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嗩吶是壹種流傳於波斯和阿拉伯的樂器。甚至嗩吶這個名字也是古波斯Surnā的音譯。嗩吶在3世紀出現在中國,演奏嗩吶的形象見於新疆拜城基齊爾石窟第38窟的藝妓音樂壁畫中。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期,就傳到了中國的中原地區。
到了明代,古籍中有關於嗩吶的記載:
明代鄭德時期(1506 ~ 1521),嗩吶在中國廣泛使用。明朝武將戚繼光(1527 ~ 1587)在軍樂中使用嗩吶。他在《吉孝舒心五碑誌》中說:“誰吹喇叭,誰就是在吹嗩吶。”
明代王琦編著的《三故事畫會》(1607)中有更詳細的記載:嗩吶,用七孔的小號制成;兩端是銅做的,管子是木頭做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起源的,但是在部隊也是壹種享受。如今,人們更多地使用它。"
明代王磐的《帝號頌》是描寫嗩吶最好的文章:“號,調小腔大。公務船亂七八糟的,漲價就看妳的了。軍隊憂軍隊,人民怕軍隊。哪裏可以評判官員?是真的嗎?看到這個,我把這個房子吹倒了,把那個弄傷了。我只是把水吹走了。”
明代後期,嗩吶在中國傳統戲曲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用於伴奏唱腔和演奏切牌。在以傳統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樂器。
清代,嗩吶被稱為“蘇爾奈”,被編入宮廷的《歸部曲》。如今,嗩吶已成為中國各族人民廣泛使用的樂器之壹。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