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籍收藏作者簡介模板

古籍收藏作者簡介模板

羅松,明朝崇禎七年(1634)生於河南商丘,國史館大學士宋權之子。在10歲的時候,他已經能夠騎壹匹兇猛的馬了。13歲開始學習性情和書法,善於交友。他因他的詩而出名。

順治四年(1647),年僅14歲的羅松,要下詔大臣做侍衛,以壯膽。巧念先審,試傳判。其父,年紀輕輕,從政經驗不足,使其在村中讀書,跟隨侯方域、賈開宗、徐作素等人講學詩文,組建“後學苑六子”,成為學苑社後起之秀。

康熙三年(1664)康熙三年,湖廣黃州授將軍刑。擔心妳的母親。

康熙十六年(1677),被元判,遷刑部元外郎,又遷甘關,亦遷閬中。

康熙二十二年(1683),授直隸通甬道大賞。

康熙二十六年(1687)遷居山東任按察使,後遷居江蘇任政治使節。司庫損失了36萬元,有人向總督報告,柳丁和張沁文負責賠償。戶部收銅鑄錢,定值六分五角。據說江蘇不產銅,都是從外省收來的,價值過半。田文總督,請停止采礦。下半部討論,看風俗,壹斤錢。

二十七年(1688),任江西巡撫。湖廣造反夏鳳龍作亂,招江西兵鎮壓,後到九江,缺了幾次兵變。第二次去彭澤,聽到消息,發現湖口的庫房裏裝滿了糧食,於是兵進。到了南昌,老督軍、標兵李美玉、袁大祥糾正三千多人,搶倉。他們應該反抗惡龍。知道了就抓美玉和大圖,會吸引很多人。命令是斷偏,告訴所有被煽動的人不要問,所有的人都是有決心的。江西采集竹木,饒州提供紫竹,南康九江提供檀香竹,全省送貓竹。名字雖然是政府捐的,但是對老百姓來說真的很累。請用官方的錢買。去年年底,總督奉命視察布政司圖書館,他邀請糧郵圖書館視察。寶物,道觀檢察員。漢軍文武百官更換,家屬要還旗。經過各縣後,他們檢查並得到了結。顏曰:“亦是罪人也。”最好給北京限定地址,以示區別。所有這些都在下半部分討論。

康熙三十壹年(1692),江蘇巡撫累,蘇州沿海各縣遭颶風襲擊。上元、六合等縣開發山水,淮、陽、徐等縣河水泛濫。請考慮災難的嚴重程度,降低為例。派江寧、鳳陽儲存米麥救濟。除了太湖崩塌,請不要吝惜土地的數量。戶部土地1000多畝,請詳查。我會再通知陳,我會給它壹個特別許可。賑濟荒饑深得民心,康熙稱贊其為“清廉天下第壹”。

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四年(1699 -1705),康熙皇帝三次南巡,時任江蘇巡撫羅松,康熙派駐蘇州,由羅松負責接待。他稱贊清靜的官邸,屢受嘉獎。他寫了四封信:“仁愛和誠實”。隨著羅松70多歲的高齡,“福”和“壽”兩個字都給了。

康熙四十四年(1705),十壹月,官至吏部。

康熙四十七年(1708),乞老助,我在路上,賜詩。

康熙五十三年(1714),祝壽京師,加太子少師,回故鄉商丘。他於9月16日去世,享年80歲。康熙下令葬在家鄉商丘,以紀念名臣,葬於西貝山莊(今大石樓村)。

後人評價壹首贊美羅松的詩:“妳愛李淵,妳得了大獎。心明,波濤之水。”

王萬曾這樣評價羅松:“誠實而不生硬,嚴格而不苛刻,關心官民,溫暖而不失寬容的愛。到了吳,只念了四個月的月耳,治書,查金谷,常常到第三夜,雖然精英少年不敢看。有壹兩個老無賴呆在屋裏,俯首貼腳,卻不敢四處張望,試探他們的設施。”蘇州滄浪亭至今還保留著這首贊美詩和他的石像。

清代學者朱彜尊說:“學誰能毫發無損,殊為難得。”兩位中丞指的是當時的大收藏家卞永玉和羅松。

個人作品●詩歌

羅松編纂了《商丘宋西坡藏書目錄》,記載了宋、元、明版本134種,抄本72種,曾呈獻給皇帝。擅長收藏字畫,精通古籍,熟讀奇聞軼事。他死後,他的兒子編纂了1卷《清倫圖書館目錄》。他還喜歡刻書,有《古竹園詩》、《家樂堂詩》、《劉虎湖詩》、《綿錦山人詩》、《商丘宋家詩》、《中國兩朝詩》、《蘇軾詩》等30多種古籍。雕刻相當精美。也有很多手稿。他的藏書被孫星衍、黃丕烈、瞿永收藏。他對繪畫也很熟悉,畫水墨,畫青竹,頗有韻味。作品65,438+00余種,如《滿堂墨品》、《滿座唐史說》、《綿錦詩抄》、《雲朗甌筆》、《Xi破類稿》、《蒼蕭郎誌》等。

羅松曾將、魏和王婉的三篇文章合刻為“國鈔三篇”,影響很大。羅松的作品有《西貝稿》五十卷、《滿堂詩》、《江左十五子詩選》等。羅松和王士友有聯系,他喜歡古代和精致的欣賞。他在慈仁寺買了壹本《十六國春秋》。清代邵曾將王世貞、的詩選入《王宋集》。宋詩雖不如王的詩那樣超然,但它的清正,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他的詩多由給予解答、繪畫、詠物、記遊組成。其中,如盤山詩、黃山給金將軍的歌和索子的《香河》、《烏江》、《石盆玉龍潭歌》、《椰子》等。都是隱晦的引用,也是頗有特色的。羅松有《詩·滿唐碩詩》壹書,主張尊杜,認為韓愈、蘇軾、黃庭堅、陸遊、元好問等都學過杜甫。然而,他“感覺到了與蘇軾的神聖聯系”(《滿江紅》)。他和王士禛是好朋友,但他們對詩歌有不同的看法。他是清代宋派的重要詩人。

落花

昨天的花沙沙作響,但今天的花像掃落。

怨恨盛開的時候,還不如沒有。

六個實例(第五部分)

雨過明重,壹輪新月掛長松。

官員們都在家睡覺,坐著聽韓熙古寺的鐘聲。

在邯鄲的路上

邯鄲路上秋聲,古墓神龕野清。

多少人為了名利來來去去,風塵仆仆,膜拜陸勝。

●繪畫

羅松擅長畫水墨和青竹,他極度疏離。同時,他還擅長山水畫。

個人成就收藏

羅松曾在商丘古城的老房子裏建了“禦書屋”,專門收藏了康熙皇帝為他題寫的墨寶。

羅松有數萬冊藏書。有人說是“唐宋名家之作,宋元秘制之作,江中極品”,被譽為“江南最佳收藏家”。今天,周紹良稱贊它“鑒賞精美,收藏豐富,不僅是最好的,也是後來者無法比擬的”。、冼玉書(三頁)討論書帖,著名的宋馬林《層冰速成圖》、宋《果熟鳥圖》、宋無名《幹蓮圖》、鐘松《桃花鳥圖》、明董其昌《八景圖》均被收藏。

與收藏家袁術(袁可立子)是同鄉的羅松,得到了名產,使他名揚天下。康幹年間,古董商以羅松的鑒定為榮。羅松自言自語道:“嘗雲宵,書畫可辨真假。”

關於鑒賞水平的實質,清代《遊譚》中引用了壹篇《宋滿堂論君廊雜文鑒賞》的文章:“合淝徐太師孫有甲,采擷壹幅鵪鶉圖,陳(洪婉)題寫“北宋此筆”。我不知道這是誰的手,但公眾(羅松)看了看,決定這是崔白的畫。席間有竊笑,以為是謠言。後來他把畫曝光給日中,背面壹角映出壹枚郵票,文西。紫溪是(崔)白數,眾人驚嘆。

黃有壹次王齋不信,在客廳掛了壹幅畫給試。羅松坐在門外的車裏,認定是梁麟,國王終於心服口服。這顯示了羅松欣賞的本質。羅松唐宋名作,宋元秘,冠於河之右側。有壹卷西貝的書目,計有壹萬冊。現代人周紹良撰寫了《清代名墨談》系列,其中包含了三卷羅松的墨品。他認為“欣賞的精華,收藏的財富,不僅是最好的,也是後來者無法比擬的。”

羅松有豐富的藏書。順治十二年(1655),遊歷江南、安徽、金陵等地,收集了大量秘籍和名帖。常熟金毛“集古閣”藏書丟失後,大部分由他獲得。如《徂徠集》、《楊淩先生詩集》、《玉蘭集》、《怪牙先生集》等都是宋版;此外,《白虎堂》、《宋雪齋集》、《劉玉事跡》、《安祿山事跡》等都是館藏佳作。圖書館裏有“青倫館”、“玉麥館”、“宋河庵”、“西貝”,還有很多帶著各個圖書館印記的書。

坊間典故●康熙賜事

羅松的清廉和超人的才能贏得了康熙皇帝的青睞。

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月,蘇州織造寫道...羅松州長,我去過兩次南方,所以要小心。特意給禦筆和書扇兩柄,給李希壹柄。妳在羅松傳播,所以妳不用寫感謝信。以後有什麽玩的,我就偷偷給妳。”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月,康熙帝賜給羅松“鹿肉兩塊、鹿筋兩個、鹿舌兩個、鹿尾兩個、鹿肉幹十捆”。

康熙四十四年(1705)七月,康熙皇帝送給羅松壹把“禦書詩扇”。同年9月,康熙皇帝送給羅松“兩塊鹿舌、兩條鹿尾、十塊鹿肉和十捆鹿肉幹”。同年10月,羅松因過度勞累舊病復發。康熙帝聞訊,特頒珍貴藥材,並賜“福”和“壽”兩個大字。同年十壹月,得了齊國的病,康熙派禦醫為他治病,並給了他聖藥和高麗參。直到12月康復,這位醫生壹直跟著羅松。羅松三次南巡迎接康熙皇帝。因此,羅松在他的奏折中聲稱:“他三次南巡,屢問天問,被寵壞了。我不知道他累壞了。”

康熙四十四年(1705),十月十七日,四鼓俱疲,不能赴宴。宮廷醫生用補藥保護殘喘,即登船監督淮陽地區的救濟。適用於揚州久病不愈,頭暈氣喘,日漸衰弱。醫生都擔心老年疾病,除非休息,否則無法工作。如果再引發,就很難根治了。但羅松說“江蘇事務豐富復雜,不由本部管”。從此不難看出,羅松是獻身於為國家和人民服務而死的。

在王世貞的《湘祖筆記》中,記載了康熙皇帝南巡時贈給羅松的壹本書:他到集貿視察南方的河道,送給江蘇巡撫羅松“仁誠”、“清武”四個字。回國後,他做了壹份河工的事業,然後南下渡河,在江天寺落腳。仆時曰:“我家在西貝又有生意,乞禦書‘西貝’賜我,使宋臣範成大石湖不絕玉音。”尚雲:“這個字不好寫。”我又奏雲:“求好書的大臣大多不行,刑部尚書王世貞是同學。嘗雲二字,則為不朽之事。”嘲笑它,寫它,就是給它,把它趕回宮裏,命侍衛帶進去,給它壹本重書,再給它“清德堂”二字。

●碧螺春

康熙長期與君臣羅松生活在壹起,關系自然密切。康熙南巡,羅松任江蘇巡撫時,特意為康熙奉上壹種當地俗稱“嚇人殺”的名茶,色香味俱佳。康熙厭惡其俗名,賜名“碧螺春”,沿用至今,成為名茶。這個故事廣為流傳,清代有很多記載,尤其是王應奎寫的《劉南雜文》。

親屬曾祖父:宋,明朝進士,萬歷名臣,禮部尚書官。

祖父:宋湛,山東浮山縣令官。

父親:宋權,官員,國史院學士,卒,賜邵寶。

母親:趙。

羅松有六個兒子:宋吉、宋智、路松、宋珠、宋智、宋雲,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

因羅松詩《肖偉草堂》有“抑多靜事,待流明好”之詩,與商丘古宋家不同,故稱商丘“流明宋”。

後人紀念羅松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六合鄉大石樓村。羅松得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的賞識,他死後,朝廷在他的家鄉給了重慶壹個土葬。墳墓是壹個圓形的土堆,墓碑和石像矗立在它的前面。2002年,印尼著名華僑宋先生捐資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