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清朝的皇帝是怎麽排下來的?

清朝的皇帝是怎麽排下來的?

清朝* * *後十二個皇帝,按時間順序是:

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清世祖順治、清聖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慶、清玄宗道光、清文宗鹹豐、穆青宗同治、清德宗光緒、宣彤溥儀。

擴展數據:

清朝的第壹個皇帝和最後壹個皇帝

1,清朝皇帝努爾哈赤簡介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 . 2 . 21-1626 . 9 . 30),清朝開國功臣,滿漢流利,喜歡讀《三國演義》,被列為軍隊必讀。二十五歲起兵統壹女真各部,平定中國東部關隘,並於萬歷四十四年建立後金王朝,在遼東建立割據政權,確立了袁的命運。薩爾滸戰役後,他轉移到沈陽。之後橫掃遼東,明朝攻陷遼寧七十余城。1626年,寧遠城之戰戰敗。同年四月,努爾哈赤率大軍征蒙古哈爾卡。七月中旬,努爾哈赤患毒疽不久而死,葬於沈陽涪陵。清朝建立後,被尊為清太祖,謚號:承天啟地,廣傳德行,對有重大貢獻,仁、孝、段、有重大建樹,安的高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清朝最後壹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壹位皇帝。醇親王載灃之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稱帝。1924 165438+10月5日,被馮玉祥驅逐出宮。辛亥革命後,他退位了。抗日戰爭期間,因充當日本支持的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被定為戰犯,後被毛澤東赦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公民,1967在京逝世。它被稱為宣彤皇帝(1909-1912,1917月1-12)。當滿洲國皇帝的時候,他的頭銜是“康德”,(1934-1945)。

2、宣彤皇帝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滿語:穆林德:溥英文名:Henry Henry),愛新覺羅希,本名“吳歌”,字輝煌,名浩然。我國歷史上最後壹位皇帝,他的曾祖父是道光帝,他的祖父是道光帝和鹹豐帝的醇親王奕譞的第七子,他的父親是醇親王的第五子奕譞,同治皇帝的堂弟,光緒帝的弟弟,攝政王載灃。也就是說,他是道光帝的玄孫,奕譞的孫子,醇親王,鹹豐帝和慈禧太後的侄子,同治皇帝的堂弟,光緒皇帝的侄子。

年號是宣彤(1908 65438+二月二-1965438+二月二12,1965438+七月七1-12)。後來在滿洲國登上滿洲皇帝位,年號康德(1934-1945),又稱康德皇帝。二戰後,他被蘇聯俘虜,成為戰犯。新中國成立後,他被赦免,從事《民國檔案》等史料的修訂工作,並當選為政協委員,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傑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清朝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