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黃瓜和西紅柿是什麽時候傳入中國的?

黃瓜和西紅柿是什麽時候傳入中國的?

黃瓜,原名甜瓜,是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的。黃瓜改名黃瓜,始於後趙。

石勒蘇益格,後趙王朝的建立者,原是入塞的傑族。他在郭襄(今河北邢臺)當了皇帝後,他非常惱火,因為他的國家的人把桀人叫做胡人。石勒蘇益格制定了壹條法律:無論說什麽,寫什麽,都嚴禁使用“胡”字,違者請求原諒。

壹天,石勒在山玉亭召集地方官員。卻說主將範譚,衣衫襤褸,來見玄德,心中甚不滿意。他問:“範譚,妳為什麽不整潔地出現在法庭上?”範譚慌亂中不知如何回答,隨口答道:“都是因為胡人沒有道德,把衣服都搶走了,才讓我衣衫襤褸地來到朝鮮。”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觸犯了禁令,急忙磕頭懺悔。石勒蘇益格見他知道罪行,就不告了。在壹次例行的午餐中,石勒蘇益格指著壹盤葫蘆絲問範譚:“妳知道這東西的名字嗎?”範譚看出石勒是在故意盤問他,便恭恭敬敬地答道:“紫案佳肴,銀杯綠茶,金瓶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聽了,滿意地笑了。

從那以後,葫蘆絲就被稱為黃瓜,在朝野之間流傳。到了唐朝,黃瓜已經成為南北常見的蔬菜。現在的黃瓜種類很多,大致可以分為春黃瓜、架黃瓜、幹黃瓜。中國著名的品種有北京刺瓜和寧陽刺瓜,外形美觀,皮薄肉厚,果肉小。

黃瓜(Cucumis sativus)屬於葫蘆科。壹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植物,莖細長,有縱向邊緣和短剛毛。

黃瓜根系分布淺,再生能力弱。莖呈藤蔓狀,長達3米,有分枝。葉片呈掌狀,大而薄,葉緣有細鋸齒。花通常是雌雄同株的。果實,幾厘米到70多厘米長。嫩水果的顏色從乳白色到深綠色不等。果實表面光滑或有白色、棕色或黑色刺。有些水果因葫蘆素而有苦味。種子扁平,長方形,種皮淡黃色。我國栽培的黃瓜主要類型有:華北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的省份;華南型,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省份;英國溫室型、歐美冷生食品型和酸浸泡加工型。黃瓜是喜溫作物。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5 ~ 30℃,種子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8 ~ 32℃。黃瓜對土壤水分條件要求嚴格。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應,但根系不耐缺氧和土壤養分的高濃度。土壤適宜的pH值為5.5 ~ 7.2。黃瓜壹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冬春栽培常采用育苗。多用棚架栽培,不要棚架稱重黃瓜。生長期長,施肥量大。我國以基肥為主,生長期多次追肥。多雨地區要適當澆水,多雨地區要註意排水防澇。收割分階段進行。嫩果壹般在雌花開花後7 ~ 15天采收。主要病害有霜黴病、白粉病、枯萎病、枯萎病、角斑病和炭疽病。主要害蟲有:棉蚜、紅蜘蛛、溫室粉虱、側食蟎、黃瓜蟲、種子蠅。黃瓜是異交作物,所以應該隔離采集。幼果作為蔬菜食用。果肉可以生吃。所含的蛋白酶有助於人體消化吸收蛋白質,果實可酸泡或腌制。

該科屬於葫蘆科植物黃瓜的果實。

別名西葫蘆、刺西葫蘆、西葫蘆。

性和味涼而甜;歸肺、胃、大腸經。

功效主要用於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生津止渴。主治體熱、煩渴、咽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癥。

每100g營養素含蛋白質0.6-0.8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0.6-2.0g,灰分0.4-0.5g,鈣0.5-19mg,磷29-33mg,鐵0.2-65438。此外,還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果糖、咖啡酸、綠原酸、各種遊離氨基酸、揮發油、葫蘆素、黃瓜酶等。

食療

1.抗腫瘤黃瓜中含有的葫蘆素C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達到抗腫瘤的目的。此外,該物質還可以治療慢性肝炎和遷延性肝炎,延長原發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使用。

2.抗衰老黃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延年益壽,抗衰老;黃瓜中的黃瓜酶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用黃瓜汁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的作用。

3.解酒黃瓜中含有的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對肝病患者,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壹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可防治酒精中毒。

4.降血糖黃瓜中含有的葡萄糖苷和果糖不參與平時的糖代謝,所以糖尿病患者用黃瓜代替澱粉類食物充饑,血糖不會升高甚至降低。

5.減肥黃瓜中含有的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轉化為脂肪。另外,黃瓜中的纖維素對人體腸道內腐敗物質的排除和降低膽固醇有壹定的促進作用,可以強身健體。

6.健腦安神黃瓜含有維生素B1,有利於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功能,鎮靜安神,輔助治療失眠。

健康飲食

1.糖醋黃瓜切片黃瓜500克,鹽,糖,白醋。先將黃瓜洗凈,切成薄片,用鹽腌制30分鐘;黃瓜用涼開水洗凈去掉部分鹹味,控幹水分,加入精鹽、糖、醋1小時。此菜酸甜可口,具有清熱開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多飲、口膩、厭食等癥,尤其是夏季。

2.紫菜黃瓜湯150g黃瓜,15g紫菜,適量幹紫菜。先將黃瓜洗凈切成菱形塊,紫菜和幹海苔洗凈;鍋中加入清湯,燒開,放入黃瓜、紫菜幹、精鹽、醬油,煮沸後撇去泡沫,放入紫菜,倒入香油,撒上味精,拌勻。該湯具有清熱補腎的作用,適用於腎虛熱盛的女性更年期患者。

3.山楂汁拌黃瓜嫩黃瓜5根,山野菜30克,糖50克。先將黃瓜從心臟和兩端去皮,洗凈,切成條狀;山楂洗凈,鍋中加水200毫升,煮約15分鐘,取汁100毫升;黃瓜條放入鍋中,水煮開,撈出;將糖加入山楂汁中,用文火慢燉,待糖融化後,加入已控幹的黃瓜條拌勻。此菜具有清熱、降血脂、減肥、消食化積的作用,對肥胖、高血壓、咽喉痛人群有效。

4.黃瓜蒲公英粥黃瓜和大米各50克,鮮蒲公英30克。首先將黃瓜洗凈切片,蒲公英洗凈切碎;先把鍋裏的米洗幹凈,加1000 ml水,照常煮粥。粥煮好後,加入黃瓜和蒲公英,再煮壹會兒。此粥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熱毒過盛、咽喉腫痛、風熱眼疾、小便短赤等癥。

註意事項:黃瓜性寒,胃寒患者容易腹痛腹瀉。

選定的文檔

《每日本草》:“消胸中之熱,解煩渴,益水道。”

《陸傳本草》:“治發熱、口渴、燙傷。”

滇南本草:“解痙,熱毒,清煩渴。”

《本草求真》:“味甘寒,能清熱利水。”

文化欣賞

唐張淮王子。《黃臺瓜辭》:“黃臺下種瓜,熟瓜生葉。把瓜挑好,再挑瘦。三鎬尚好,四鎬持藤。”

吳。《賣黃瓜》:“棗花落衣,村南村環北。牛衣古柳賣黃瓜,路漫漫其修遠兮。日本人渴茶,敲門問野民。”

吳琴·葉巍。《王瓜頌》:“誰能同挑待?早走,車滿,藤引碧堤,歌愛黃花。客人喝醉了,應該是提神的,但是小孩子涼枕容易歪。齊敏編了個月令,瓜路沈重地壓在王家身上。

黃青誌軍。《植王瓜籬豆菜》:“終持甕身,五盆未列。如果妳知道什麽,妳會帶領我。藤蓋野,根使人死。去告訴我父母,那個可憐的兒子真可憐。”

歷史傳說:黃瓜起源於印度,是張賽下西洋時帶回中國的。那時候叫黃瓜。東晉時,的成了趙的皇後。他不滿漢人稱北方少數民族為“胡人”,就改名叫黃瓜,以避開“胡”字。有些南方人分不清“黃”和“王”兩個字的讀音,所以也叫“王瓜”。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又名爛柿子、番茄、橙蜜。英文名:番茄,愛蘋果。自然生產期為1-5月,生產期為10-11。

茄科,番茄亞屬。壹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65438±0.5 ~ 2米;有兩種類型的植物:矮生植物和藤本植物。全株有粘液腺毛,氣味濃烈。葉為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裂縫。小葉為長圓形或長方形,偶數羽狀葉。夏秋季開花,總狀花序或聚傘花序腋生,花3-7朵,黃色,花萼和花冠各有5-7條裂縫,雄蕊5-7枚,花藥呈圓錐形生長。漿果呈扁圓形、圓形或櫻桃形,紅色、黃色或粉紅色。種子扁平,有毛,灰黃色。性喜歡溫暖。原產於南美洲,在中國廣泛栽培。壹般冬春季節在保護區育苗,春季栽培為主,冬季在溫室栽培。水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制作蔬菜或水果。也可制成罐頭。

酸甜性,涼性。

成分本品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和少量蛋白質。具有促進消化、利尿、抑制各種細菌作用。西紅柿中的維生素D可以保護血管,治療高血壓。西紅柿中有谷胱甘肽,可以延緩細胞衰老,增加人體抗癌能力。番茄中的胡蘿蔔素能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鈣化,防治小?a target = _ blank href =/view/106999 . htm & gt。佝僂病、夜盲癥和幹眼癥。

功能:清熱生津,養血涼血,健胃消食。

【高血壓、慢性肝炎】新鮮西紅柿250克,洗凈切塊;100g牛肉切片,用少許油、鹽、糖調味,同食同煮。每天1次。

【虛弱血虛營養不良頭暈】番茄100g,豬肝100g,粳米100g,生姜3片。首先將豬肝洗凈切片,用鹽、醬油、生粉和米酒攪拌;西紅柿洗凈,切塊;生姜洗凈,去皮切絲;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小火燉20分鐘,加入番茄和生姜,煮10分鐘,再加入豬肝,煮幾分鐘至豬肝剛熟,用食物調味。

【發熱傷津,咽幹,熱多飲】番茄250g,草魚200g,豆腐適量,發菜1撮,洋蔥1根。先將草魚洗凈,晾幹,切碎,調味,加入發菜,和蔥花攪拌均勻,做成魚丸。將豆腐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放入西紅柿,再次燒開,放入魚丸煮熟,用食物調味。

【胃潰瘍】番茄汁150ml,土豆汁150ml,壹起服用,早晚1次。

【牙齦出血】吃西紅柿代替水果,每天4個(約250克),連續服用2周以上。

【高溫中暑】西紅柿200克洗凈切片,煎湯代茶飲,冷熱皆可。

【高血壓、眼底出血】每天早上空腹吃2個新鮮西紅柿,療程1,半個月。

營養學家認為,只要每天生吃100-200克的新鮮西紅柿,就可以保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生吃西紅柿要註意以下幾點:

1.未成熟的西紅柿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生番茄含有龍葵堿,吃後會口腔發苦,腸胃不適。吃得太多會導致中毒。

2、不宜空腹大量吃西紅柿,因為西紅柿中含有較多的膠質、水果、柿酚等成分,容易與胃酸結合形成塊狀結石,引起胃痛。

3、急性腸胃炎、急性細菌性痢疾患者不宜吃西紅柿,以免病情加重。

4.不要吃腐爛的西紅柿,以防中毒。

應忌脾胃虛寒者不宜多服。

番茄的“範”字有時會寫成草前綴的“範”。它起源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現在作為食用水果和蔬菜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關於西紅柿的原產地,眾說紛紜。壹般認為,第壹個種植西紅柿的人是秘魯。從16世紀到17世紀,歐洲人把它作為珍貴的觀賞植物引進。18世紀開始在南歐作為蔬菜種植。直到20世紀中期,專家學者發現,在南美洲秘魯和墨西哥的森林中,南美洲的土著人看到番茄果實是壹串小果實,呈紅色,疑似劇毒,於是給它取名為“狼桃”,以警示他人不能食用。這種水果在南美洲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16世紀,壹位英國公爵到美洲旅行,對這種水果壹見鐘情,於是將西紅柿帶回英國,獻給了他的愛人伊麗莎白女王。歐洲人稱之為“愛情的蘋果”。然而,它只是作為壹種珍貴的觀賞植物種植在我自己的花園裏。(另見最後壹段)

關於吃西紅柿有很多故事。比如18世紀,壹位法國畫家被西紅柿深深吸引,冒著“死亡”的危險吃了兩三個西紅柿,味道鮮美。經過他的宣傳,吃西紅柿的人多了。(另見最後壹段)

番茄在明代傳入中國,當時被稱為“範柿”。因為它們是涼爽的柿子,顏色是紅色的,來自西方,所以被命名為“西紅柿”。從中國傳入日本,日本也稱之為“唐柿”。歷史上,中國人習慣在從國外進口的東西上加“番”字,所以稱之為“番茄”。在臺灣省北部,它通常被稱為“臭柿子”,在南部它被稱為“蜜柑”(臺語)。

現在西紅柿主要作為蔬菜食用。番茄因其酸性物質,易於罐裝,番茄醬、番茄汁也是常見的加工品。番茄種子含有脂肪,可以用來提取食用油。還含有糖、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酸主要是檸檬酸和蘋果酸。

根據美國植物學家查爾斯·裏克的分類方法,番茄屬可分為以下9個變種:

普通番茄

醋栗番茄

切斯曼尼番茄

番茄(小花番茄)

番茄

多毛番茄

智利番茄

秘魯番茄

潘納利番茄

其中,農業種植主要是普通番茄。

註意:青番茄含有龍葵堿,對胃腸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使中樞神經系統麻痹,引起嘔吐、頭暈、流涎等癥狀,生食危害更大。

該科為茄科番茄的新鮮果實。

別名西紅柿,柿子,李子,火柿子。

性味微寒微甜;入脾、胃、腎經。

功效主要用於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主治發熱、津傷、口渴、食欲不振、肝陽上亢、胃熱、口苦、熱煩等癥。

每100g的營養素含蛋白質0.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3.3g、磷22mg、鐵0.3mg、胡蘿蔔素0.25mg、硫胺素0.3mg、核黃素0.03mg、煙酸0.6mg、抗壞血酸11mg。此外,還含有維生素P、番茄J、谷胱甘肽、蘋果酸、檸檬酸等。

食療

1.能促進番茄中檸檬酸、蘋果酸、糖的消化,能促進消化。番茄紅素能抑制多種細菌,還能幫助消化。

2.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發育。西紅柿中含有胡蘿蔔素,可保護皮膚彈性,促進骨骼鈣化,還可防治兒童佝僂病、夜盲癥、幹眼癥。

3.膽固醇產生的用於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生物鹽可與番茄纖維結合,通過消化系統排出體外。由於人體需要生物鹽分解腸道脂肪,人體需要用膽固醇補充生物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起到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西紅柿中的維生素B還可以保護血管,防治高血壓。

4.抗癌抗衰老西紅柿中含有壹種物質谷胱甘肽。當這種物質在體內的含量上升時,癌癥的發病率就會顯著下降。此外,這種物質還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使人平靜的色素減退消失,減少雀斑,起到美容的作用。

5.抗疲勞,護肝番茄中含有的維生素B1有利於大腦發育,緩解腦細胞疲勞;含有氯化汞,對肝病有輔助治療作用。

健康飲食

1.牛奶西紅柿鮮牛奶200毫升,西紅柿250克,鮮雞蛋3個。先將西紅柿洗凈,切塊備用;澱粉用鮮奶打成汁,雞蛋煎成荷包蛋備用;將鮮奶汁煮沸,加入西紅柿和荷包蛋煮壹會兒,然後加入鹽、糖、花生油和胡椒粉拌勻。此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功效。適用於老年人和脾胃虛弱者。

2.西紅柿炒肉片,西紅柿200克,四季豆50克,蔥、姜、蒜適量。先將豬肉切成薄片,西紅柿切成塊狀;蕓豆去筋,洗凈切段;炒鍋放油50毫升,燒至七成熱,先將肉片、蔥、姜、蒜翻炒,待肉片變白時,再將西紅柿、豆角、鹽略炒。鍋中加入適量的湯,小火煨壹會,出鍋時加入少許味精,攪拌均勻。此菜具有健胃消食、補中益氣的功效,特別適合脾胃不和、食欲不振的患者食用。

3.4個西紅柿拌糖和100克綿白糖。先將西紅柿洗凈,用開水焯壹下,去掉蒂和皮,對半切開,切成月牙片,放入盤中,加糖拌勻。此菜具有生津止渴、健胃平肝的功效,適用於發熱、口幹口渴、高血壓等癥。

4.西紅柿豆腐湯西紅柿和豆腐20克,毛豆米50克,糖少許。豆腐切片,沸水焯壹下,瀝幹備用;西紅柿洗凈,用開水焯壹下,去皮,切塊,放油鍋裏炒,加入精鹽、糖、味精,翻炒幾下;將毛豆米洗凈;清湯、毛豆米、精鹽、糖、味精、胡椒粉、豆腐放入油鍋中煮至入味。用濕澱粉勾芡,加入番茄醬,推勻,即可食用。此湯具有健脾和胃、益氣和中、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飲食不節、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癥。普通人吃了,強身健體,防病治病。

註意事項西紅柿性寒,便溏腹瀉患者不宜多食。

《陸川本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食中藥方便方》:“清熱解毒,涼血平肝”。

文化鑒賞歷史傳說:西紅柿起源於南美洲,當地人給它起了壹個可怕的名字——狼桃。很長壹段時間,人們壹說起“狼桃”就面無人色,心生畏懼。16世紀,英國公爵羅達裏遊歷美洲,回國時勇敢地摘了壹顆“狼桃”作為禮物,帶給了他的愛人伊麗莎白女王。從此,狼桃被歐洲人戲稱為“愛情蘋果”。

18世紀,壹位法國畫家在畫西紅柿素描時,看到它們芙蓉美麗,漿果繽紛,讓人愛不釋手。他轉移了品嘗西紅柿的欲望,冒險吃了壹個。吃完後,他不僅沒有任何不適,反而覺得酸甜可口。從此開創了西紅柿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