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論《易經》中的中醫養生智慧

論《易經》中的中醫養生智慧

中醫“陰陽平衡”的思想來源於《易經》。在《黃帝內經》中,蘇文開篇就說中醫養生要以陰陽為基礎,以數術和諧,方法要以陰陽為基礎。所謂“法以陰陽為本”,就是要尊重自然,順應天氣遵循自然規律。日常生活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盡量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而不同數”是指選擇正確的調養運動保健方法,如指導、按摩、心理健康、合理飲食起居、堅持運動、控制煙酒、避免過度勞累等。

易經是從易經六十四卦的角度來概括的,十二爻新聞形象地反映了我們本性中陽氣的盛衰。易經倡導天人合壹的養生觀,強調“依自然應依人”,強調壹陰壹陽為道中醫和易經說到底就是陰陽。易經側重於觀察天文、地理和人事。《易經》的養生觀強調運動養陽,靜養陰。黃帝內經蘇文(陰陽應象大論):“故治違天道而不用地之理,是禍也!”。俗話說,世間萬物無陰陽,萬物皆在五行。中醫也是如此。比如花位於植物頂端,所謂百花齊放,可以治療頭面部疾病,比如菊花、薄荷。藤本植物可以治療四肢關節疾病,如青藤、絡石藤、雞血藤、金銀花,四肢的桑枝、桂枝可以用來疏通四肢。動物的骨頭、肉、內臟,大多是骨肉情誼的產物,可以彌補不足。空心管徑可以疏通孔口,如蘆根、蒲公英。核桃類腦,能補腎健腦。地龍呈血管狀,柔軟,可治療動脈硬化。那些出生在潮濕地方的人可以從潮濕中受益。

天有三寶,日月星辰,人有三寶。中醫養生就是養精、養氣、養神。保養袁晶最重要的是禁欲,養精,減耗。古人推薦經絡按摩,現代人認為簡單,往往忽略。中醫從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倡導養生。腎藏精,推薦先天穴位:第壹個穴位是下丹田,中醫稱為關元穴,第二個穴位是命門穴。用手掌“勞宮穴”的位置按摩這兩個穴位,可以保持精氣。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穴位,能使心腎相交,精力充沛。建議足三裏保養後天穴位,因為脾胃是後天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保健的重點。堅持按摩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增強脾胃功能。我們也必須是聾的,瞎的,坐壹會兒,躺下。不要把耳朵用到極限,不要長時間用眼睛看,不要坐太久,累了才能睡。

陰陽失調是導致疾病的主要原因。陽虛則寒,陰虛則熱。經常出現陽虛,人怕冷,四肢冰涼,氣短,懶言懶語,易疲勞。陰虛是指精血津液不足後,身體呈現壹種虛興奮的狀態,典型的有五心煩、盜汗、口幹等。天為陽,地為陰。選擇百會穴補陽,湧泉穴補陰。陽虛的人白天可以經常曬曬太陽,讓天然的楊燦從百會穴進入人體。陰虛者可按揉我們的湧泉穴。

2021 3月26日

於虹漢唐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