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琴音樂《春花秋月夢》

古琴音樂《春花秋月夢》

-pixiu/essay

詩、畫、文字、音樂是壹脈相承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壹個美好的場景或壹幅瞬間觸動我們的畫面時,往往會產生思想和感情。想定格這壹刻該怎麽做?有人寫了壹首詩,有人寫了壹段優美的文字,有人畫了它,有人可能為它譜了壹首曲子。不管它們采取什麽形式,它們都表達相同的內容。這就是“詩畫同源,歌文同宗”的道理,它們相似的來源就是那難忘的瞬間或美好的畫面。

我們在給壹首歌加詞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從這首歌的源頭——畫面和它營造的意境入手?答案是肯定的。

第壹,看圖說話漂亮

前不久看到壹張繡亭的照片,上面刻著壹扇絲窗。窗外夜色朦朧,青瓦映綠樹,窗內燈火可親,氣氛幽雅,隱隱約約似乎有個身影,暗示著它的主人壹定是個閨閣美人。她在做什麽?也許他在靜靜地讀書,或者在彈琴吟詩;也許妳在刺繡,也許妳在對著藍燈哭泣,思念愛人,獨自生活。這就是照片給人的想象空間,意境含蓄優美。

我把這張圖發給壹個遠方的朋友。沒想到,我飛回了壹首詩:

突然我看見伊拉克人,好像在窗口。

模糊的身影,永遠可見。

每天想妳,低頭看書。

發壹條短信到心裏,在段落中間。

另壹個朋友馬上來了興致:“能不能把話題限定在絲窗,把這張圖配上壹首詩來抒發壹下感情?”我們把碑文命名為天凈沙吧。我們來對比壹下。”於是,壹首題為《天凈沙靈窗》的詩率先開篇:

月圓星稀,青瓦雕,綠樹雕,

靈窗孤影茶爐。

墨蘭新竹,心香起舞。

受此感動,我就按照上面的詩歌條件和格律條件去模仿:

吳同選窗外夕陽西下,朱朗黃鸝歸家,

紅爐紗暖門。

細雨靜靜,歌聲想家。

然後,我把這些發給了其他的朋友和同學。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響應。三天後,在壹個下雪的夜晚,兩首同題同韻的詩飄了出來:

朱窗庭樹暖暮,故園為影家。

古巷的風輕霧大,

長夜孤舟,天涯何處是?

藍花燈雨夜斜簾,落花是梧桐玉戶。

茶詩芬芳不全,

琴空,半曲相思難渡。

四首詩全部出來後,並列成篇,我們突然發現了壹個秘密:雖然這些詩完全是按照大家的理解和想象,由我們自己完成的,但中心思想卻非常統壹,大家都不自覺地講述了壹段夜色下的閨房相思。看劇情和氛圍,壹步步遞進加碼。開始的時候語氣平和溫暖,後來逐漸由悲傷轉為受傷。結尾達到頂峰時,有壹種“雨夜空屋,淡淡哀愁,無盡相思,斷腸聲”的氛圍。

沒想到壹張圖,四首詩,看圖說話會引出這麽多故事。真是有心栽花花,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也許就是“詩畫同源”的妙處,但其實更精彩的還在後面。

第二,聽音加詞。

這麽美的壹組對聯,這麽和諧統壹的押韻,唱出來該多好啊!

10多天後的壹個周末早晨,無意中聽到鋼琴曲《春花秋月夢》,立刻想到了我們的詩歌組。難道不是《春花秋月夢》感嘆“歲月匆匆,青春易老,舊夢難回”的道理嗎?

於是我壹邊聽著音樂,壹邊把它背到了詩裏,發現音樂和其他地方完全和諧,尤其是意境,除了少數地方和我們組詩節奏不匹配,非常的天衣無縫。就這樣,稍加修改,不到10分鐘,歌詞和歌詞就貼在了壹起,很自然。歌曲的歌詞如下:

我們的詩奏完,唱得合拍,我長長地舒了壹口氣,好像完成了壹件大事,心情特別暢快。

?於是,我立刻給幾個寫詩的人發了同樣的信息:“沒想到,我們為詩歌忙了兩個星期。今天早上聽到這首歌後,立刻就撞上了。多神奇啊!好像世界上所有的果實都是有因的,也許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某壹刻的到來。我們應該叫它什麽?只有壹個字:緣分!真的是詩遇歌,勝卻人無數!試試唱,看看效果如何?”

幾個朋友也驚哭了。人們常說,命運是由自然決定的,壹部分取決於人。如果沒有之前的努力,怎麽會有今天的成績?這可能就是事業和命運的關系吧!

接下來簡單說壹下詩歌的發展史和歌唱之美,以便更好的理解詩美、詞美、樂美、韻美。

三、詩歌歌唱之美

經常有人問:“是先有詞,後有歌,還是先有歌,後有詞?”對於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了解了詩歌的產生和發展,就知道答案了。

我們知道,《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相傳為大學者孔子所編,有***311篇,故《詩經》又稱“詩三百”。這些詩出自西周時期的民歌。當時宮廷裏有專門的詩歌收藏者,負責收集全國各地的民歌,然後交給皇帝欣賞。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因為民歌反映了人民的心聲和疾苦,執政者可以通過民歌中的情感來體察民風,評價自己的執政效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古詩不僅僅是普通人的自由吟唱,而是周朝社會生活的壹面鏡子,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其中“風(國風)”是指民歌及其背後反映的民俗。

可見最早的詩是民歌的詞,是用來歌唱的,所以有詩才有歌。有歌詞的歌叫歌;沒有歌詞的音樂叫做純音樂。這是兩種主要的音樂類型。

中國的詩歌在唐代達到頂峰,尤其是格律詩,要求用詞對仗工整,聲調均勻押韻,節奏起伏之美,朗朗上口,回味持久。賈島壹生清貧,苛求詩詞。他在寫出名句“飛鳥駐池邊樹,和尚月下敲門”之前,反復打磨字和格律,常常在臥起和行走之間吟誦,只為滿足自己的願望,把“敲”字改了壹年。這種苦行僧式的追求為他贏得了“詩人和詩人奴隸”的稱號。

到了宋代,詞成為主流,完全從詩歌中分離出來,自成壹派。有專門用於歌唱的詞,詞牌的名稱是它的格律標準。柳永是宋詞全面創新的第壹人。他年輕時參加科舉考試,屢遭失敗,於是致力於寫詞。他的慢詞既雅俗共賞,又擅長畫線,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詩人。據說他的歌曲《楊柳岸馮曉能賞月》傳遍了勾欄瓦舍、大街小巷。這就是柳永詞的巨大影響。說白了,他是宋代非常受歡迎的詞曲作者。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什麽樣的詩才是最好的,最美的?

?觀察和回憶我們從小學學過的古詩詞,可以發現,好的詩詞不是那些語言奇特、辭藻華麗、文字深奧、不接地氣的驚艷之作,而是壹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句子。比如“鋤草時已是正午,汗水滴下泥土。”誰知道中餐每壹粒都是硬的?”以及“妳能有多少煩惱,就像壹條向東流的河”。它們直白簡單,大人小孩都能聽懂,還能背誦,所以流傳很廣。王之渙的“山遮白日,海泄金河,上壹層樓開三百裏”,杜甫的“今宵記風雨,不知折多少花”,蘇東坡的“明月幾時?向天要酒。今晚不知道是哪壹年。“它們也樸實無華,沒有任何粉飾和吹噓,卻成為了流傳千古的經典。壹首好詩真的需要崇高、隱晦、華麗、出奇吸引才能存活至今嗎?

由此可以得出壹個結論,詩歌要通俗,要大眾化,要適合歌唱。和那些唱不出來,或者很別扭很呆滯的詩相比,誰的生命力更長?如果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什麽是好詩,什麽是好詞,答案顯而易見。

說了這麽多題外話,還是回到前面鋼琴曲《春花秋月夢》的配詞上來。我覺得還需要進壹步修改完善,慢慢打磨,爭取更通俗易懂,唱起來舒服流暢,有感覺,直達人心。如果用“會唱歌”這個標準來寫詩,我相信意義重大。

好消息是我的壹個好朋友會聽歌,會寫歌。聽了鋼琴曲《春花秋月夢》後,他很快寫下了它的樂譜:

看到這些像蝌蚪壹樣的身影,妳是不是覺得很恐怖,很著迷,很羨慕?

這是第壹件喜事,還有壹件事,我的壹個大學老師正在學古琴,準備把上面說的記譜法翻譯成標準的古琴記譜法,然後彈著唱著。

《紅樓夢》第八十六集,賈寶玉有壹天看見林黛玉在瀟湘館練琴。他不知道古鋼琴譜,鬧了個笑話。他說,這些符號,就像邵、荀、典、易壹樣,在壹個帶勾的“大”旁邊有壹個“九”。這些是什麽?黛玉笑著說了原理。其實就是中國用了幾千年沒有被替代的古琴的記譜法——減法記譜法。

?這是林黛玉說的嗎?究其根源,曹雪芹說這位二十多歲就完成《紅樓夢》初稿的大作家,不僅通曉詩詞、文學、書法、繪畫、建築、雕塑、玉器、飲食、典籍、戲曲、儒道釋、茶藝、刺繡、美學,還通曉鋼琴藝術,書中還有壹段妙玉的《琴論》,非常專業深刻。

那麽,什麽是減色法光譜呢?通過用漢字減少筆畫,把左右手的指法和音位標上節儉的筆畫,這是彈鋼琴的指法標記。就算我們不學琴,也不要重蹈寶玉的覆轍,引笑話!

此時此刻,我有壹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上面說的兩件喜事都能成真。鋼琴曲《春花秋月夢》是青年音樂家蘇毅的作品。他是中年人,他是我最喜歡的作曲家。我相信再過幾年,他壹定會成為壹名著名的鋼琴家。我想為他所有的歌嘗試壹個詞,這是我的壹個夢想。

鋼琴的最高境界是什麽?心琴合壹,再往上,就是天人合壹。我們如何做到這壹點?如果妳會彈琴,會唱歌,會作詞,那麽我想,當妳彈奏自己的歌詞,唱出自己的思想,想到那些或美或悲的韻腳,妳自然就會明白古人所說的“心與琴和諧,人與自然和諧”。

古琴有那麽多魅力,我們來說說最後壹個問題。或許,有人會說:“妳付出了那麽多努力,做這些東西有什麽用?能吃能喝能賺錢嗎?”

孔子說得很透徹。他說聽過邵的音樂後,才知道三月肉的味道。因為“怒而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年將至。”換句話說,人在努力的時候,忘記了吃飯,快樂到忘記了所有的煩惱,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變老!"

其實人的壹生就是壹個過程,是精彩紛呈忙著歌舞升平,還是在壹個普通的土鍋裏加水,還是抱怨別人的委屈,還是苦不堪言,就看妳選擇什麽樣的活法了。為什麽人會“上火忘食,自得其樂忘憂,不知老年將至?”精神食糧在起作用,比單純的物質享受好吃多了。可見孔子揭示了人生的另壹個層面和意義。這個意義在哪裏?或許,在《壹場春花秋月的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