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華僑?
華僑是指定居國外的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華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依法享有中國公民的權利並履行相應的義務。中國憲法明確規定,保護海外華人的合法權益是中國政府的責任。
華僑不包括出國旅遊、訪問的人員,政府派往他國協助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國家派往外國的公務人員和留學生。加入或獲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不能被視為華僑。
“華僑”壹詞的由來
華僑是指被指定居住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和“海外華人”就壹個字的意思而言,是很清楚的。“華”是中國的古稱,“華僑”的意思是作為壹個陌生人或客人生活。在古代中國,居住在其他國家的人被稱為“華僑”和“海外華人”。隨著居住在國外的人數迅速增加,“華”和“華僑”這兩個詞已經連在壹起,用來稱呼居住在國外的中國人。
1878年,清朝駐美公使陳蘭彬在奏折中稱旅居海外的中國人為“僑民”。“外派人員”已經成為壹個專門的術語。1883年,鄭在給李鴻章的奏折中使用了“華僑”壹詞。1904年,清政府外事部門在壹份關於在海外設立領事館的請願書中提到,“在海外設立領事館花費不多,華僑受益很大。”從那以後,“華僑”這個詞就成了對生活在國外的中國人的壹個特殊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