果我們想壹想,怎麽才能理解佛陀的意思,實現目的呢?因為消除了業障,福慧怎麽增加崇拜?懂得尊重,還是可以少種好根的。如果妳像老學究壹樣讀儒家的書,妳會看到鄙視之罪。行善引來惡果,即此輩也。

古人特別註重經典,所以用心分辨不出來。有壹個人大聲念誦,就有壹個人聚精會神地聽,字字清晰。他的心是專註的,他不敢發出外面所有的聲音。稍微放縱壹下,就會被切斷,意義連不上。背誦者有課文可循,不用拍大圖也能背得清清楚楚;聽者的聲音只是壹種支撐,壹旦沈迷,就會變成分裂。如果妳能這樣聽,妳就能比背誦者更真誠,更尊重。如果宣敘者少壹點恭敬,他的功德就很難和聽者相比。

現在的人都把佛經當紙,經書上的雜物和經書堆得滿滿的。但如果妳不洗手,不漱口,不擺動身體或雙腳,甚至不夾腳,那妳就是肆無忌憚。但妳要念經,妳只想滅佛的魔,證明它是活潑和諧的,這深深符合大乘不執著的妙道。真正修煉修行的佛看到了,只有黯然神傷,淚流滿面,讓自己的心魔早日興盛。

智者在念經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是沈默的,是平靜的,那麽分離自己的心能達到什麽目的呢?古道爾寫《Hokkekyo》的時候沈迷其中,所以失去了理智。天黑了,他還在寫作。服務員進來說天黑了,但還是寫了,然後伸手看不到手掌。這樣念經文,跟念禪定念佛裏的字是壹樣的。至於用力時間長,壹旦突然被穿透,自有好處。薛明信禪師,寧波涪城人,不識字。中年出家,苦參苦學,人受不了,行人不行,苦行真的不是人能做到的。時間長了,他們就意識到了,也就隨口壹說。不會讀不會寫,可以讀很久。很長壹段時間,我自由寫作,我其實寫了很多。所有這些興趣從來沒有單獨研究過。讀者也要以此為方法。

讀經的時候分不清,自然會想壹想,天真地發現。要學義,或者讀註釋,就另定時間,只學。學習的時候,雖然沒有讀書那麽認真,但也不應該完全不尊重,只是比讀書多了壹點舒泰。若未能獲得智慧,必重於讀書,而略於研究;否則,我們會壹天到晚窮,但對事物的研究,即使如雲明月明,也只是口頭工作,沒有對身心生活和生死的幹擾。臘月三十到了,就不用做決定了。

如能如上述讀經,則得智慧,三種情愫歸無有之地。如果還不如讀經,不僅三種感情可能不生,還可能造成邪見,沒有因果,以及賣淫、殺人、盜竊等各種煩惱,此起彼伏,如火如荼。但是我還是認為大乘行人都是對的,所以我幫六祖持戒,所有戒都是真破不破的。太可惜了!修行真佛法,難得!

所以諸佛祖師,那些主張凈土的人,傳承佛性,克制業障,是找不到耳朵的。念佛為主時,讀經為輔。【如法華、冷艷、華艷、涅槃、金剛、覺遠。沒必要讀壹輪六經。而讀書的方法,不照我的話去做,不去搞,是破不了的。不可思議的利益都被肆無忌憚的虛情假意給失去了。不要悲傷!〗

當壹個丈夫走到盡頭,剩下的只有經典和影像。如果把民間金牌之類的造像當做真佛,就能消業、斷煩惱、證三摩地,從生死中走出來。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民用金色,那它也是民用金色。它也是金色的,使用它不會錯;如果侮辱民間黃金佛像,那將是壹場災難。

念佛經的祖語,就當是前佛親口為我宣的,不敢稍有不慎。如果妳能這樣,我說妳的人馬上就能達到九級,徹底證明真理。否則就是遊戲練習,好處只有人盡皆知,人盡皆知。其實壹點用都沒有,只是道聽途說。三寶裏,古人都是恭敬的,不只是說說而已。今天的人口還是壹個字都不願意講,這是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