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先最早用石頭寫書,所以刻有文字的石頭就是人類最早的書——石頭書。後來人們用泥板寫字,在上面刻字,送到窯裏燒。這是粘土書。人們還在龜甲、牛羊骨上刻字,稱為甲骨文。
青銅時代,人們在青銅器上刻字,稱為銅書。後來,人們在竹片和竹條上寫字,用繩子捆成壹捆,以便成為竹書。繼竹木書法之後,人們把字寫在薄絹上,稱為帛書。直到紙被發明,紙做的書才出現。
書籍的演變: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在龜甲或扁骨上刻字(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時間長了,人們就在竹子或木片上寫字,用麻繩、絲繩或皮條(戰國秦漢時期的竹簡、木簡)編成辮子。
後來人們在帛書上寫字,壹本書就是壹卷帛書(春秋晚期的帛書)。
後來人們把字抄在紙上,成了冊本(東漢的手書)。
最後,人們把活字排版印刷成書(宋代用活字印刷的書)。
現在有會說話的書(有微型唱片和錄音帶)、有香味的書(書裏的“水果”是用不同香味的紙剪貼的)和立體書(書裏的插圖都是立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