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籍修復者的閱讀

古籍修復者的閱讀

這兩天看了壹本兒童文學作家安武林的散文集《油燈下的閱讀時光》。

在這本小書裏,作者回憶了自己小時候的讀書故事,有蓋被子讀書的,有躲廁所的,有躲抽屜的,有吃飯時讀書的,有睡覺時讀書的,有上廁所時讀書的,有上課時讀書的,有走路時讀書的,有被父親暴打的,有被老師訓斥的,有被書店營業員趕走的,有被電線桿砸到的,還有如生命般迷戀和熱愛書籍的。童年的回憶有苦,有甜,有悲,有喜,有淡淡的失落,有滿滿的收獲,有烏雲,有絢爛的彩霞。父親的恨鐵不成鋼,老師的羞辱與訓斥,爺爺的關愛,同伴的相互欣賞,各種各樣的感受,冷,暖,五味雜陳,在作者童年的閱讀生涯中壹壹呈現。我很喜歡作者的這種說法,他對讀書的熱愛與誌向高遠和努力無關,但他就是抵擋不住讀書的誘惑。我想,如果我們能達到這種境界,不為任何世俗目的,只是單純的喜歡讀書,讀書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快樂嗎?

雖然這是壹本兒童讀物,但我讀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或許,比起孩子,我更能理解其中的樂趣。畢竟我的童年和安武林有那麽多相似之處。每次看壹個故事,都覺得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時代。看完整本書,不禁想起小時候讀過的趣事,痛,樂,糗事。

我和壹個武林人士壹樣,來自壹個貧窮、閉塞甚至落後的國家。年輕的時候,沒有打工潮,沒有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窗口。農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極其貧乏。沒有眼花繚亂的玩具,沒有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沒有花花綠綠的衣服,也沒有現在孩子堆出來的書。當年,孩子們的娛樂就是在炎熱的夏夜,壹邊乘涼,壹邊聽老人講老故事,或者下河抓魚,爬樹挖鳥窩,滿世界跑。然而,我是壹個安靜笨拙的孩子,興奮是他們的。我除了發呆什麽都沒有。

我不知道我的閱讀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我哥哥比我大四歲。我壹年級的時候,他五年級,於是哥哥的語文課本成了我最初的課外讀物。小學讀初中語文,初中讀高中語文,總是走在朋友前面。哥哥在壹所重點中學讀書,訂閱了壹些雜誌,比如《兒童文學》、《中學生》、《青春文學》。不知道哥哥有沒有細心的品味。反正我餓得壹有時間就停不下來看書。我弟弟是個很挑剔的人,他不喜歡我小時候翻他的東西。每次等他出去玩,我都偷偷搬出他的寶貝來吃。估計他馬上回家然後慌慌張張的放回去,假裝沒動過,頗有點地下工作者的味道。

我五年級的時候,班上女同學流行吃五香瓜子,壹毛錢壹包。放學後,幾乎每個人都有壹包,壹邊嗑瓜子壹邊聊天,大概就像現在的孩子喜歡吃辣條壹樣。那時候我經常處於激烈的思想鬥爭中。我應該買壹包10分的五香瓜子還是23分的繪本?糾結啊糾結,往往到最後,精神的誘惑勝過物質的誘惑:壹包瓜子不壹會兒就吃完了,壹本繪本可以看完再看!經過壹番權衡和計算,我的小心思咽了咽口水,忍痛放棄了暫時的物質食糧,選擇了永恒的精神食糧。似乎繪本可以緩解饑餓感。

初壹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是壹個17歲的男生,剛從師範畢業。雖然是老師,但他還是帶著濃濃的學生味,和我們打成壹片,給我們枯燥的生活帶來壹股清風。老師拿出自己珍貴的語文報紙,讀給我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孩子聽,讓我們大開眼界。當時我是語文課代表,語文報紙就放在這裏,供學生借閱。太好了,老鼠掉進了谷殼的籃子裏,而我恰好離水很近,我翻來覆去地看了壹摞報紙,看了很久。老師還建議我們拿出自己的書,在班裏建立壹個移動圖書館,讓大家都可以享受到資源。我壹下子拿出了幾十本書,占了全班貢獻的壹大半。很多同學羨慕我,說家裏給我買了那麽多書。其實我所有的書都是自己買的,但是多虧了父母,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從來不為錢發愁。我把大部分零花錢都花在書上,圖畫書,選作文,小說,只要看得見,買得起。

雖然買了很多書,但還是讀不夠。所以就跟同學借了。同學間流傳的書,大多都是無頭的,亂七八糟的,我卻不管那麽多。只要有字我就看。因為課外書極其有限,競爭激烈,所以別人課後看,我上課看。不知道當時的數學老師為什麽脾氣這麽好。他明明看到我在看休閑書,卻沒有發現。他只是悄悄地讓我在黑板上做題。我能做的時候他什麽都沒說,就像什麽都沒發生壹樣。結果,我毫無畏懼。課前快速瀏覽了壹下要上的內容,開始躲在抽屜裏安心看書。現在想想,老師真的很有涵養。我比壹個武林人士被老師罵,被老師羞辱要幸運多了。

初三,離中考還有兩個月,數學課偷偷看了壹本書,讀的是從同學那裏借來的《八條龍》。當我沈浸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時,老師毫不客氣地沒收了我的書。這真讓我擔心。哪裏可以找到壹本書還給同學?謝天謝地,老師還是很有人情味的。中考結束,老師把書還給我,終於可以給同學壹個交代了。我如釋重負。

不像三毛和安武林,我對看書的癡迷並沒有影響到其他科目的學習。相反,我比其他同學學得更好,這可能是我的老師比較放任的原因之壹。或許是因為我對書的癡迷程度遠不如三毛和安武林,所以他們都成了大作家,而我只是個文字修補匠。

《油燈下的閱讀時光》這本溫暖、溫情、溫情的小書,寫滿了作者童年的故事,讓我想起了自己幾十年的閱讀經歷。回顧我短暫的閱讀生涯,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兄弟、老師、同學,是他們為我提供了閱讀的各種便利條件,是妳們的關愛和包容,讓我這個笨孩子有了自己的天空,有了自己的樂趣。

小時候是個書蟲,恨不得活在書裏。現在,女兒變成了壹個小書蟲。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是看書,忘乎所以。我說:“吃飯的時候不要看書,浪費糧食!”“不要在廁所看書,不然會得痔瘡的!”但她的小家庭對我置若罔聞,視我如空氣。我是不是太在乎了?看來要向我的老師學習,尊重孩子,興趣愛好。大概吧,什麽都是最好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