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譯為苗高山、郝廣山、郝高山、山高山、山基山、苗廣山、安明遊山。原本是印度神話中的山名,佛教的世界觀繼續沿用,稱之為屹立在小世界中心的高山。以此山為中心,八山八海環繞,形成壹個世界(須彌山世界)。佛教宇宙論認為宇宙是由無數個世界組成的,壹千個世界叫小世界,壹千個小千世界叫中世界,壹千個中世界叫大世界,小千、鐘謙、大千合稱為三千世界,是壹個佛的轉化。
據阿伽瑪氏《嚴復周倜十八品》記載,徐覓山在水面以上84000米,水面以下84000米。它的山是直的,沒有曲折。山中有茂盛的香樹,四面山色突出。天王四宮,山腳下有純金金沙。這座山上有三級“七寶臺階”。小路兩旁有七道寶墻,七道柵欄,七張網,七排樹。門、墻、窗、柵欄和中間的樹都是由金、銀、水晶和彩色玻璃制成的。花果繁盛,香風四起,無數奇鳥和鳴,鬼神居其中。須彌山頂上有三十三座寺廟,因陀羅就住在這裏。
2.西方凈土
又稱西方極樂世界,是壹個莊嚴、純潔、平等的凈土佛國,是西方和華人世界的佛教“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所感受到的。
阿彌陀佛活在過去無數劫前的世界。出家,法名法藏僧。
這位佛教高僧出類拔萃,野心勃勃。別人充其量想到的是社會、國家或民族,他想到的卻是空無壹物、遍布法界的眾生。他見眾生,因緣深,運勢淺,壽數短。即使他開始修行佛法,也會有很多惡因阻礙道,卻很少有善因幫助道。跳出三界,離開業力之輪的六大司,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更別說成佛了。因此,他常常在心中思考:如何才能幫助這些眾生脫離苦海的浩瀚?怎樣才能讓眾生早日成佛?
類似的問題整天縈繞著我,終於有壹天,他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那就是,他必須先成為壹個各方稱贊的佛,才能吸引四面八方眾生的目光;並建立壹個美好的世界,讓所有的眾生都願意死去;同時要有壹個奇妙的修行方法,讓壹萬個人都可以修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可分為三個方面:壹是身願(包括第三願13、15、17);二、取凈土願(含第四十二願、第四十三願);第三,取全部願望(包括剩下的43個願望)。從比例上看,不難發現“接眾生”是四十八願的主要內容,這也說明阿彌陀佛立誓要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目的是拯救眾生。他想讓眾生今生今世,生老病死,出三界,住凈土,成佛,每個人都像他壹樣,擁有無限的生命,光明的未來,壹切都是無限圓滿的。因為阿彌陀佛的心願,他太過關註壹切眾生,對世人太過慈悲,所以古德贊他:阿彌陀佛十處第壹!
3.這裏順便提壹下各方凈土的名字:
在佛教中,東方琉璃世界是指藥師佛的凈土,又稱東方凈土、東方樂園。因為那地方是玻璃做的,所以也叫東方網玻璃世界。是與阿彌陀佛西天交相輝映的佛國。
追尋天堂凈土:彌勒菩薩,目前住在欲望第四天托天內院。
彌勒菩薩的願望形成凈土,分為內外兩舍,提供給禪修較好的修行者在此繼續修行。
中央毗盧澤納佛:毗盧澤納的意思是無處不在。
南寶生佛:又名寶生如來。
北方的成就不是空的:也是佛的成就。金剛五佛之壹。
4.如來的法身叫毗盧禪那佛:他的化身在菩薩界叫釋迦牟尼佛。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的藥師佛。所以,佛的化身有幾十億。這是壹種無窮無盡的差異。佛身分三種:毗盧澤那佛、盧舍那佛、釋迦牟尼佛。魯舍是佛,意思是:光芒普照,也是“滿凈”。報佛是壹種通過證明絕對真理,獲得佛果,展現佛的智慧的佛身。釋迦牟尼的佛是感應身的佛,是隨命運而發悟,從世間眾生中浮現出來的佛身,尤其是釋迦牟尼的身。
問:
如來的法身叫毗盧禪那佛:他的化身在菩薩界叫釋迦牟尼佛,在極樂世界叫阿彌陀佛,在東方叫藥師佛。
藥師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是1佛嗎?
回答:
我不是這麽說的!佛有法身,由因緣表現出來。
補充:
如來有三身:(1)法身(2)應用身(3)應用身。
(1)法身:梵文“毗盧禪那”壹詞,意為“佛心”可達任何地方,填補壹切空虛。
這壹下子就相當於積累了壹個“和真理壹樣奇妙,無處不在”的“法體”。它就像虛空,無處不在。
(2)報身:梵文“盧舍那”意為“佛心”清凈,智慧圓滿,相當於積。
聚集了“智慧之體”。
(3)回體:意思是在有可衡量的機會時,“佛心”可以隨機化身成百億,相當於積累。
《機會之身》。
補充:
比如所有佛菩薩中,妳最喜歡觀音。然後佛化身觀音的形象告訴妳。這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