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帕
400年前的出版商。
太真實的歷史
鄭陽圖
青樓韻
軍旗
肖像
澳門簡介
吊太極
道源壹汽
喝/喝茶
酗酒
吳嫂,合編
中國的木刻版畫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遺產也非常豐富。然而,在過去,它總是被忽視,沒有人對它進行系統的研究。
需要說明的是,以前是“民不舉”,這裏的“民”是指封建社會的文人階層。他們看不起版畫,覺得那是個不好看的東西。舊社會的目錄學家總是拒絕收藏版畫書籍,把書名編成自己的藏書。但是勞動人民恰恰相反。他們非常喜歡木刻版畫。因為版畫經常出現在戲曲、小說等通俗讀物中。這些正是勞動人民最親近和喜愛的。還有木刻年畫和裝飾畫,也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藝術品。
可惜勞動人民不具備像文人階層那樣的藏書條件,所以這種帶有木刻插圖的書流傳下來的很少。雖然遺產豐富,但在今天,這些東西已經變得非常稀少了。
近三十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關註古代木刻版畫並進行收藏。進行研究的人也相繼出現。鄭振鐸先生編著的《中國版畫史》雖然尚未成書,卻是這壹領域的壹部輝煌力作。
這些古代版畫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往往記錄了當代的壹些社會習俗。通過圖片,人們不僅感受到了美,還獲得了很多知識。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到具體的著名事物,再到時代的社會風貌和風俗習慣,往往都可以通過古籍插圖得到實證。這真的是除了古代實物之外最好的歷史學習參考圖了。
這幾年來,偶爾會在店裏的書桌上或者朋友家看到,於是嘗試著給書拍照,記下零碎的讀書筆記。久而久之,越來越多,收藏越來越少,就成了這個小體積。實物材料以明代雕刻為主,中間有清晰的雕刻。至於更早的宋元作品,不僅不多見,而且往往是佛教故事的插圖,用處不大,不會收藏。至於選擇標準,主要是善本,盡量選擇未被記載的善本。至於那些傳記還是很多的,意義重要的,自然是酌情選擇。
閱讀筆記的目的是解釋插圖的內容。雖然極不完整,但我始終希望讀者在看畫的時候能得到壹點幫助。但由於作者水平不高,很多地方可能存在嚴重不足。真心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1957年8月12日
1999年1月25日,我重新審視了五十年前寫的幾篇《插圖故事》,並陸續在報紙上發表。後來被編成小冊,由出版社出版。編輯和校對剛剛決定,但1957年的馮剛突然把我和我的寫作和出版權壹起奪走了。出版社不得不退回手稿。從此,它在箱底待了四十九年。
我對晚明版畫的興趣,是在看到董康以《美麗人生》為名印的兩卷《千年美圖》後產生的。這是他收集了七種明代《西廂記》插圖,用珂賽特版印刷的畫冊。記得明凱書店剛印《舊戲新談》的時候,我和葉聖陶先生討論過封面設計,所以送了這兩張“絕色圖片”。葉先生選擇了王麗鶴評論《西廂記》中的壹幅畫作為封面。這是我的工作和明版畫的開始。
那時候書不多,所有的收獲都當作寶貝,記錄下來。年輕時眼界開闊,藏書較多,所以寫了《明末版畫》,列得很詳細。收養人大多是西藏人,光知道還不夠。也就是說,就《西廂記圖》而言,德國科隆東方美術館中的閔其基13歲崇禎彩色插圖,是前無古人的優秀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了謝光甫的《何璧舊集》。兩本書的附圖都是前所未見的,可以彌補那些“絕艷千年”的董康中午還影印了崇禎十二卷《蘇門蕭》,還有洪國良的十二刻圓,精致獨特。另外,董潔源的《西廂記》套印本也不是董克收藏的。《古雜劇》,萬歷古曲齋刻本,也是絕世佳作。我們可以從每篇中取幾篇,組成這篇文章,可以彌補上壹篇的不足,增加讀者的興趣。等這部老作品復活重生了,我們再談修補,以示解脫。讀者可以借鑒。
2006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