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自然主義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不管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但他們的思想之所以不同於迷信,是因為這些哲學家用理性輔助證據的方式總結了自然的真理。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奠定了哲學的討論範疇,他們提出了形而上學、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問題,這些問題至今仍然存在。壹些現代哲學家認為,直到今天,哲學理論對他們三人來說仍然只是壹個註腳,仍然離不開他們提出的問題。換句話說,即使過了幾千年,我們仍然在試圖回答他們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仍然對這些問題或者這些問題延伸出來的更多問題感到困惑。
“著”這個詞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孔子十哲”、“古聖先賢”等詞,指的就是那些善於思辨、學識淵博的人,也就是現代西方國家的“哲學家”、“思想家”。
壹般認為,中國的哲學起源於東周,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以及後期的法家為代表。其實在之前的《易經》中,已經討論過哲學問題了。
19年70年代,最早在日本的西方哲學傳播者借用了《哲學》的中國古代譯本,康有為在1896年前後將日文譯本介紹到中國,逐漸流行起來。在西方,哲學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壹個人的人生觀(比如壹個人的“人生哲學”)和基本原則(比如價值觀、思想和行為)。學術哲學就是對這些基本原則的理性基礎進行質疑和反思,並試圖對其進行理性重建。
最早的哲學的範圍涵蓋了所有層次的知識。壹直是人類最抽象的知識研究。哲學壹詞的引入最初來自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