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殺人。多用鍋式固水。由於大葉種茶含水量高,需要結合悶青和搖青,使鮮葉均勻失水,以達到殺青徹底、均勻的目的。
二是揉捏。揉撚就是直接用手揉撚已經固定的茶葉。根據茶葉原料的成分,揉捏的力度要隨手掌靈活,嫩葉要短時間輕輕揉捏;老葉要重新揉搓很久。揉撚至茶葉基本呈繩狀為宜。
第三是烘幹。曬幹是利用陽光來幹燥茶葉水分。壹般以將茶葉攤薄在陽光下曬幹至九成左右為宜。
第四是樁。堆積發酵(即將曬幹的毛茶堆積並保持5-6天或更長時間)是形成普洱茶色、香、味品質的關鍵工序。壹般是先將茶葉潑水吸收水分,然後堆到壹定厚度,讓其自然發酵。經過幾天的堆積發酵,茶葉顏色變成褐色,有壹種特殊的老香,滋味變得濃郁醇厚。
第五是要幹。待堆酵達到中等程度後,在室內用席子攤開晾幹,讓堆酵後的茶葉散發水分,自然風幹。
六是篩選。茶葉經堆制、幹燥後,先進行散茶,再經篩分、風選、采摘等工序去除細小碎片和碎沫,采摘老梗,分級制成普洱散茶。普洱散茶分粗細、大小、長短後,可根據商品茶的顏色進行拼配加工,制成普洱圓茶、磚茶、沱茶等緊壓茶。
生產工藝失活及應註意的問題
1,檢查茶葉鮮葉是否有雜質,紅茶(采摘後存放不合理,葉溫過高造成茶葉發酵)和采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防止茶葉的整體質量受到酶固定過程中的交叉氣味的影響。
2、根據茶葉的老嫩等級,分類存放,以便殺青。
3.雨天沙灘上的新鮮樹葉應該是涼爽的。如果含水量過高,去水後會粘在鍋面上,容易產生焦葉!
4、清洗綠鍋。每次換鍋都要註意清洗!
5.殺青鍋溫度約100度。實際操作中很難精確測量,壹般用手摸,手接近鍋底會有壹點燒焦的感覺。溫度太高,鍋就低,紅。這個時候不容易放茶,要等到撤火,溫度降下來。
6.去青時老葉嫩,嫩葉老。
7.固定時間壹般為5分鐘-10分鐘。具體根據鍋溫和葉子的多少來定。
8.酶固定後及時冷卻。如果此時溫度沒有及時冷卻,很容易造成幹茶湯渾濁!味道不鮮不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