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陳綺明古籍

陳綺明古籍

01

陳衡哲,不知道妳是在什麽情況下學會這個名字的?

因為胡適?因為任紅娟?因為她是北大第壹位女教授?

我想更多的人知道她,多半是因為胡適。

據說胡適和陳衡哲之間有段歷史。

這是真是假,下面我來揭秘。

其實這是我第壹次看到陳恒哲的名字。我偶然發現了她。

作為中國近代第壹位女教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位女作家,她留下的資料很少。正是因為信息太少,後人對她關註很少。

也許是時候讓她重新進入我們的視線了。

02

1890年7月12日,陳衡哲出生在江蘇武進的陳嘉大院。

這壹年,甲午戰爭五年,維新變法八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去世十八年,晚清帝國崩潰二十壹年。她碰巧出生在新舊政權之間。正因為如此,她成為中國第壹批女留學生。當然,作為壹個年輕女性,她還不知道這些。

陳衡哲名字中間的“衡”字,是為了紀念父親祖籍湖南衡山。然而,她壹生都在旅行,卻從未回過老家。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壹種緣分。

陳衡哲的父親陳濤是晚清舉人。平時最愛的就是詩詞和文集,是名副其實的學者。她的母親莊,出身名門,學識淵博,溫柔能幹,擅長繪畫。他們的結合雖然是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卻是典型的包辦婚姻的幸福夫妻。

生在這樣的書香門第,陳衡哲應該是幸運的。

四五歲的時候,她經常壹個人偷偷溜進後花園。躲在假山裏,爬梯子,玩陀螺儀,放風箏,都玩。後花園的壹切都為她高興。她說:我是大自然的孩子,我最愛的是大自然。

大自然是美麗而自由的,它擁有所有吸引孩子的東西。而喜歡自由的陳衡哲卻被外界束縛。

那是纏足。

什麽是纏足?開始時,將腳底除大腳趾外的四個腳趾彎曲,用白棉紮緊,穿上“尖頭鞋”。白天讓丫環扶妳走路,晚上用線把裹腳布縫緊,以免脫落。纏足從四五年開始,直到成人骨架定型才解開。有的人還終身裹布。

對於喜歡自由的陳恒哲來說,這是多麽的殘酷。於是她趁父母不註意,偷偷把布解開。被父母發現後,她被罵了壹頓,但因為母親的開放,她逃過了纏足的命運。這也是她後來成為第壹批留學生的原因。

除了天生的叛逆精神,陳衡哲從小聰明能幹,跟著父親學習《爾雅》、《黃帝內經》等艱深的古籍,而不是姐姐學的詩詞歌賦。以至於她後來上學,成了班上唯壹會背《黃帝內經》的人。連教她的老師都不如她自己。

然而,這樣壹個聰明的孩子,卻因為自己的“高期望”和“華”而對婚姻產生了恐懼。“在家守寡”就是新新娘的未婚夫死了。新娘子以“在家守寡”的身份進門,為婆家慶生。她受到世人的稱贊,但壹年後,她跟隨丈夫轉入地下。“花”說,她的未婚夫,也就是有同樣經歷的新娘,已經去世了。她帶著自己的意願再次結婚,卻遭到了別人的鄙視。

這刺激了她幼小的心靈。她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麽樣的女孩。我們要走什麽樣的路?未來在哪裏?

還好,三叔莊雲寬的出現讓她清醒了。他告訴她不要“定居”或“抱怨生活”,而是要勇於“創造生活”,並鼓勵她:“妳是壹個有抱負的女孩,妳應該努力學習,作為壹個獨立的西方女性”,“壹個人必須優於他的父母才能成功”。還說可以去廣州學醫。

這番話讓矛盾中的陳恒哲猛然醒悟。於是她把所有的問題都變成了去廣州學醫。

她叔叔的這番話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壹個人不應該抱怨命運給了自己什麽,而應該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並為之奮鬥。這樣的生活是壹種承諾。

03

1903年冬,陳衡哲離開家鄉,踏上了去廣州的路。這壹年,她十三歲。

到廣州後,我在叔叔家住了壹年。三叔教會了她很多書本上的知識和為人處事的道理。可以說,舅舅是陳衡哲生命中的壹顆明星。他照亮了壹個困惑的13歲女孩的生活。

1904年冬,她離開廣州,只身壹人在上海。我以為可以進蔡元培的上海愛國女校,結果錯進了中西醫女校。在這裏呆兩年。並且經常和老師壹起出診,挽救孕婦的生命。孕婦分娩的場景本身就很血腥,這讓不愛學醫的她發誓自己以後的工作壹定和醫學無關。

1907年冬天,她的父親發來壹封緊急電報,催促她回家。回國後,她發現父親竟然向她求婚。她意識到,如果這個時候不出聲,很可能壹輩子都是這樣。於是她堅定地說:“爸爸,我不想結婚。”

陳恒哲的回答讓父親勃然大怒。幸運的是,他的母親阻止了他制造大的噪音。後來陳恒哲生病了,她媽媽以為她會英年早逝,這讓她爸爸意識到不能再逼她了,否則很可能會失去壹個女兒。

逼婚的事就翻了。

1910年冬,陳衡哲再次起航,去了姑姑家。這位老婆婆是繼三叔莊運寬之後,又壹個在生活中鼓勵陳恒哲的人。她在陳衡哲結婚後,收留了她,並鼓勵陳衡哲申請清華庚赴美留學。

當時報考的條件是年齡在18-21歲之間,體檢合格。這裏的資質指的是壹般的健康指標,還要求女生有壹雙小腳。如果妳能通過考試和體檢,妳將獲得義和團獎學金,在美國待五年。

考試的時候,她很緊張,知識很多,是她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她誠實地回答,是的,是的,不,不。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才能獲得第二名。至於年齡,只不過小幾歲而已。

為什麽要把這四點說得這麽清楚?其實每個階段對陳恒哲來說都是壹個特殊的階段。如果這幾個要素缺壹不可,沒有環環相扣,那麽她極有可能是在父母的授意和媒妁之言下結婚的。

1914年8月15日下午,陳衡哲乘坐大汽船“中國號”起航。她沒有給父母送行,只是為了不讓他們受離別之苦。

由此,陳衡哲的人生翻開了新的篇章。

04

“我在美國學習了六年,這是我努力的唯壹積極成果。”

當陳衡哲踏入壹個新的世界時,她是快樂的,幸福的。感覺這麽多年的奮鬥終於有了回報。在美國的第壹年,她的英語進步神速。

次年,陳衡哲順利考入瓦沙大學。她發現瓦莎的師資力量很強,有很多課程可以選擇。面對如此多的課程,她感到非常快樂。今年夏天,她寫了壹本雷小山的傳記,並提交給了當時的《留美學生季度報告》。

這份報紙的主編就是本文要提到的主人公任紅娟。

十六歲父母相繼去世的任紅娟,早早變得睿智,走上了求學之路。21歲,與胡適成為同學;二十五歲,中華民國臨時總統府秘書;二十六歲,留學,創辦科學社,編輯季度報告。

當時,也就是1915年夏天,任鴻雋收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對陳衡哲佩服得五體投地,把陳衡哲作為季報的靶子。次年10月,當胡適聽到陳紅卷對陳衡哲的賞識時,他也開始寫信並主動組稿。

壹則文學奇聞由此誕生。

胡適、任鴻雋、陳衡哲三人的友誼,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很多信息都丟失了,後人也無法從中猜出什麽。

但據女兒任壹渡說,他們三人是很好的朋友,胡適和陳衡哲之間沒有男女之情。但是,因為壹個女人同時和兩個男人交往,難免讓原本純潔的友誼變得曖昧。更何況胡適早就說過,家裏人已經替他訂了婚,他不能讓別的女人失望。胡適在這方面的分寸把握得很好,陳衡哲更尊重他。

好了,既然女兒都這麽說了,我們還是把話題帶回來吧。其實任紅娟早就愛上她了,只是對她來說,還沒有上升到男女之愛。後來任紅娟回國後,又去海外考察。第壹站是芝加哥,拜訪正在深造的陳衡哲。

這壹年,是1919年底。他遇到陳衡哲的時候,曾經說過:“妳要和壹般社會妥協,不容易。我希望做壹個屏風,站在妳和社會之間,為中國崇拜和培養壹個才女。”

當壹個男人願意跨越萬裏的距離,他會陪著妳,告訴妳,他願意做妳和社會之間的屏風,讓妳自由自在地做自己,陪著妳直到妳回國。妳會接受他嗎?

我想大部分人還是會感動的。他從國外來,為她而來,真誠地對她說了這些話。這壹刻,陳恒哲早已忘記了獨身主義的信條,接受了她。

大概,這就是真愛吧。也是陳衡哲的獨特魅力。

於是,1920年夏天,陳衡哲和任紅娟攜手回到了祖國。

05

回到北京後,父母和家人看到陳恒哲和任紅娟回家欣喜若狂。因為她說永遠不結婚已經十二年了。十二年來,她的父母壹直很擔心她,怕她單身壹輩子。沒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女婿進門。真是百感交集。

回國後,今年8月22日,他們在石楠師範大學舉行了訂婚儀式。

老友重逢,好朋友訂婚,喜上加喜。

晚上,他們單獨邀請胡適吃飯。這是我回國後第壹次見到胡適。此時胡適已是孩子的父親,另外兩位老友也喜結良緣。三年時間,事情發生了變化。

在胡適的推薦下,夫妻二人在北大工作。

“國本大學是1920年才開始接收女生的,也就是他們讓我從美國去中國給北大女生打前站的那壹年:我被任命為北大第壹位女教授,這樣他們可以更順利地招到女生。”

陳衡哲加入北大,不僅開創了中國女教授的先河,也使千千數千名女學生順利進入北大。

對她來說,去北大工作並不是什麽大事。而成為壹個新新娘才是重中之重。

9月16日,兩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從此,許多有留學背景的才女結合,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

幸福的源泉是婚姻中的相互尊重和珍惜。

比如冰心,吳文藻。

可惜幾個月後,陳恒哲因懷孕辭職。

但這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是因為陳衡哲是教戲劇的,她希望學生能查閱相關資料,踴躍發言,並且能開動腦筋。無奈,當時資源的匱乏,加上學生的惰性,讓她有了通過罷課來喚醒學生的打算。

這件事,她和胡適溝通過。胡適勸她不要沖動,也不要無奈,最後還是辭職,靜待交付。

得知此事後,任鴻雋去找胡適,告訴他妻子懷孕了,讓他找別人代替。

這壹次,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成為了陳恒哲和學校的屏幕。

06

雖然陳恒哲在家庭和事業中選擇了家庭,但並不代表陳恒哲放棄了事業。

辭去教職後,陳恒哲開始思考女性、家庭和事業的關系。而她找到的方式是這樣的,她還在學校教書,壹般只有三節課。這樣我就有時間照顧家庭,搞研究了。

從1921年到1925年的四年間,她不僅生下了兩個女兒任壹渡和任壹舒,還編撰了中國第壹部西洋史。

這對陳恒哲來說並不容易,她要同時上課、帶孩子、編書。

對於壹個女人來說,平衡家庭和事業無疑是很難的,尤其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盡管如此,她追求的是個人價值的實現。她不想做壹個平庸的人,但不做壹個平庸的人的前提是她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艱辛。

陳恒哲,搞定了。

即使生活充滿挑戰,她也能微笑面對。

不管生活變成什麽樣,她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生活”。

除了是學者和教授,她還連續四次被選為太平洋國際學會的會議代表,參加了四次高規格的學術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中國有十二位學者,其中兩位是女性,陳衡哲是其中之壹。

這是多麽大的榮譽。

陳恒哲從未因為母親的身份而放棄自己的“增值”計劃。而是反復學習,吸收更多的營養,讓自己變得更強。

想來,在她背後,她付出了很多。只是目前我們會覺得“哇,太厲害了”。但是,陳恒哲必須在很多人的視線之外,默默付出。

天道酬勤,貢獻不捐。

07

可惜進入壯年後,陳恒哲壹直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驚喜。

原因很多,年齡,戰爭,家庭等等。也許,最主要的原因是觀念和思想。

就像20歲的我們和30歲的我們,看到同樣的事情,想法會有些不同。我們年輕的時候會有極端的想法。十年後,我們回頭看自己,會覺得當時的自己是多麽的幼稚。這是思想上的成熟。

壹方面是觀念成熟;另壹方面,這與蘇飛的死有關。

蘇飛是胡適的女兒,胡適和陳衡哲對她有很大的期望,尤其是胡適。妳可以從蘇飛這個名字看出來。陳衡哲的英文名是“沙飛”,胡適給女兒起了英文名,可見他對她的期望有多大。不幸的是,五歲的蘇飛英年早逝。

這讓陳恒哲恍然大悟,覺得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這大概是每個媽媽的心願吧。

人說“賢妻良母”,她卻成了“賢妻良母”。

她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抗戰爆發後,為了給孩子找壹個相對更好的環境,像孟母的三遷壹樣,她不停地在國內外為孩子尋找更好的學校。好事多磨和他的女兒任怡獲得了哈佛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學位,然後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並被聘為終身教授。小兒子任義安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來成為美國國家地質學會會長。任亦舒曾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後在母校瓦沙擔任翻譯。

雖然她的事業沒有什麽亮點,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她對孩子的付出。

如果她沒有轉移重心,這三個孩子在戰爭中的命運會是怎樣的?

在這裏,我可能沒有提到任紅娟。因為任紅娟公務繁忙,需要他主持的中國基金會的工作並沒有中斷,反而越來越忙。所以,陳衡哲要承擔起穩定“大後方”的責任,並不容易。

08

任紅娟陪伴陳恒哲走過了41年的風風雨雨。他對她從未有過任何懷疑,也從未有過任何不尊重。他只是珍惜,陪伴,把自己當成壹個屏幕。

當時有壹篇關於陳衡哲和胡適的文章,大概是說他們之間有某種曖昧關系。任紅娟和陳恒哲得知此事後,並沒有責怪對方,而是感到非常氣憤。於是,拿著報紙去找胡適。當然,胡適也很生氣。最終胡適在報紙上發表聲明,夫妻和朋友之間的感情依舊如故。

還有壹次,陳衡哲因為《川行之鎖》引起軒然大波,受到川內外人士的強烈抨擊。她心灰意冷,要求任紅娟辭去川大校長職務。在妻子的堅持下,任紅娟毅然辭職,沒有任何留戀。他信守承諾,願意做她的屏幕。

任紅娟在大事上兢兢業業,在生活上支持妻子。

陳衡哲的第壹本小說集《雨滴》,就是他大力支持的結果。

他的頭腦、才華和涵養讓他容忍了這樣壹個有才華的女人。

我覺得世界上這樣的男人不多見,只有陳衡哲這樣的女人才能和他肩並肩。

然而,這樣的陪伴只持續了四十壹年。

1961年10月9日,任紅娟突發腦溢血住院。壹個月後,他在昏迷中死去。

09

接下來的十五年,是陳恒哲最難熬的日子。

沒有了任紅娟的陪伴,她與外界的聯系更少了。任紅娟活著的時候,眼睛看不見,但是可以通過讀書了解外面的世界。任紅娟走了,她更加孤獨。

壹個人呆在家裏,但她不怕這種孤獨。

因為,這是壹個特殊的時期,能平安的活著是幸運的。

晚年的陳衡哲,最開心的是大女兒任逸度遇見他。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但卻是這十五年裏最快樂的時光。她覺得如果能再見到兒子就太好了。

命運捉弄人,她沒有等到這壹天。

1976年7月1日,86歲的陳衡哲因肺炎及並發癥在上海廣濟醫院去世。

“壹代才女”的壹生就這樣平靜地結束了。

10

早年因為反抗而精彩,晚年因為沈默而平和。或許這就是陳恒哲的寫照。

她的“造化”讓我感觸良多。

十幾歲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妳應該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靠外人。她在家庭和事業上遊刃有余,我覺得任紅娟對這壹代才女和她背後的男人貢獻很大。

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才能見到陳恒哲。

雖然她晚年沈默,早年也沒有反抗,但那段時期,大概是最好的保持自己的方式。她知道什麽對她最好。

這就是我愛她的原因。

她是我寫的民國六,也是我目前最欣賞的壹個。

不知道,妳喜歡哪個?

目錄門戶:民國女性知道什麽

下篇:蘇:百年才女,終其壹生,從未停止對屈賦的追求。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