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靜大學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學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所以很多學者(如胡適、馮友蘭、季羨林等。)認為北大是中國國子監(國子監、郭子學堂)的繼承者,是古代最高學府在近代的延續,甚至認為北大的歷史應該從漢代的國子監算起;另壹方面,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第壹所正式成立的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劃時代的先驅。所以有“承太學正統,立大學士祖庭”之說。
1912年5月3日,史靜大學更名為北京大學,隨即命名為“國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所以“國立”命名的大學。
在中國教育史上,北大註定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孕育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術體系,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學等大學學科,也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2018年是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5月4日,國家郵政局特別發行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郵票封面,編號為JF-126,面值為1.2元。
本次征集第壹天有兩個原信封* * *現在把這兩個信封作為對應評論。
1.JF-126“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紀念北京灘原址郵資印章。
封面主圖為北京大學西門。北大西門在1952年北大與燕京大學合並為新北大之前,是燕京大學的正門。它是由燕京大學校友於1926年修建的,所以也叫校友門。
西校門朝東朝西。是古典的三開紅漆宮門建築,只有七八米高。其風格古樸、莊重、典雅,類似頤和園的東宮門,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校門兩邊有兩只石獅子。
尤其值得壹提的是關於“北京大學”的牌匾。西門是燕京大學時代燕園唯壹的正門。當時,蔡元培先生題寫的“燕京大學”四個大字的匾額掛在大門正中。1952年,北大遷入燕園後,“北京大學”的牌匾就放在門的中間。“北京大學”二字根據1950年毛澤東校長為北京大學校徽題字放大。他書中的“北大”二字蒼勁有力,氣勢與紅色校門融為壹體。牌匾微微前傾,提供了壹個極其合適的角度讓大家向前看,也讓人覺得莊嚴肅穆。這是壹個讓人不得不仰望的地方,它的高度永遠達不到。
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郵資封面主郵資圖包含北京大學及壹個LOGO,以及120周年校慶英文敘述,面值1.2元。
但是這個郵資圖設計的logo是什麽?好像不應該是北大的新校徽。因為我記得北大的校徽應該是魯迅先生在1917年8月設計的第二幅圖。有知道的朋友嗎?
在郵戳的選擇上,選用“北京海灘”郵戳作為北大原址郵戳。
因為北京大學原址,通稱“北大紅樓”——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北街29號(現五四大街),是北京大學的老校舍之壹,原名“史靜大學堂”。地址在故宮博物院北景山公園東,五四路北,中國美術館西。1952,北京大學搬遷後,由北京政法大學(現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接管。此後,紅樓曾是國家文物局辦公樓,現為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國家郵政局1988發行的J.145《蔡元培誕辰120周年》紀念郵票壹套兩枚,東北民居普通票0.28元,電子補充票0.02元,2.7元,* * * 4.2元,金額恰到好處。
我選擇的是J.145《蔡元培誕辰120周年》紀念郵票,因為既然原址的選擇已經定義為原址,那麽在補充經費的選擇上最好是盡量選擇原址的相關人士,而作為北大校長,蔡元培個人是最佳選擇。
蔡元培對中國教育文化的貢獻,在中國近代史上是無與倫比的。正如杜威所說:“比較壹下全世界大學的校長,比如牛津、劍橋、巴黎、柏林、哈佛、哥倫比亞等。這些校長中,不乏在某些學科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但是作為壹個校長,恐怕除了蔡元培之外,沒有誰能帶領那所大學起到壹個民族、壹個時代的轉折作用。"
蔡元培來北大之前,北大的老師多是高級官僚,學生多是年輕的低級官員。教授的內容包括傳統的封建文化和思想,如忠君和儒家思想。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後,按照西方國家的現代大學模式,對北京大學進行了改組和改革。為此,他多次赴德國、法國留學,學習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的思想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果,化腐朽為神奇。
蔡元培確立“思想自由,兼容並蓄”為學術發展的必由之路後,各派大師雲集北大:李大釗、陳獨秀、魯迅、胡適、徐悲鴻等。他們都是中國現代和當代學科的知名人士。
事實上,在1916年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為北大校長之前,北大就已經有美國傳教士丁世良、首任北大校長嚴復等人執教。但是,蔡元培為北京大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成為中國大學的領軍人物。甚至可以說,沒有蔡元培,就沒有今天的北大。
紀念封背面是北京大學的簡介。
值得壹提的是,落地印章非常清晰,封面的位置甚至沒有壓在文字上(離文字只有幾毫米),落地印章的位置結合背面看起來非常順眼。這種完全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的巧合,實在令人驚訝。
二、JF-126“120北京大學建校紀念日”紀念北京大學原址有郵資。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北京大學遷至西郊原燕京大學校區燕園,現址位於海澱區頤和園路5號。
這封信的郵戳上蓋的是“北京北京大學”的郵戳和最後壹個“北京海灘”的郵戳,都符合要求。兩個地址在時間上跨越了幾十年,但如果宇宙中的兩顆星相得益彰,* * *鑄就了北大的輝煌。
在補票的選擇下,采用了1998-11“北京大學建校百年”紀念郵票,票面主題與印章完美契合。雖然時間過去了20年,但學校在傳承、理念、精神上始終不變。
郵費方面,除了原廠郵費1.2元,更換郵費0.5元,再加上電子補貼2.5元,* * * 4.2元,符合郵費。
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配合JF-216《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郵票的發行,北京市郵政局特別發行了具有相關意義的紀念機郵票,設計精美,為整枚原印章畫龍點睛。
這個落地印章的蓋章沒有上面的原印章幸運,但這是正常現象。還好落地章還蓋的很清楚。
以上兩個原信封雖然只是兩個看似普通的信封,但我們可以從裏面的各種信息中發現和挖掘出北大100多年的歷史。這所看似與世隔絕的大學,是那個時代的歷史縮影。
我個人覺得真正的收藏不只是像豬八戒吃人參果,花點錢收藏東西然後上架。真正的收藏更多的是享受“玩”的過程。通過這種“玩”的方式,我學到了很多相關的知識,這是收藏的最大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