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為了便於記錄和交流,在商周時期創造了文字符號。這種文字在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中被稱為sawgoek,意為原書,即最古老的文字。從廣西出土的戰國至漢代的文物中可以看出,這種雕刻符號開始勾勒出物體的輪廓,並有向象形文字發展的趨勢,比結繩筆記進步了壹步。後來隨著漢文化在壯族地區的廣泛傳播,壯族先民吸收和模仿了漢字的六字造字方,創造了sawndip,意為造字。這就是史籍所說的“白話字”,也稱“方白話字”或“sawndip”。這些字有的是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漢字來註釋壯語的音義,有的是創制的象形文字。
楷書和白話文是壯文發展史上的兩個階段。學術界壹般認為,壯族地方民間文字始於唐代,盛於宋代,盛於明清。不僅有碑文,還有大量的師歌和民歌。許多壯族傳統的長詩和神話故事都是這樣保存下來的。由於歷史原因,這種寫法沒有得到規範統壹,只在壹定範圍的民間使用。目前,經過初步的收集和整理,這些通俗的白話文字已經編成了壹部古壯字詞典,準備出版。對“古壯文”概念的確認,不僅反映了它作為民族文字的歷史存在和作用,也是對傳統壯文和新造語音壯文的區分。說明壯族的文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並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到了壹個新的階段。
語音壯語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提高壯族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人民政府幫助壯族人民創造了表音壯語。這套表音壯語以拉丁字母為字母,以北方壯語為基礎方言,以武鳴縣壯語讀音為標準讀音。1957 165438+10月29日,國務院通過《壯語方案》,批準在壯族地區試行。至此,壯族人民有了合法而統壹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