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看完發現媽媽的感受。

看完發現媽媽的感受。

認真讀完壹本名著,大家心裏壹定有很多感觸。是時候抽空寫寫看完的感受了。也許妳現在壹點頭緒都沒有。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發現媽媽讀後感的範文(壹般10篇)。歡迎閱讀收藏。

我發現我媽看完這本書感覺1。作為壹名母嬰咨詢師和母嬰護理培訓老師,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肌膚相親、母乳餵養、母子同理心、子宮心理學、宮外孕、脂肪皮膚人格”。這壹系列育兒道理需要我們去傳播。

從小到大,我壹直相信長大後我會是壹個好媽媽。仔細閱讀和琢磨後,我明白了,做壹個好媽媽,不僅僅是生下孩子,餵飽孩子這麽簡單。母親不能只是用手托起孩子,還要用心托起孩子。母親不僅要用乳汁哺育孩子,更要用自己的精神素養哺育幼小的心靈。

我看完發現了我媽的想法。2小樹苗只有在土地裏紮根,才能長大。樹苗是孩子,土地是母親。樹苗能長多長多高,取決於土地是否足夠營養。沙漠裏沒有參天大樹。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壹個缺乏智慧和胸懷的母親,是教育不出壹個富有精神修養的聰明孩子的。沒有母愛,孩子就像花瓶裏的花。雖色香,卻失了根。

我很慶幸自己在成為母親之前就能明白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

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教育成人。我們回報了他們什麽?他們現在積累的只有白發、皺紋、駝背。

當我接觸到這本書時,我被它的內容深深震撼了。這本書值得每個女人閱讀。也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讀的書,不僅僅是媽媽們。

看完之後,人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教育與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息息相關,與國家的興衰密不可分。“江山是銀,母親是金。”母親不僅是生育的源泉,也是塑造人格和品質的第壹任老師。“妳可能不是天才,但妳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就是搖動搖籃的手”。這兩句話貫穿全書中心,是作者最有價值的發現。看完這本書,這兩句話在我心裏回蕩了很久。作為壹名教師和孩子的母親,我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負的責任。

讀書的過程就像瀏覽壹個關於女性教育的博物館。作者像壹個評論員,深入細致地解釋了女性作為母親在人類教育史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現代女性應該如何肩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也分析了現代教育中的壹些問題。在這本書裏,我深深體會到了做母親對孩子的重要性。我也從這本書上學到了壹些關於教育的理論。牛、鳥、魚、花都需要知道特殊的方法,但是養孩子呢?王老師的反問,點出了中國育兒的弊端。我們什麽時候想到打電話咨詢即將到來的生活,買壹本書,拜訪壹位受過教育的母親?

今天,壹切都在說品牌,但誰註意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又有誰註意到了這個世界的本質——母親?孩子是活的,教育也是。它應該和孩子壹起成長,孩子成長的箏線應該牢牢握在媽媽手裏。送孩子去寄宿學校,原來是妳沒時間照顧他們,或者是妳太忙著賺錢讓他們去寄宿學校。這不僅不能說明妳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相反,說明妳對孩子教育的無知。如果妳沒有時間教育妳的孩子,那就意味著妳沒有時間做人。

因為做人是教育孩子的教科書。寫得太好了。讀到這裏,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現實。有多少家長沒有自己送孩子,而是把孩子的教育留給了學校和老師。再高明的老師也代替不了母親的地位!

越讀越想建議班裏的家長朋友,甚至我們學校,整個社會都應該讀讀這本書。

尋找媽媽的思考4。看到《找媽媽》裏的情節,很多父母的高要求,嚴格,吝嗇的愛,造成了很多悲劇。本該是最親密的母子、父子,卻成了死敵,成了他們手中的幽靈。我們應該反思什麽?虎毒不吃孩子。

父母為什麽要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值得我們每個為人父母的人深思。哪裏出了問題?學歷?誰的學歷?教育在哪裏?我覺得還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孩子的第壹任老師是父母。我曾經看過壹個演講,說孩子上了中學,中學老師說妳小學老師怎麽教他們的?高中的時候,高中老師說了妳初中老師什麽?上了大學,大學老師是怎麽說妳們高中老師的?追根溯源,還是父母怎麽教我們的?

很小的時候聽爺爺說,三歲老,七歲老。如果三歲前父母教不好,那就有點棘手了。如果三歲到七歲還沒教好,很難改變。但是我們不是要改正嗎?不,我們是父母,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幫助自己的孩子改掉壞習慣,讓他們走上正軌。這個過程需要家長耐心、細致、智慧的應對,我們不能簡單粗暴的對待自己心愛的孩子。

首先衷心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們老師壹本很有價值的書《找媽媽》!《發現母親》是教育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用十年時間寫的壹本關於母親與教育的書。讀起來讓人覺得憤怒;看完讓人感慨萬千。

《發現母親》是當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原創作品之壹!妳可能不是天才,但妳可以成為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就是搖搖籃的手!王東華把中國教育的壹個重大問題擺在了中國人民面前;如果人類歷史上確實有壹本書改變了航向,那麽這本書很可能是人類和中國未來壹個世紀婦女兒童發展的好規劃書!如果《找媽媽》在中國只是轟動,那就意味著失敗;《找媽媽》可能會成為中國每個家庭的必備書籍。

現代社會,太多年輕人壹出生就把孩子交給婆婆或者自己的母親,從此拋棄母性是非常危險的。什麽女人能比工作忙到連孩子都顧不上?如果因為工作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是錯誤的選擇,妳的工作可以有更多的人去做,但是沒有人能彌補孩子被毀掉的人生。對於母親來說,孩子要兼顧工作和孩子。如果沒有,就要毫不猶豫的選擇孩子。既然生孩子是對孩子負責,對國家負責,那麽把壹個合格的人送進社會,比給自己打工更重要。蘇霍姆林斯基的《父母的教育學》壹書中有壹段話可能對我們很有啟發:“貿易、職業、工作有幾十種、幾百種、很多種:有的在修鐵路,有的在蓋房子,有的在種莊稼,給病人治病,縫衣服等。,但有壹種包羅萬象、最復雜、最崇高的工作,對所有人都壹樣。

這本書裏有許多案例。書中的觀點新穎、獨到、實用、震撼。為了加深大家對這本天書的印象,我特意從《願大家讀壹讀》序言中選了壹段,讀給大家聽:

“不幸的是,我們過去的教育學是‘教’的教育學,而不是做的教育學。不知道‘做’比‘教’更根本。所以,父母不僅要懂得‘教’,更要懂得‘做人’。他們正確的‘做人’比他們正確的‘教導’更重要!沒錯。‘做人’絕不是結婚生子之後的事,也是他們從小就要學的。這是將‘天下父母’改為‘天下人’的第三層含義,也就是說,‘為人父母’與‘為人父母’是緊密相關的,而‘為人父母’只不過是在孩子的鏡子前重新審視、校對、改進、進壹步完善自己的為人。所以,妳千萬不要在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糾正自己,也不要在當了父母之後還那麽辛苦。而是妳應該在成為父母之前就已經成為‘最好的我’,這樣妳父母的‘幹兒子’才會和妳自己的‘做人’掛鉤。”

需要提到的是,我們很多人看了“我在成為父母之前就成為了最優秀的人”這句話,可能會感到遺憾,因為我們已經是父母了,因為我們在成為父母之前沒有接受全面的“做人”教育,因為我們還有壹些不足,不完整。沒關系。從現在開始,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只要妳有壹顆真心愛孩子的心,只要妳努力,妳依然會是最好的,最有良心的父母,妳依然會教育出健康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願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記住這句話:“妳可能不是天才,但妳可以是天才的母親”!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記住這句話:“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比教皇偉大,比聖人無私”!教育孩子的同時不要忘記孝敬父母。

關於尋找母親的思考6《尋找母親》是教育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寫的壹本書,用十年時間教會女性如何成為優秀的母親。在這本書裏,作者揭示了壹個秘密:教育的成敗不在學校和社會,而在家庭。家庭教育,尤其是母親的教育素養,事關成敗。作者認為,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學問,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幾年,他生命中最本質最重要的東西都是媽媽給的。這種教育不僅影響著孩子自己的壹生,也以社會傳承的方式強烈影響著下壹代的成長。沒有壹種教育比母親教育具有更深遠和持久的影響。

“江山是銀,母親是金。”母親不僅是生育的源泉,也是塑造人格和品質的第壹任老師。作者提醒母親:“妳可能不是天才,但妳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就是搖動搖籃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總設計師。他呼籲人們不僅要關心母親,更要為母親創造壹個母親的環境,讓每壹位母親都能成為孩子成功的搖籃。看完這本書,同時作為壹名教師和壹名母親,我深深感受到自己肩負的責任。

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但這個未來離不開我們的母親,這朵花的開放離不開我們母親的澆灌。早晨的太陽還需要她來托起!教育的藝術是風箏線的藝術。即使離得很遠,風箏線也緊緊握在媽媽和老師的手裏。只要稍微關註壹下我們熟悉的偉人、名人的成長經歷,就不難發現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母親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讓自己成為壹個教育者,教育孩子。如果每個母親不僅能撫養孩子,還能教育孩子,那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上學了,所有的責任都交給了學校和老師。當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時,父母理所當然地指責學校老師無能和缺乏奉獻精神。是的,學校老師很難擺脫責任,但是家長就沒有責任嗎?我國目前的教育情況是壹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壹個老師不可能只專註於壹個學生。孩子入學不是父母責任的終結。反而要多關註孩子的行為,家庭教育依然不能放松。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完美結合,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在書中,作者還強調了壹點:身教勝於言傳,比身教更重要的是家風。我們每個人都出自不同的家庭,都帶著自己家庭的印記。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壹個民族有傳承的文化,壹個家庭也有被家庭珍視的價值觀。在壹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自覺地被打上了壹個家庭的印記。我們經常和壹些孩子的家長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明顯。有的父母沒文化,他的孩子壹定是那種固執難教的孩子。我們都知道這不是遺傳,而是父母的言行已經暴露給了孩子。相反,壹個負責任的父母,即使孩子處於非常不利的環境或者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也能以壹個父母的責任化解不利因素,讓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關於尋找媽媽的思考7第壹次接觸王東華尋找媽媽是在《中國教育報》上看到的推薦。我立刻被書中的觀點所吸引,於是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書名。後來聽劉英老師說他手裏有這本書,我就在春節前借了。看完之後,我只能用震驚來形容我對教育的無知。

這本書用發現這個詞來表達他對教育的思考。後來我也發現,很多教育專家使用“發現”這個詞的頻率最高。周六,我去四十七中聽了壹場新課改的講座。濰坊市文光中學校長趙桂霞在臺上作了報告。上午三個小時的報告用了至少20次“發現”,很多題目是:發現課程;壹張照片的發現;桌子被砸,離校課程被找到。發現是對每壹次教育行為的反思,是教育智慧的閃現,是對教育的深刻理解。書上說:現代社會,壹切都強調學習和考核。沒有足夠的練習,沒人敢上臺彈琴。沒有人敢在沒有考核的情況下發動汽車開到市裏。但是曾經有過精心設置的餵養孩子的托兒所嗎?

我們的社會需要培養各種從事兒童工作的人,如教師、醫生、幼兒園的營養師等。,卻對母親視而不見,母親在孩子的生活和成長中擔負著重要的訓練任務,沒有給予任何專門的訓練,甚至沒有最低限度的提醒。至於我們的老師,很多工作了壹輩子的老教師,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和證書,卻從來沒有發現這樣的東西。準確的說,他是壹個教知識的優秀老師,不是真正優秀的老師,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麽是教育。為什麽會這樣?簡單來說就是學習不足。如果說我們的老師受過專註而嚴格的培訓,那也是在大學裏,工作後從事的是教學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而不是真正的教育研究。這讓我想起了美國著名的母親斯坦納夫人在書的導言中的壹段話:中國是最早建立學校的國家,然而,他們的文明卻是落後的。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女性教育的必要性。以前中國的人認為女性不應該受教育,所以中國大部分女性都是文盲,沒有接受過家庭教育。壹個得不到母親教育的公民永遠成不了偉大的公民。更何況我們的老師。

本來我壹直以為女人生完孩子後會因為缺少壹種元素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這種抑郁在三歲時基本消失,他們經常與丈夫和婆婆發生壹生的激烈碰撞,這也是中國婆媳關系不和諧的根本原因。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不是主要原因。書中說:“因為人是提前三年出生的動物,所以出生後的這三年極其重要。人的有機體雖然脫離了母體,但仍未脫離母體,仍有未分化期。母親和嬰兒還是壹體的,仿佛是連體嬰兒。”連體嬰是什麽意思?說明都是孩子,孩子不懂事。如果他們不開心,他們會哭,發脾氣,然後他們會笑。

這樣的結果給丈夫的感覺是不像原來的愛人,給女方的感覺是這個媳婦好不講理,但是孩子有壹個這麽懂他、愛他、理解他的伴侶真的很棒。這個時候,孩子和母親處於壹種共情的狀態,他們彼此和諧。這就是為什麽很多孩子總是聽媽媽的話,不聽別的。放學後,很多孩子把老師當成自己的媽媽。我們的壹個啟示是,我們的老師要想教育好孩子,包括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必須進入孩子的世界,與孩子建立關系,孩子自然就進入了“親其師,信其道”的軌道。

上學期,學校給我們老師每人買了壹本教育書,書名是《找媽媽》。寒假裏,我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懷著極大的興奮,壹口氣讀完了王東華教授寫的這本書。合上《尋找母親》這本書後,我對母親這個偉大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在《母親的發現》壹書中,作者以獨到的見解和新穎的事例,以對社會特別是中國社會的深切責任感,深刻闡述了“推動世界的手是搖動搖籃的手,母親的素質決定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這壹主題。作為壹名女性、壹名教師、壹名母親,我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我想說,母親是偉大的,但這種偉大來自於她的無私和奉獻。壹個母親在生下孩子之前經歷了多少艱辛和磨難,又要經歷多少辛酸和心血才能把孩子壹個個養大。這個過程是多麽漫長和艱難啊!但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說的更深刻壹點,為了這個社會,為了全人類,我媽總是默默無聞的堅持著,忍受著艱辛,從年輕的美貌壹直堅持到白發蒼蒼...顯然,我的母親是多麽偉大!多麽可敬!在母親面前,人們覺得壹切都變得渺小了...

在此,讓我們壹起呼籲:從現在開始,讓天下所有的孩子,讓社會所有的成員和人們,都來孝敬母親!

讀完王東華教授寫的《尋找母親練習冊》後,我讀了《尋找母親》的第壹本書。看完之後告訴妳我的想法。

王東華教授說,母親是壹種職業,每個女性都應該不辱使命,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我曾經很擔心照顧我的孩子。我很慶幸我遇到並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更加珍惜和孩子在壹起的時光。

昨晚,我半夜醒來,發現兒子蜷縮在我身邊,給他蓋好被子,捏著他熟睡的臉。突然心裏壹動,忍不住問自己:“兒子依偎在媽媽懷裏撒嬌,要這樣過多少年?”

我六歲的兒子已經到了和我們分床睡的年齡,但是幾次都分不開。這壹刻,我慶幸自己放棄了和兒子分床睡,否則,我感受不到如此溫暖的時刻。

兒子兩歲左右的時候,我開始壹個接壹個的給他讀書。因為他是男生,所以我有意識的給他讀了壹些科普和歷史方面的書。我以為我沒得到多少。沒想到有壹次在餐桌上吃飯。我兒子把餐椅靠背當高壓,餐桌當低壓。他說高壓氣流向下,低壓氣流向上,這是對他成長進步的驚喜。

五歲的時候,我用兩天時間給他看了我最想讓他學的跆拳道班,繪畫班,鋼琴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鋼琴課。我很失望他選了很久的鋼琴課,但當他有壹天突然熟練地說起下壹首《春之歌》時,當他要求晚上睡覺前聽聽鋼琴曲時,他迫不及待地把他分享給朋友們。當我看到他在課堂上給孩子彈電子琴,對我說“媽媽,我發現鋼琴和電子琴最大的區別就是彈鋼琴很輕松,彈電子琴的時候腿總是不自覺的發抖”...我暗暗慶幸自己沒有扼殺他的愛好。

關於找媽媽的思考10汪華東的《找媽媽》這本書是我壹年前買的,到現在已經讀了好幾遍了。每次都會被震撼到。“找媽媽”這個口號是如此鼓舞人心,感人肺腑。

我壹次又壹次地想起我死去的母親。雖然她沒有上過壹天學,但她給我的教育比所有老師都多。她窮了壹輩子,儉了壹輩子,饑了飯,暖了衣。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她是如此的慷慨。不管家裏多窮,她都不會讓乞丐空手經過。壹勺米飯,壹把米飯,或者壹個窩頭,她的眼裏都是憐惜。有時她也會陪著孤獨的老乞丐,在嚴冬裏點上壹盆火,溫暖老人瘦弱的身體。我媽教我同情和憐憫,所以我壹直關註弱勢群體。我已經連續六年參加獻血了,希望能幫助到患病的人,同時也能告慰長眠地下的母親。

母親辛苦了壹輩子,即使中風偏癱之後,也沒有停止工作。我小的時候,放學回來總會吃壹頓熱飯。我爸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者,壹年只做兩次飯,年夜飯,大年初壹早餐。剩下的日子,全靠母親了。五十五歲時,母親終於病倒了。在醫院住了壹個多月,回來的時候只有右半邊身體活動自如,左臂擡不起來,左腿也不能很好的活動。她從小就是左撇子,可想而知出生有多難!但是我媽剛剛學會右手拿筷子,右手拿所有的餐具,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當她稍微好壹點的時候,她開始工作。左手拿著盆子和面條,做出美味的面食;壹只手從溝底提水澆菜;單手摘棉花...母親是多麽堅強啊!她從來不想麻煩別人,哪怕是她的孩子。每當我稍微懈怠的時候,媽媽的話就會在我耳邊響起:“不要珍惜妳的力量,它會在妳用了之後長大。”

現在有了孩子,我能怎麽辦?廣義來說,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孩子。做得和我媽壹樣好不容易。只希望不要耽誤孩子的教育,給孩子太多遺憾。現在的孩子在復雜的環境中成長,有時候真的很尷尬。少管,不想讓孩子受苦;照顧的太多,反而怕她養成依賴的習慣。幸運的是,我終於在專家的指導下成為了壹名學者。《找媽媽》是壹本好書,我會繼續讀下去,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