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對興城這個名字最早的記載是在遼代,遼聖宗同治八年,公元990年設立興城郡,管轄桃花島郡,也就是現在的釣魚臺街海口。這是興城這個名字最早的由來。明宣德三年,連長吳凱與帝國首都包懷德修築寧遠衛城,割地錦州、瑞州,在曹莊、唐棣以北設置寧遠衛城。這是寧遠這個名字最早的由來。後因與湖南、山西寧遠同名,於1915更名為興城。明朝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修建分為內外城的寧遠城。外城位於每個內城門外壹英裏處,也就是內城周圍五英裏,外城門周圍九英裏。有四個外城門:安遠在東,永慶在南,銀根在西,大定在北。有四個內城門:東部的何春,南部的顏回,西部的永寧和北部的威遠。都督焦立中後,在城內修築街道,修建鐘鼓二層。壹百年後,隆慶第二年,也就是1568年3月28日,內城和外城都被地震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