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的家鄉是印度,他的家庭背景是印度國籍,可能來自赫魯曉夫種姓。他的父親Ku莫言放棄出家,跨過青脊來到龜茲。龜茲王的妹妹20歲,很聰明。龜茲王強迫他的妹妹嫁給Ku莫言,然後她生下了鳩摩羅什。鳩摩羅什7歲時隨母親出家,每天背誦數千首詩歌。9歲時,他隨母親去了克什米爾,在那裏他的名聲遠播。12歲,隨母回龜茲。鳩摩羅什開始從小乘佛教轉向大乘佛教。鳩摩羅什性率高,不拘小節,修行者對他感到不解,這也是他轉學大乘的原因之壹。他發揚大乘教義,很快名聲大震。"道教東流西域,東川聞名."據說講經時,連龜茲王也要跪下,讓拉什登肩。當他20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回到了印度。臨行前,她對他說:“東傳佛教,妳看著辦,對妳沒好處。”這意味著他會“破戒”兩次。鳩摩羅什回答說:“成為壹個偉大的學者的方法是造福他人,忘記自己的身體。如果大法真的能傳下來,我就在油鍋裏了,我就沒有仇恨了。”鳩摩羅什在龜茲生活了20多年。41歲時,前秦大將呂光攻破龜茲。當時,鳩摩羅什的名聲已經傳到了前秦,國王苻堅命令將軍呂光劫掠鳩摩羅什到古藏(今甘肅武威)。鳩摩羅什在西藏生活了17年。他在那裏學習漢語,為後來在中原翻譯佛經奠定了基礎。前秦滅亡後,後秦的姚興把鳩摩羅什迎到長安,成了佛教徒。
鳩摩羅什壹生坎坷,曾兩次被迫“破戒”。他在龜茲被呂光逼婚,在長安被迫破戒,精神上遭受了極大的痛苦,這是為了回應母親的離別之憂。
鳩摩羅什在長安生活了將近12年。根據三藏中的記載,* * *翻譯了35部佛經,294卷。鳩摩羅什和法顯、玄奘、易經、鑒真壹樣,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和尚,是中國佛教史乃至思想史上非常傑出的人物。他翻譯的佛經在內容的表達和詞語的運用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歷經12年,鳩摩羅什及其弟子已翻譯經典74部,384卷,對中國乃至世界佛教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何、易經、唐玄奘被譽為歷史上三大譯經家。鳩摩羅什成為中國翻譯史上的裏程碑。
蘇祗婆
北周時,突厥公主嫁給北周武帝,龜茲音樂大師蘇祗婆陪伴左右。他出生在龜茲的壹個音樂世家,父親是被龜茲稱為“知音”的音樂家。蘇祗婆擅長琵琶技巧和深厚的樂理。到了中原後,他只是玩音樂,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隋朝時,朝廷改變了音樂制度,大臣鄭毅找到蘇祗婆,建議朝廷重用他。於是蘇祗婆引進了龜茲的“五旦七調”理論,改造了中原地區舊的音樂體系,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此後,中原音樂註入了大量的“樂虎”元素,音樂在朝野和民眾中更受歡迎。同時,蘇祗婆給龜茲帶來了新的樂器和樂隊編排,也在中原地區得到了推廣。如今,中國傳統樂器琵琶隨著龜茲音樂的傳入而生根發芽。與此同時,白誌通、白明達等眾多龜茲樂師來到中原。還有唐代第壹位笛子大師李牧,他的師傅就是龜茲。蘇祗婆是壹個時代的代表和象征,他帶來並推動了隋唐時期龜茲在中原的流行熱潮。隋唐時期,龜茲音樂成為最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藝術,從宮廷到民間,龜茲音樂風靡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