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畫像
但在明朝以前,西馬林鎮,原名蕁麻林,已經是著名的商業城鎮。元朝時期,這裏生活著大量的中亞人,這些中亞人之所以定居在千裏之外的蕁麻林,與蒙古人西征西域有關。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隊遠征中亞的瓦拉墨子王國。經過幾年的戰爭,蒙古軍隊俘獲了大批中亞工匠,他們被送往遠東繼續為元朝統治者服務。
蕁麻林的誕生與這些中亞工匠有關。根據波斯歷史學家拉斯特的記載,在元朝(今北京)的西北,有壹個叫司馬林的城鎮。這裏的居民大多是中亞的撒馬爾罕人,城裏的很多建築都是仿照撒馬爾罕的建築,有很多中亞風格的園林。
西馬林鎮長城遺址
拉斯特記載的西馬林,就是現在的西馬林鎮。法國學者伯裏奧特曾認為,西馬林是波斯人對撒馬爾人的稱呼。到了元代,受漢語影響的蒙古人把產蕁麻的西瑪林翻譯成蕁麻麻林,在元朝歷史上多次記載這個地方。元朝歷史上記載,在大汗窩闊臺統治時期,有3000名撒馬爾罕人從中亞遷徙到蕁麻林,他們負責制作元朝的皇家服飾。
失落的是波斯語中金色織錦的意思,這是壹種用金線制成的衣服。成吉思汗遠征中亞後,蒙古人把制作迷魂陣的技術帶到了東方。當時的蒙古貴族對這些華麗的服飾十分喜愛,乃敗逐漸成為元朝統治者的皇家服飾。為了使乃丟能為蒙古貴族所穿,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做錯的衣服
據說元朝的統治者非常喜愛金線的丟失,因為成吉思汗在創業之初就在阿勒泰山上承諾,他家的女人如果仕途成功,都要穿黃金做的衣服。元朝建立後,成吉思汗的後代把祖先的諾言變成了現實。後來在元朝統治者的支持下,蕁麻林逐漸成為元朝皇室的“皇家制衣廠”。由於這3000名中亞人的到來,許多異國情調的建築被帶到了蕁麻森林。
到了元朝,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凱爾波羅也來到了蕁麻林。進入蕁麻森林後,凱爾·波羅發現這裏的建築與中亞撒馬爾罕的建築非常相似,城市裏的居民都是高鼻梁、深眼睛的中亞人。凱爾波羅還記載,蕁麻森林城是壹座虧損累累的商業城市,城內有很多為元朝皇室制作衣服的作坊。
撒馬爾罕
但元朝滅亡後,蕁麻森林城在波斯和中國的史書上再也沒有記載。這座被稱為東方撒馬爾罕的城市開始從歷史的長河中消失,城內那些中亞工匠的下落至今仍是個謎。有人說這些手工藝人是元朝滅亡後隨元順帝逃到蒙古草原的,也有人說是在蕁麻林城衰落後開始四處流散,逐漸被當地人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