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校還好,以耿為手稿,參考其他版本的傳校,至少故事是完整的,第壹次讀紅樓,我讀了傳校。剛開始在肥批紅樓學習有點無聊。
批評最全面的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由紅會整理,整合了幾個版本。應該有大型書店或者專門經營文學的書店。百度搜索“紅顏齋重評石頭記”在網上也能搜到。
陳賡的書也不錯。我用的是鄧穗府修訂的陳賡的書(四卷本),但有許多批評是在徐佳的書裏,而不是在陳賡的書裏。
我看了《齊徐賁》的電子版,但是還沒看完就放下了。
劉有《揭秘紅樓夢古本》壹書,可與周先生主編的《紅樓夢》相提並論。其中劉的《80後對“紅”的研究》見諸報端,而這本書又多次提到周先生主編的《紅樓夢》,令人歡欣鼓舞,拍案叫絕,以至於可以買來讀壹讀。
有壹次看到馮其庸批的《紅樓夢》,白皮,16對開本,兩卷本。當時沒多少錢買,後來就沒見過了。
賈詡的書是不完整的,如果收集起來當作資料來看,讀起來並不愉快。
附:紅樓夢版本介紹
這是出自《紅樓夢》文學社【撫琴居】。我想貼在這裏,希望對所有熱愛紅樓夢的蛋粉有所幫助。
(1)甲戌本
徐佳是“復制、閱讀並重新評價《知顏齋》的徐佳”的簡稱。第壹次,在楔形文字第八頁的“刊刻時賜名,要看石上有什麽故事”壹句中,出現了比他本人更多的文字,如“為讀重評知言齋徐佳,仍用石錄”15,註明背景年代。胡適將其命名為甲戌本,這是第壹次用幹樹枝給《紅樓夢》手稿命名。據紅學學者考證,徐佳是徐佳乾隆十九年(1754)人。這個產地曾被大興的劉全福收藏,也有研究者稱之為“肥全本”。
賈詡的這本書,每卷開頭都有“智延齋重評《石頭記》”。剩余十六集:第壹至第八集,第十三至第十六集,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集,十六集。第四周期缺後半段,第十三周期缺左下角。沒有目錄。壹卷四次,* * *四卷。由幹燥的竹紙制成。紙黃而脆,裱過壹次。每半頁十二行,十八行。殘疾很嚴重。書的下半部每壹頁都有芷顏齋的簽名。
劉全福在同治2年(1863)和同治7年(1868)的後記很有見地。此外,劉全福的朋友孫的綿州(《左面狂道士》系)寫了30多條評論。還有朋友蒲文賢和蒲文昌(青土、春雨)兄弟。胡適、俞平伯、周等也為之題詞。有“極多”、“紅樓”、“施簡”六個字和胡適寫的《鐘印》。在底紙與原書的連接處,有“劉全福子再版”的印鑒。
胡適認為《徐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紅學學者普遍認為《徐佳》原稿是最早、最接近曹雪芹手稿原貌的。這是記錄版,祖本可能是支顏齋的編輯版。原因是每頁下方都有芷顏齋的簽名,有些地方是空著待填的,比如歸來前的幾首詩,只懸了“詩”。林黛玉眉毛的描寫還沒寫,後半句被書法包圍。原版沒有東拼西湊,文字很少修改,有些批語是從另壹個版本轉來的。
本書首次出現異常的行邊朱對丁海春的批評,墨本總評也已由丁海所寫,表明抄寫時間在乾隆二十三年丁海(1769)之後。
第壹次在第1頁,第1行有“智顏齋對《石頭記》的再評價”的標題,第2行有“凡例”二字,第3行有5個例,結尾有壹首詩。陳禹岍認為,這壹段是壹個肥胖的批評,正文應該從“讀官員”開始。其中第壹至第四首詩和詩,***414字,為本書所獨有。第五,“第壹次翻開這本書,作者從雲端說話……”後來書上只有這壹段作為引子,和正文混為壹談,成了正文的開頭。每首詩的結尾都在詩的前面加上“十月”二字,這種格式的詩很多,接下來的七律是:“忙起來好辛苦。宴會結束了。悲喜依舊虛幻。古今的夢都很可笑。據說紅茶哭得厲害。更癡情更苦澀。每個字看起來都像血。十年的努力是不尋常的。”對聯“字字似血,十年辛苦非比尋常”,家喻戶曉,經常被紅色上的作品引用。
第壹次,在第4頁底部的“豐神不同”這句話和第5頁上下的“施展魔法,會”這句話之間,多出了壹段,就兩頁,400多字。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幻境,娶警幻美人之妹的情節,各有不同。
這本書有很多種,眉批、側批、雙線批、來回批,沒有簽名和日期。其中,朱墨的雙排批轉錄是本書的壹大特色。有九次沒有批準。這個獨特的批語在第六章和第八章。胖批遠比其他胖抄多,尤其是壹些他沒有的重要評論。比如1的詩《滿篇荒唐言》批評說“只有能解決的人,才有苦淚哭進本書。”除夕夜。書還沒寫完,秦就哭死了。我試著去哭秦,可是我的眼淚已經流盡了。每次找青脊峰,都問師哥,怎麽不見和尚?嘿!“這個批語是那些認為曹雪芹死於仁武(1763)的人的首要依據。
值得註意的是,從影印來看,這本書似乎並沒有回避康熙皇帝對“玄”字的忌諱。然而,馮其庸查閱《徐佳》原著後發現,此書中不避諱的“玄”字是後人所加,墨色、筆法與原作不符。上海博物館書畫鑒定部專家鐘銀蘭先生經過仔細鑒定,也認為“軒”字真跡根本不是。現在是後人加上去的,這壹點在高倍放大鏡下更加明顯。因此本《說文解字》中的“玄”字不是禁忌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是受了影印本的影響。準確地說,徐佳本中的“玄”字是禁忌,這與《集貿》、《陳賡》等乾隆抄本的禁忌是壹致的。也就是說,現存的幹嘉抄本,無論是《紅樓夢》還是《石頭記》,有十三部,都避開了“玄”字的禁忌,包括新發現的十本,還有程嘉的木活字本。
賈詡原名劉,清大興人。他出生在北京的壹個鼓樓裏,傳給了兒子劉全福。它後來歸孫所有。後來就默默無聞了。1927年夏天,這幅臨摹出現在上海,是花高價買給剛回國的胡適先生的。第壹次是抄抄。胡適根據上述第壹個漢字稱此書為《甲戌本》,這是第壹次以幹支年為依據命名《紅樓夢》的註釋,他認為《甲戌本》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價值的《紅樓夢》書寫本”,所以義之先生視此書為壹生的秘書,所以不輕易給別人看。1948 12 16,胡適南下,匆匆離去。他所有的書都留下了(被北大圖書館收藏),他只帶走了《徐佳》的十六本和《程頤》的另壹本。1962胡適逝世後,將此書寄至美國康奈爾大學圖書館,現已被上海博物館購買。
徐佳的影印:
1,1961五月,胡適將此本交由臺北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此影印本為朱墨雙色套印本,500份胡適《抄乾隆徐佳知言齋重估石頭記》及後記。
2.紅顏齋重評石頭記,1962。6月,中華書局由朱墨重印出版,臺北商務版。線裝有兩種:壹種和線裝壹信兩卷,保留胡適的序言和後記;二、按原四卷本(27×18格式)刪去胡適的序言、後記和印章,去掉胡適在《番番》中加的“輯佚”、“紅樓”、“鑒識”六個字,並對書中原註釋中的文字進行挖掘和補充,容易引起讀者註意。該書附有俞平伯先生的後記和《紅樓夢年表》,內部發行,印刷1500冊。
3.脂硯齋《石頭記》重評,上海人民出版社二月再版,1973按第62版,刪除後記,四冊,27.5×18格式,內部發行;1975年5月出版平裝本壹卷,印刷30000冊。
4.重評上海古籍出版社9月影印的《乾隆徐佳脂硯齋石頭記》,1985。據臺灣省商業版,有胡適的筆記和印章,印了12000冊。2004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用雙色影印裝訂四卷,31×19.2開本,印刷1500冊。
5.重評脂硯齋《石頭記》,中華書局1991 10年6月出版,單色影印,大32頁,精裝壹冊,收錄於古代小說第四十輯。印550套。
6.脂硯齋《石頭記》重評(徐佳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出版,單色,32頁,精裝卷。收入《古代小說集成》第二輯。
7.對乾隆徐佳知言齋石刻故事的再評價。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金壇古籍印刷廠於2003年完成印刷,印數500冊。1信5卷。沒有書號和版權頁,俗稱“金壇版”。書籍裝幀其實有兩種,300“古典”和200“禮物”。此後,該書版本被贈送給北京圖書館出版社。金壇版第壹次恢復了胡適先生的題詞和印章,還恢復了臺灣省刻本中刪除的五條附言,即:胡適於1948年12月1日在紐約,胡適於1949年5月8日,胡適於1950年1月23日,2010年6月19日在俞平伯,37年10月24日在周。書法家林正毅先生撰寫總目錄,馮其庸先生親筆題字。此外,還增加了壹個額外的體積。第五卷,內容包括劉全福父親劉寬福《韓壹郎精致拓本》的題詞及跋、劉全福為唐開元拓本所作的長文題詞及跋、劉全福給孫的七封手書、胡杏園從社會科學院給胡適的親筆信及信封等。
8.紅顏齋對金壇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5438+10月徐佳版《石頭記》的再評價。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特印揚州國際紅會版240冊,黃葉村版1000冊。非賣品。由於約定,揚州國際紅十字會版和黃葉村版沒有第五卷。“黃葉村版”有兩個印章,分別是“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和“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20周年紀念”,書前有馮其庸的題詞,後面有紀念館館長的題跋。
9.《脂硯齋重評徐佳版石頭記》,夢梅亭特印240冊,線裝四卷。卷初,梅節《顏歌》,卷後,杜《八十年(代後記)》。此外,還附胡杏園致胡適的信,胡適影印了甲戌刪的五條註釋、劉全福後人藏的《雪芹與竹翁註》壹章、莊少夫為劉全福所繪的《竹樓藏書圖》和胡適為該圖所作的《跋》。此外,還有國內外同事制作的印章150余枚。這次收集的印章涵蓋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專家。印章之多、之精、之全,前所未有,可謂“當代印章藝術之大觀,文人印章之瑰寶”,“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這壹集的另壹個特點是,兩位大師在《伊彥》和《後記》中對曹雪芹的卒年、版本源流、成書過程進行了闡述和討論,必然會引起紅圈的關註,這是其他甲戌本所沒有的。
10,讀重評《智延齋徐佳石頭記》,沈陽出版社2005年影印,軟精裝書。
11,重評《石頭記》作者甘龍徐佳智彥齋,臺灣省宏業出版社70年6月影印(1981),十六大紅色精裝卷兩套,封面為胡適的原書名,書前有胡適的《甘龍徐佳後記》。
12,《乾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臺灣省胡適紀念館民國50年5月出版,精裝卷16,紅印壹套,印數1500冊。後來在1951年重印,並加了毛子水的序言,印了1000冊。在1964年的第三版中,增加了毛子水的附言。書印得清清楚楚,書前面影印了胡適的序言,後面是胡適先生寫的緣起,胡適的長跋。
這本書還有友聯出版社(香港)的影印本。
此外,在1948年8月,周和周谷昌用胡適的原裝墨水筆記錄了壹個。可惜由於抄得倉促,有些字沒有按照原書的異體字抄來。
徐佳版,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鄧穗府《紅巖齋重評徐佳校本《石頭記》,簡體字版,橫版。
(2)自制復印件
現已出版(也有學者稱之為誌義本、誌官本,但不太流行)。封面上的標題是“石頭的故事”。每卷末尾都寫有“脂硯齋重評石卷”字樣。第二卷封面書名押雲“脂硯齋已讀評四次”,第三卷書名重註雲“紀懋東丁嶽本”,故名紀懋本。乾隆元年(1759年)被紅學學者視為乾隆二十四年。
集貿本所用的幹竹紙薄而略厚,有棱紋,土黃色,顏色較深。周邊呈褐色,磨損。夾子比書紙暗。《朱碧》校勘新舊分明,紅為深,紫為淺。剪輯裏的批語還挺鮮紅的。
四十壹個周期和兩個半周期留在基地。即壹至二十回、三十壹至四十回、六十壹至七十回(其中六十四回、六十七回原是缺的,賈青路的人抄的)。十次壹本書,* * *四本書,十行,大概二十七到三十個十字。其中,第壹周期開頭缺三頁半,約1800字,第十周期結尾缺壹頁半,約900字,第七十周期結尾缺壹頁四分之壹,約700字。因為都在每十章的最後壹頁,所以知識體系在循環過程中是不完整的。
這本書最初是從五十五周期下半部到五十九周期上半部這本書中分離出來的,五十年代初被歷史博物館購買。經1975吳恩裕、馮其庸考證,發現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石頭記》殘本三次二次半(五十五次下半部至五十九次上半部)是現行版本的遺失部分,因為其中也回避了“吉”字。所以,我在這本書裏存了四十壹次,兩次半。
這部以《紅樓夢》三十四回結尾的書,是《石頭記》中第壹部以《紅樓夢》為書名的書,可見曹雪芹生前曾以《紅樓夢》為書名。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沒有分開,* * *用了回復,第十九章沒有回復,第六十四章和第六十七章缺失,與耿相同。
本書正文以“只是賞花修竹,飲酒吟詩”開頭,陶鑄抄補了前三頁半。六十四次和六十七次是根據另壹張鈔票(見六十七末註《石頭記》止於六十七末,據乾隆時期抄本,武玉庵補充)。此版由於丁亥年(1947)和己醜年(1949)根據版和版校勘,有兩處校註。
這本書沒有復雜的批語,前十壹章是壹篇白文(抄了本書十五條評論後)。返回前,總評單占壹頁,雙線批註,無眉批、側批。大部分的評論都是在正文中用雙行寫的,占了717條,和陳賡的版本都是壹樣的(除了多了壹個字)。正文右側只寫了十二處。這些側批是獨特的,可以在第六和第十章中找到。這個版本字數少,比陳賡的多,意思比陳賡的準確。原書可能早於陳賡的書,是陳賡的始祖。
本書共有六條註釋,彌補了本書註釋的不足。第壹個是第壹篇文字“盛世繁華之邦”,註解“福長安都”;第二個是第四個“官方保護說明”;第三首是第五首詩;第四是第六首詩;第五張表示在第二次返回之前,總批次將被復制低兩倍;第六個是回19的評論,附正文,另壹篇是回之前記錄的。
《集貿》的文字避開了“玄”、“子”的禁忌,這段文字中的“象”、“孝”等字明顯是禁忌。據吳恩裕先生和馮其庸先生考證,這是《秦怡王宓》的抄本或其翻錄本。因為老王子的名字叫雲翔,而小王子的名字叫蕭泓。與目錄學相比,我們還避開了“向”和“蕭”的禁忌。這本書避開了雲翔王子和蕭泓的家庭秘密,所以評論家認為它是從秦怡·王宓的手稿中記錄的。逸夫是清代著名的藏書家,傳世百余年。宋元精雕細刻,疊床盈架,成品多孤品。蕭宏之父黃安祥是康熙(13)之子,曹家與他關系密切,所以依據可能來自曹家。
這本書是著名藏書家董康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初得到的。董在抗日戰爭中淪為漢奸,抗戰勝利後死於獄中。大約在1936年,這本書屬於他的朋友陶鑄(也是武進人)。1949年後藏於北京圖書館。現在的西藏國家圖書館。其余三次和兩次半於1959年出現在琉璃廠中國書店,被中國歷史博物館購買。
這張鈔票的復印件如下:
1,《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5月影印1980,壹信5卷,61x13.72開本,首印2000本,每套售價58元。在復印過程中,陶鑄修改過的筆跡被清理並刪除了。
2、《紅巖齋重評石頭記》(集貿東嶽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影印出版,精裝卷,定價7.65元。
3、《紅巖齋重評石頭記》,紀茂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影印出版,平裝本兩卷,定價6.75元。在影印精裝本時有壹些錯誤,但是平裝本已經被改正了。
4、《古代小說集成·石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9月影印,1986,精裝兩卷。
5、《紅巖齋重評石頭記毛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2月影印,16開本,精裝4冊,全彩色原版影印,售價3950元壹套。該版本未刪除原書中的批語,是唯壹保存陶鑄全部批語的影印本。
6、《紅巖齋重評石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影印,上書5冊,31x19開本,首印1500套,定價每套780元。
7.《石頭記》重評支彥齋著,沈陽出版社2005年影印,軟、精裝2冊。
本書由臺灣省立人(臺北)再版。
(三)耿陳本
陳賡的題目是“重評脂硯齋的《石頭記》”。由於五至八卷的書名,分別有“陳賡秋月定本”或“陳賡秋月定本”的字樣。因此,《紅樓夢》研究者壹般稱之為耿陳本。陳賡年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當時曹雪芹還在。這本書現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是早期筆記中最完整的壹本書。
陳賡是由幹竹紙制成的,周圍是黃色和棕色。這個批語類似於焰炟圖書館的章色。經過“金鑲玉”的方法精心鑲框。存八十,缺六十四和六十七,存七十八。全書共八卷,每卷十回(第七卷八回),10行,每半30字。第六十八章被摘掉了600字左右,估計丟了壹頁。
現存的耿是超錄本,文案不止壹個,水平參差不齊。全書字字珠璣。最後壹卷質量特別差,很難看完。過錄時間最早也要排在丁之後,回復、正文、評論都保留著作者和講解員自己的書的痕跡。如十七、十八章未分,十九章未歸,二十二章末,春之迷後缺文,寫道:“後補之。”在另壹頁上,寫著:“讓我們暫時記住寶釵的謎語:誰會在早晨攜帶兩袖香煙?”“這壹次,秦死了。唉!丁夏海,異常”等話語。第七十五章第壹頁上寫著:“乾隆二十壹年五月初七清。缺中秋詩,壹當曹雪芹。”這本書每卷開頭抄寫的樣式與原書相同:左上為《石頭記》,下為雙線小字“背靠背”“脂硯齋四審”。第二卷和第七卷只有八章,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沒有分開,所以* * *獨享壹章,第十九章沒章,沒章。不同的是,在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卷中,標題是“陳賡·秋月最終版”。這本書是兩行平行的,只有這壹本和鄭集壹樣,都是單行直書。
後世經讀者改文,多屬臆測。比如後人補了寶玉、寶釵兩首謎詩,把寶釵的謎語錯改成了黛玉。第七十五章中秋詩不見了,前面寫了壹頁,說:“乾隆二十壹年五月初七,清。缺中秋詩,壹俟雪琴。”第十九章“小書房之名”幾個字是空的,“我要在那裏自然”幾個字大部分臺詞都是空的。這些缺陷可以用來識別他後代的補丁。後人加了建堂、啟元、玉蘭坡的簽名。
這本書11轉之前,沒有批語,是壹篇白文,除了我偶爾抄壹下轉之前的總評和正文。《朱碧批語全集》第28回12。這本書有很多種,眉批,側批,雙面雙面批,背靠背批。文字上的評論比其他任何壹本書都多2000多條,包括了季茂這本書所有的雙線評論(除了壹個單字)。簽年月名的人也遠多於其他書。其中,有壹些非常重要的評論,如第二十回朱碧梅評論說“薛倩去了監獄廟”呈現的文字。襲人文曰:“花襲人有始有終。”我在抄清的時候只看到《獄寺慰寶玉》等五六篇手稿,被借書人弄丟了。好感嘆!丁是的變態。“而且批語還是原貌,比如已經發現的胖版,有些太不完整,有些比較晚,文字也不壹定完全出自作者。雖然現存的《陳賡》版本是在曹雪芹去世後記錄的,但它的祖先是曹雪芹去世前的最後壹個也是最完整的版本。但復制的風格基本忠於陳賡的原貌;臨摹後未被後人塗改,也未丟失,仍保持乾隆中期手稿的本來面目。
陳賡原本出自北城旗手之家,許杏樹(向真飾)於1933初在北京東城龍符寺的地攤上以八個銀幣購得,格外珍惜。5月5日,1949經鄭振鐸先生介紹,燕京大學圖書館從許後人手中折價買下黃金22兩,與明弘治月氏奇妙全息圖《西廂記》(本書最古老的印本)原件及鈔票數百張的《綠野仙蹤》(所有印本均為八十回)並稱收藏“三寶”。1952北京大學與焰炟大學合並後,進入北京大學西藏圖書館。
影印情況:
1,《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北京文學古籍出版社減印1955 11,精裝2卷,朱墨配色,漏印的兩冊轉原版。
2、《赤焰齋重評石頭記》,北京文學古籍出版社1955縮印線裝本,壹信8卷,13.2x26.2對開本。印500套,按號發放。價格是15.64元。不幸的是,這張影印本有十多處印刷錯誤。
3、《紅巖齋重評石頭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月1974按原尺寸影印,朱墨彩色,18.5x29.2對開本,8卷壹封,內部發行,定價88元。丟失的部分被蒙古宮本所代替。
4、《紅顏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65438+10月再版,29x18.5格式,壹信8卷,印500冊,不定價。缺少的部分用原物補充。(1993第壹次轉載,底付“發”與“錄”間隔6.2cm,1995與65438+10月轉載間隔7.2cm)。在1993的線裝本中,有些頁的印刷與75的平裝本不同,如:470頁,第二行標有“三字如聞”,75版為紅色,93版為紅黑;第472頁,附以“在這個詞之內”,情況是壹樣的;在第468頁,在正文的倒數第二行中間,第75版中的“odd”壹詞被修改為紅色,但在第93行裝訂版中沒有。此外,這批書中有部分書籍還有其他印刷錯誤,估計是重印的。比如第39頁頂部沒有“古”字,第373頁少了四個紅邊標記,第376頁和第453頁少了壹個眉標記,等等。
5、《紅巖齋重評石頭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 10月減印,平裝4冊,朱墨彩色,內部發行,定價7.2元。
6,《紅巖齋重評石頭記(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單色印刷,32本精裝四卷,收入《古代小說集成》第二輯。
7、《紅巖齋重評石頭記》,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10月影印,縮減版,12.7x20.8對開本,壹信8卷。價格是238元壹套。
8、《脂硯齋《石頭記》重評》,沈陽出版社2006年影印,軟、精裝4冊。本書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平裝版1975重印。
9、《紅巖齋重評石耿的故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5438+00影印出版,大32本精裝四冊,定價280元。本版部分頁面存在排印錯誤,如:39頁,頂部沒有“so”,373頁缺少四個猩紅色頁邊,376頁和453頁缺少壹個眉邊。這些錯誤與93人文版線擬合的轉載錯誤壹致。不過75平裝和93行裝還是有壹些區別的,比如:469頭批,新版是《正午的夏夢》,而75版和93行裝在第壹個“正午”字旁邊都有壹個黑色的“任”字。
10,臺灣省文光書店出版的《紅樓夢》系列叢書之壹《陳賡手抄本石頭的故事》,精裝25卷,1976出版。《紅樓夢》附在書的前面。不要穿紅色。
需要說明的壹個版本:2001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發現了壹本80章2封16卷的《赤顏齋重評石頭記》。抄本為棉紙,半頁10行,每行約30個十字。書中重錄了脂硯齋等人的評論,墨色分紅,墨色黑。經過四十次訪問,出現了類似“陳賡秋月定稿版”或“陳賡秋月定稿版”的字樣。全書六十四六七章缺失,十七八章未分,十九章未還。北師大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楊健介紹,1957這本書是琉璃廠書店購買的,現價240元。1961賺到了北師大圖書館編的中國古籍書目。後來經紅圈鑒定,認為是好友陶鑄校勘的陳賡本。這個版本與陳賡原版有很大不同,它可能是參照另壹個版本記錄的。2004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出版了這部手稿,書名為《北師大藏脂硯齋中的石頭故事再評價》,兩封,16冊,售價2980元。
此外,還有陳賡版的影印本,分別由文淵出版社(臺北)、聯亞出版社(臺北)、文光書店(臺北)、中華書店(香港)、紅葉書店(臺北)重印。
此外,在被盜的十年間,馮其庸先生根據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影印本錄制了壹本陳賡版的《脂硯齋評石》。
陳賡的校註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鄧穗夫《重評脂硯齋的《石頭記》,橫排簡化,平裝四本。紅色研究所人民文學出版社校對《紅樓夢》。遼寧出版社出版的馮其庸的《紅樓夢》也是基於陳賡的版本。
(4)、欄目集合
把收集到的書列出來,把石頭的故事寫出來,可以在每個慧前的題目裏找到,書前沒有頁碼。因為藏在前蘇聯亞洲人(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分院,所以被列入收藏。
收藏的書抄在竹紙上,薄而略厚,淡黃色,有棱角。被後人重新裝訂後,裝訂線有洞,有錯序。乾隆皇帝禦詩第四、五集反過來做襯紙。該書以四種不同的書寫風格寫成,共有七十七回,即第壹回至第七十九回(不與第八十回分開),第五回、第六回缺失。第五十回未完,止於黛玉之謎,缺半頁。第七十五篇結尾,從《知終》中拿掉半頁。* * *三十五卷。每半共有8行,行數從16,20到24字不等。這本書還有壹些其他章節(回頭看第十章,在第六十三、六十四、七十二章的末尾)的標題是《紅樓夢》,根據其他書的說法可能有些過配。
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 * *同題,但兩章已分開,有句“且聽下回分解”。第22回短文,以惜春之謎結尾。第七十九回和第八十回是不分開的,就像壹個整體的背,就叫做《石頭記》卷七十九,只有壹個背。這本書裏有六十四次和六十七次。其中六十四回後,正文前有壹首五言詩,其他書上沒有,回末有壹副對聯,是早期紙幣的形象;我也研究了詩的內容,這個回應是曹雪芹寫的。六十七篇與程本有很大不同,與陳佳、齊本接近。
這本書有300多條評論。其中三篇為列藏本所獨有,其余同耿的批語。有111眉,83側眉,完全不同於其他胖書。質疑多為後人所認同。前四次集中了3/5。此外,雙管版有88篇文章,幾乎都與陳賡版相同,其中第19版有42篇。這本書還有壹個特別的批語,寫在正文旁邊,字體是壹樣的。開頭和結尾用方括號,開頭右邊的小字寫“註”字。出現在第十六次,第六十三次,第七十五次。超量記錄時,批語被誤抄入正文,校對時發現,所以做了標記。
該藏書由1832年隨道光11舊俄傳教團來華的大學生л Kulyandtsev獲得,並傳入俄國。這本書是用墨水簽署的,兩個漢字“洪”被用作他的中國姓氏。最初存放在外交部圖書館。1962年,蘇聯漢學家ъл·裏夫金(中文名李付青)在蘇聯亞洲人民研究所列寧格勒分院的藏書中重新發現了這本書,在1964年才被人知道。現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亞洲(東方學)圖書館。
這張鈔票的影印和出版如下:
1,蘇聯列寧格勒藏石的故事,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出版,1986,平裝本,壹套6卷。定價34元。後來再版三次,書名為《石頭》,價格改為260元和430元,2004年第四次印刷。
2、《石頭記》,北京中華書局9月印行1987,紙質裝幀,16,兩書20卷。330份復印件,340元壹套。
3、《列寧格勒原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