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古今新發現:“南澳1”明代沈船;
“南澳壹號”是我國沿海地區經過正式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明代沈船。為解決中國海外貿易、航海、制瓷等諸多學術問題提供了詳實可靠的實證材料,為研究中國明代經濟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線索。以陶瓷為例,沈船中大量的漳州窯制品非常有特色。由於漳州窯的性質,目前國內傳世和出土的器物很少,窯址發掘多為殘遺;此次發掘不僅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成品品種,而且填補了16-17世紀大航海時代中國海外貿易政策的變化、東南沿海經濟結構的變化等信息的空白。
2011考古發現:河南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遺址;
奶奶廟遺址位於鄭州市西南郊櫻桃溝景區,二七區後宅鄉。在50平方米的發掘範圍內發現了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塊動物骨骼和碎片、20多處火災遺跡、多層且連續分布的古人類聚落。這壹新發現清晰地展示了當時人類連續生活在中心營地的細節,也挖掘出了壹系列與現代人行為密切相關的文物。老祖母廟遺址的發現,進壹步連接了近年來在嵩山南麓調查發掘的大量舊石器時代遺址。這些遺址包括臨時活動遺址、長期生活中心營地、特殊石材加工遺址、放置石堆和大象頭骨的特殊活動遺址。其分布明顯地分組在壹起,形成了以基本營地為中心,各種臨時活動呈放射狀分布的多個站點。遺址沿古河道兩岸分布,有各自相對獨立的活動。新發現明確證明,早在3-5萬年前,中原地區就有繁榮的舊石器文化和復雜的居住形態。
2012考古發現:內蒙古遼商北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
遼寧上京城遺址位於內蒙古巴林左旗林動鎮東南部,由皇城(北)和首爾(南)組成,平面上略呈“日式”造型。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天然高地,也是整個城市的制高點。還有三組東建基地。其中地面保存較高的錐臺形建築基座有3個,編號為YT1、YT2、YT3。
根據形制和出土的遺物來看,YT1應該是壹座磚木混合結構的六角形佛教建築的基址。始建於遼代,至少兩次大規模修建,金代以後逐漸廢棄。YT2、YT3可確認為六邊形塔基,兩個塔基的包磚、分水做法和規格同YT1。此次發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遼代都城考古遺址。根據考古遺存和遺物可以確認,西山坡是遼代修建的佛寺遺址,地位重要,規模巨大。北群佛寺是壹個由院墻環繞的向東的長方形庭院。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為大型六邊形磚木混合結構建築(YT1),左右對稱布置有小型六邊形磚塔(YT2、YT3),前方為小型建築底座和廣場。YT1建築結構特殊,柱基上雕刻有蓮花紋、龍鳳紋,出土的描繪寫實、繪畫、貼金的泥塑,都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基址的檔次和功能。這次發掘的結果證實了西山坡建築遺址是佛教寺廟的建築性質,這將對重新認識上遼北京皇城遺址的形制和布局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這壹考古新發現為遼代考古學、歷史學、佛教、建築學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
2013考古發現:四川成都舊官漢郭牧墓;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隊)與荊州市文物保護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老官山”的壹處西漢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 * *發掘出4座西漢木墓。早期墓葬被盜。墓葬是有豎洞豎坑的木墓,分為底箱和無底箱。這些墳墓在方向和大小上都很相似。方向為南北向,墓室長5-7米,寬3-4.5米,高2-2.2米。* * *出土遺物620余件,有壺、鍋、盆、甕、壺、井、爐等。漆木包括耳杯、骨灰盒、桌子、盒子、木俑、馬、墻、棍子、固定器、箱子、半圓、織布機模型等。青銅器有弩、鉤、扣,錢幣有“半兩”和“五銖”;還有少量鐵器、竹織工和草(棕)織工。重要收獲包括M1出土木簡50余件、M2出土玉璽、竹木織布機模型4件、M3出土竹簡920余件、人體穴位彩繪畫像等。M1出土木簡的書寫內容是公文和巫術。M3竹簡是醫學簡牘。經初步整理,醫書暫定名為《五色脈診》、《我的歷代醫論》、《脈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經絡全書》、《諸病候》、《脈數》、《醫馬書》。墓葬年代初步推測為西漢景帝、武帝時期。此次出土的4臺織布機模型,應該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多綜多蠕織布機,填補了我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研究的空白。四川首次出土的醫學竹簡是繼馬王堆之後出土數量最多的醫學文物。
2014考古發現:廣東郁南磨刀山遺址及南江舊石器遺址群;
磨刀山遺址位於廣東省西部雲浮市郁南縣。該遺址是廣東省首次發現並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早期荒野遺址。歷時4個月的搶救性發掘有了突破——這是廣東最早確認的古人類文物。這壹發現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將該地區最早人類活動的歷史從約13萬年前大大提前到數十萬年前,是廣東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該遺址的發現,不僅是嶺南乃至中國舊石器考古的壹大進步,也為華南乃至中國舊石器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同時,也為深入研究中國南方與東南亞舊石器文化的關系、區域人類起源與進化史、東西方文化比較提供了重要的新契機。
2015考古發現:郭家廟曾國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郭家廟曾國墓地位於棗陽市吳店鎮趙湖村。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國墓地,總面積1.2萬余平方米,分為郭家廟曾國墓地和曹門廟墓地。郭家廟墓地分布在兩個相對獨立的山頭上,北面山頭為郭家廟墓地,南面山頭為曹門灣墓地,總面積超過654.38+0.2萬平方米。該墓地位於周泰遺址和忠義寨城址以東1公裏,九連墩戰國楚墓群以西1.5公裏。2002年和2014年的兩次發掘證實,此墓地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貴族高級墓地。2014年的考古發掘,因其學術價值巨大,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展覽首次展示郭家廟墓地2002年和2014年的發掘成果。郭家廟曾國墓地、葉家山西周早期曾國墓地、文峰塔曾國墓地、擂鼓墩曾國墓葬同構,確立了曾國考古的年代順序,為研究曾國歷史和周代封國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
考古發掘是指經文物行政部門批準,根據發掘計劃,在文物埋藏地、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進行調查、勘探、發現和發掘文物,進行科學研究的活動或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考古發掘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