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基礎課很簡單,門檻比較低。材料系的基礎課除了前兩年的理工科基礎必修課之外,基本上只有材料學基礎(包括結晶學、凝固原理、相變原理等。).壹些實力較強的理科學校會開設物理或化學方面的基礎課程,比如固體物理、分析化學等,但比物理、化學系的相應課程要簡單壹些。另外專業課難度很低,以記憶為主。
材料專業考研率壹直居高不下,與就業前景不理想密切相關。並且有很多重點大學在材料方面開設了碩士、博士課程,導致碩士、博士大量積壓。近年來,各個學校從事納米科學研究的教授越來越多,導致大量碩士、博士聚集在壹個狹窄的領域。壹般來說,納米科學的研究門檻低,對數學和物理的要求不高,很容易壹哄而上。但是行業內沒有足夠的崗位給做這類研究的人,導致博士只能在大學或者研究所找崗位。對於碩士生來說,出路幾乎只有壹條。在我以納米材料研究博士的身份從號稱世界第壹的材料系畢業後,我也是憑借本科和碩士的金屬材料背景進入航空業的。這個問題不僅在中國存在,在其他國家也存在。正因為我們大,這種效應被放大了很多倍。
壹些建議:
在學校多學學數學物理,轉行的話會更有用。如果想轉行做計算機相關的工作,也要練好編程技能。碩士畢業的時候,我還拿到了美國某州立大學的博士獎學金,做計算材料。原因之壹是我在碩士期間選修了這類英語教學課程,課程作業做得很好。作為業內知名人士,教授還為我寫了推薦信。另外,本科因為參加了壹個科研項目,也做了壹些鐵電薄膜的項目,還拿到了獎學金,在香港壹所學校的電子系做半導體材料。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沒去,但是有機會選擇總是好的。
除非妳下定決心去鋼廠或者化工廠之類的原材料生產企業,否則我建議妳根據自己的興趣有選擇地加強對某些相關材料的知識。作為萬能專業,幾乎每個行業都有對物質人才的需求。想去半導體廠,就多上幾門課,或者自學半導體材料;想去航空航天,多了解壹下輕合金、高溫合金、復合材料;想去車廠,鋁合金,復合材料,碳纖維之類的也可以多看;想做土木的話要多學混凝土之類的。總之,總有壹種靈丹妙藥適合妳。
我真的不喜歡。也可以考慮去壹些第三方檢測咨詢公司。中國這方面發展也比較慢。這方面的好處是容易逐步建立個人品牌,也可以讓壹些經驗走出去單獨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