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壹只狗!
我吞下了月亮,
我吞下了太陽,
我吞噬了所有的星球,
我吞噬了整個宇宙。
我就是我!
我是月亮的光,
我是太陽之光,
我是所有星球的光,
我是x光的光,
我是宇宙能量的總量!
我飛奔而去,
我尖叫著,
我燃燒。
我像火壹樣燃燒!
我像大海壹樣尖叫!
我飛起來像電壹樣!
我飛了起來,
我飛了起來,
我飛了起來,
我剝了我的皮,
我吃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咬著我的心,
我在緊張地飛翔,
我靠我的脊髓飛行,
我在腦海裏飛翔。
我就是我!
我的!我要爆炸了!
《天狗》是《女神》中具有代表性的壹首詩。這首詩寫於郭沫若新詩創作的爆發期,是青年郭沫若最激情的時刻。這首詩主要通過天狗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詩人否定舊的社會現實,擺脫舊的思想枷鎖,張揚個性,追求解放的強烈願望,體現了五四時期崇尚科學、民主、自由的時代精神。
詩歌欣賞
這首詩的風格是強烈、暴力和緊張的。
《天狗》是郭沫若第壹部詩集《女神》中的壹首詩,首發於1920年2月7日上海時事學光報。
天狗,原本是民間傳說中的東西,古人常稱之為“天狗吃月亮”。在他的壹部小說《月食》中,詩人曾寫道,月食時,他的家鄉四川有敲鐘擊鼓趕走狗、拯救日月的習俗:
“小時候,每次遇到日月食,就像遇到了某種災難。村裏所有的寺院都要敲鐘打鼓,大人們也讓我們敲家裏的隔斷制造噪音。黑暗中,有壹只天狗要吃掉太陽和月亮。打鐘鼓是為了嚇唬天狗,拯救日月。這是四川農村流傳的壹個故事,甚至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壹個傳說。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看過的書裏,李周、帝官、鼓人給王鼓寫信救日月,春朝的官仆也誇王鼓救日月,秋官石婷更是有能力救日月。《谷亮傳》也說,皇帝五兵五鼓救日陳,諸侯三兵三鼓,大夫敲門,士擊之。這說明救日食的習俗自古就有。北歐人也有壹個與此絕對相似的神話。他們說:天上有兩只狼,壹只叫哈蒂,壹只叫馬納加爾姆。黑蹄食日,馬納臂食月,民噪救日月。”
特性
這首詩充分體現了郭沫若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1.比喻新穎生動。天狗原本只存在於民間傳說中,詩人卻將其作為偶像來贊美。詩中的天狗形象成為了舊時代、舊傳統、舊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也成為了具有無限能量的個性解放和新世界、新社會、新未來的創造者的象征。這壹比喻的運用不僅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張揚個性、追求解放的強烈願望,而且在詩歌意象上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此外,詩人將“我”比作“x光之光”和“飛如電”,也反映了當時崇尚科學的特點。
2.想象力大膽而奇特。天狗的形象在傳說中很模糊,但在詩歌中卻轉化為壹個能量無限、個性充分解放的“我”的形象。他壹會兒吞了月亮,壹會兒吞了太陽,壹會兒吞了所有的行星,變成了月底的光,太陽盡頭的光,所有行星盡頭的光,然後飛,尖叫,燃燒,在神經上,脊髓上,大腦上飛,這壹切都表現了詩人想象的大膽和奇特。
3.情感奔放而激烈。全詩以“我”的口吻寫成,詩人以天狗為喻,通過天狗吞噬宇宙的不凡之勢,表達內心的驕傲。詩歌自始至終貫穿著強烈的感情,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4.註意節奏和節奏感。這首詩在語言形式上也很有特色。詩人常用短句模式,並用疊句、排比組合,產生了強烈的旋律、迅速有力的節奏和毀滅性的氣勢。另外,該詩語言自由,押韻粗略,說明詩人對節奏感的重視。
《天狗》詩有四節。第壹節以“吞”為關鍵詞,展現了壹個“天狗”吸收世間萬物的生命特征。看這只狗。它吞噬了太陽,月亮,所有的行星,甚至整個宇宙。咽下這壹切,它終於變成了自己,“我就是我”。這個“天狗”是誰?其實是郭沫若本人。他在日本飽餐了世界優秀思想文化瑰寶,吞下了歌德、尼采、哥白尼達爾文、斯賓諾莎。他形成了壹個思想豐富、主體意識強烈的現代人。這個“天狗”不僅僅是郭沫若,他包括了中國近代史上所有尋求救國真理和現代知識文化的中華兒女。他就是梁啟超、王國維、魯迅、周作人、胡適、徐誌摩、聞壹多...這群“天狗”不就是在共同創造現代思想文化嗎?
在詩的第二段,“天狗”吞噬了整個宇宙,開始向世人展示它的能量。它吞噬了宇宙和星球後,放射出燦爛的光芒,這種光芒不僅僅是宏觀的光:“太陽之光”、“月亮之光”、“星球之光”;也是微觀光:“x光”。總之,它代表了萬物之光,它是整個宇宙能量的總和。如果說這首詩的第壹節是關於能量的儲存,那麽第二節就是關於活力的閃現;第壹節重點是動態描述,第二節是靜態照片。存儲與閃存,動態與靜態,編織出壹幅胸懷寬廣、創意無限的巨幅圖像。
第三節是這首詩最精彩的部分。吸收日月精華,積聚全宇宙能量的“天狗”,此時主體意識郁郁蔥蔥,需要洶湧澎湃、噴發而出,將自己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於是他像電,像海,像火,瘋狂的奔跑,咆哮,燃燒。在這裏,詩人寫出了壹個具有鮮明主體意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個抒情主人公不過是涅槃後的“鳳凰”。以“不斷破壞,不斷創造,不斷努力”(郭沫若《站在地球上》)的非凡力量,向世人展示了現代青年和現代知識分子旺盛的青春激情和強烈的創作欲望。這種激情和欲望是如此強烈。現代性的體驗和感受充斥了這個抒情主體的內心,使其完全忘記了外部世界的客觀存在,而只覺得自我是孤獨的,極其強大的,整個宇宙的顯示屏上只映出壹個大寫的“我”。困在非理性中的天狗,把這個大寫的“我”當成了毀滅和超越的唯壹目標。它剝“我”的皮,吃“肉”,吸血,啃“我”的肝,最後甚至陶醉於“我”的思維世界,釋放出無窮的活力和激情,表現出個性充分展開和張揚的自由精神。
經過瘋狂的疾馳、咆哮和燃燒,“天狗”又回來了。平靜中,它驚喜地叫道:“我就是我!”雖然這只神奇的天狗充滿了無限的創造力,但卻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去釋放它。它把自己客觀化為壹個暫時的發泄對象,卻無法充分展現個人才華。像“天狗”壹樣的詩人郭沫若,還在異國他鄉漂泊。他不能及時回到家鄉忠誠地為國家服務,不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祖國的建設中去。作為詩人的郭沫若和作為抒情主人公的天狗在這裏融為壹體。兩人都覺得自己的血液在噴湧,難以控制,隨時可能“爆發”。最後壹節回應了詩的第壹節,以“我的我要爆了”這首詩結尾,讓全詩充滿了張力,增添了豐富的寓意。(張德明)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1892 165438+10月16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畢業於九州帝國大學,現代作家、歷史學家,新詩創始人之壹。
1914,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出版第壹本新詩集《女神》。1930年寫《中國古代社會研究》。65438年至0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協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第壹歷史研究所所長、日本保衛世界和平人民委員會委員長、日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當選為中國生產者黨第九、十、十壹屆中央委員,第二、三、五屆政協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長期就醫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