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會讀心術真的很可怕(讀心術有多可怕)

會讀心術真的很可怕(讀心術有多可怕)

司馬懿

臨終之際,魏明帝任命司馬懿、曹爽為臣,托付孤兒。八歲太子曹芳即位。封他們為侍從,記錄大臣們的事務。假節,中外軍隊總司令。每個人都在神廟裏度過了三千多個夜晚。曹爽和司馬懿不是平等的,而是“父親的事總是他們在管,他們不敢獨立做任何事。”可以說曹爽這個時候還是聰明的。司馬懿是三朝元老,屢立戰功,討伐蜀、武平遼東。在朝鮮的威望已經達到了頂峰。另壹方面,曹爽是曹真的孫子(曹爽的父親是曹真的養子),並獲得了部長顧銘的職位。壹開始,魏明帝想讓曹禺做托管大臣,但曹禺覺得他無能,試圖拒絕。把曹爽打開了。

曹爽和司馬懿之間的平衡關系並沒有維持多久。畢貴、鄧逵、孫勝、言和、丁密等人來到曹爽身邊。雖然這些人在明帝的時代很有名,但他們並不被重視。明帝討厭他們的浮華。他們渴求財富,都爬到了曹爽身上。曹爽也是個附庸風雅的人,整天和他們混在壹起。時間久了,關系也近了。這些人開始拉噱頭,鼓動曹爽排擠司馬懿。曹爽於是提拔司馬懿做老師。表面上他被提升了,暗地裏卻被解除了軍權。也就是說司馬懿的三千兵被曹爽吞並了。司馬懿情緒低落,回家休養。

司馬懿回家後,曹爽得意忘形。取先帝之才,能歌善舞,用帝王之禮禮儀出入。言和和其他人被提升為軍銜。曹爽的弟弟曹Xi曾經警告過曹爽,但曹爽置若罔聞,依然與言和等人縱情狂歡。“參加會議者將被提升,不服從者將被解雇”。郭太後可能會不滿,但曹爽居然搬到了永寧宮。把她和皇帝分開。

曹爽還是有些不放心司馬懿,不時派人去看。司馬懿當然明白曹爽的想法。當李生來的時候,他假裝極其虛弱,手腳顫抖,嘴裏流口水,語言含糊不清。有人佩服司馬懿的演技。其實這個演技不壹定要很高。古人七十歲很少見,健康活著的人就更少了。司馬懿也是暮年,演技有點像。曹爽缺心眼,被這麽低級的演技蒙住了眼睛。

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司馬懿也沒有退路了。他不是為了自己,他是想為自己的司馬家族立足。他不可能永遠保持下去,他的生命已經不多了。機會終於來了。公元10年正月,年輕的皇帝曹芳到高平陵為掃墓,曹爽兄弟及其親信隨行。司馬懿以郭太後的名義,下令關閉城門,領兵占領軍械庫,並派兵出城把守洛水浮橋。命司徒高柔舉行節度,充當大將軍,占領曹爽大營;侍中王垕領兵到寨中。

這個變化太突然了。司馬懿被剝奪了軍權。他從哪裏讓士兵占領軍械庫?原來,他還有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他們是分散的騎手和中國衛隊的指揮官。《晉書》記載司馬師“養陰死三千人”。這個記錄很混亂。在曹爽的嚴密監視下,秘密訓練3000名殺手,辛苦了。古代通訊極其落後(飛鴿傳書都難)。怎麽可能在短時間內集結3000人?除非這三千死人藏在洛陽城。如果真的躲在洛陽這麽久,怎麽可能不暴露?但是沒有這三千死人,司馬兄弟姐妹的兵太少了。而曹爽兄弟的大營,竟然被阮郜王官不費吹灰之力就給占領了,真是不可思議。

這就不得不說說郭太後了。郭太後本來就和皇帝在壹起,很可能參政。被曹爽逼到永寧宮,她肯定很生氣,所以司馬懿起兵造反的時候,她想發泄仇恨,願意寫詔書。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是司馬懿逼的,新版《三國演義》也是如此。但是,當時司馬懿確實想這麽做,這是大逆不道。王官的大臣,又高又軟,未必支持他。事實是幾乎所有的部長都沒有表示反對。當時的忠臣都死了嗎?這就是司馬懿的高明之處。他做郭太後的思想工作,搶占道德制高點。其次,他關註的是曹爽,別的什麽都沒有。曹爽的罪行天下皆知,整個朝廷都認為這個賊會被消滅(他得罪的人太多了)。軍隊裏沒人願意為曹爽出頭。只有壹個司農學長,桓範,被兒子勸去投奔曹爽。

桓範來到曹爽身邊,對時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曹爽有利,司馬懿不堪壹擊。因為曹爽有政治優勢(皇帝是最好的旗幟)和後勤補給(桓範帶來國璽,可以調動天下糧草)。第三,有退兵基地(許昌,魏故都)。他以皇帝的名義,下令勤王天下,回答者雲集。但奇怪的是,曹爽想了壹晚上,最後還是決定投降。我氣得桓範大罵他是曹真的敗家子。

曹爽為什麽這麽膽小?因為他自己就是個懦夫。生在皇族,沒經歷過什麽風浪。他有能力做壹個部長助理,但當時沒有人可用。唯壹的人才曹禺拒絕為國家做貢獻。當初對司馬懿畢恭畢敬,把他當父親。壹是司馬懿被他的“鷹眼狼眼”所懾;二是司馬懿歷經三朝,有抗蜀破武平遼東之力,在朝廷威望達到頂峰。第三,司馬家是名門望族,枝繁葉茂。這樣下去,什麽都不會改變。可就在這時,壹群小書生來到了曹爽的身邊。他們只談玄學,閑話家常。在他們的鼓動下,曹爽突然覺得自己是壹個無人能敵的人才,他要大有作為。連皇帝的禮儀儀式都用上了,驕橫跋扈。天下人敢怒不敢言。司馬懿看到自己的弱點,才鋌而走險。後來的事實證明司馬懿的判斷是正確的。洛陽的消息傳到高平嶺,無人興高采烈,大呼賊殺。連小皇帝曹芳都沒有表示憤怒。

說起曹芳,他無言以對。他八歲登基,至今已有十年。壹個18歲的皇帝在這場政變中無動於衷。他是傻瓜嗎?曹爽有能力控制他?如果他有絲毫的脾氣,要求做賊,司馬懿壹定會失敗。曹爽事先瞞著他,等他決定投降的時候,曹爽已經把詳細情況報了出來。曹芳除了同意曹爽的免職,連壹聲嘆息也沒有。曹操的英雄氣概到了他身上就隨風消失了。

在這裏,我們不得不佩服司馬懿的讀心術。他不僅讀懂了郭太後和曹芳的心理,也讀懂了曹爽的心理,預言了當時大家的心理。唯壹被忽略的是西農學長桓凡。他沒想到桓範最後還是死了。雖然是百密壹疏,但並沒有影響大局。司馬懿沒有壹兵壹卒,卻能在瞬間奪取所有的權力。他用他的頭腦。讀人心的政客有多可怕,看看高平陵的變化就知道了。

“鷹望狼”真正的危險是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