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版的人物介於篆書和隸書之間,人物也不避諱漢高祖劉邦寫的“邦”字。其臨摹日期應早於漢高祖統治時期,因此推斷可能是秦漢時期。
2.第二版正文為隸書,避開了“梆”字,但仍用“應”、“衡”等字,因此推斷其抄寫時間可能在文景之前。
其中,老子的帛書《甲本》是歷史上最好的版本,疏漏少,內容完整,包括1993年湖北省荊門市郭店壹號楚墓發現的後來的《甲本老子》。
——馬王堆老子《壹帛書》(帛書寬24cm,每行寬7 ~ 8 cm)。楷書在篆書之間,卷後有四部佚書,分別是《五行》、《九主》、《明君》、《德勝》。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