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經濟和科技最發達?

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經濟和科技最發達?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繁榮、藝術最深厚、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朝是中國最輝煌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最多的國家。宋朝也是中國對世界貢獻最大的時期。中國歷史上超過壹半的重要發明出現在宋代。當時中國所謂的四大發明中有三項發明或開始大規模應用,包括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紙幣、立式紡織和制瓷技術的重要改革。到了宋代,航海、造船、醫藥、技術、農業技術都達到了古代前所未有、無與倫比的高度。宋朝還發展了壹門新的科學,技術科學。這些輝煌的成就與宋朝的全面文明有直接關系。宋朝的GDP占世界的50%。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是質還是量,宋代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宋朝已經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出現。

宋代是太湖流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躍居全國前列的關鍵時期。雍熙前後(公元984-987年)蘇州的耕地最多不超過140萬畝,遊靜統治時期(公元1034-1037年)蘇州納稅340萬畝。在過去的50年裏,耕地數量增加了近1.5倍。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蘇州總耕地約1200萬畝,是景祐的3.5倍,雍熙的8.5倍。宋政府非常重視疏浚工程和堰工工程,經常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創造了成功的經驗。首先疏通江河湖泊港灣的水利工程,讓廣大農田受淹,受益灌溉。如公元1055年(至和諧二年),派遣民夫156000人,疏浚朱涇64、普44、唐6,修建和諧池。“無地可居,百姓不涉病。”兩岸數百萬公頃的肥沃土地從中受益。公元1119年(宣和元年),趙霖動用278萬余勞力,歷時19個月,治理1江、1港、4浦、58瀆,使平江府“二十年不澇”。

1115年(鄭和五年),江陰橫河、石墩河、東新河、戴紅港治理後,附近“十鄉之田屢遭旱澇,皆除其患”,受益農田6573公頃。公元1167年(乾道二年),古回浦河開河疏浚,“所以被水毀壞的幾萬畝農田,至今還肥沃”。疏港的開通,不僅保證了太湖水系能夠順利流入江海,也使當地農田能夠有效抗洪抗旱。在各種水利工程的綜合作用下,太湖流域的農田建設受益匪淺,是宋代全國水利最密集的地區。有人對北宋熙寧時期的各種水利工程、水利田及其總耕地進行了統計。太湖流域所在的兩條浙江道均居首位,水利工程2294項,水利田10484842畝,占耕地總量的28.8%。南宋惜春前後,浙西道水利工程2100余處,以太湖流域為主體,接近熙寧時期浙西兩地的總和。《宋史·食貨誌》說:“渡南後,中原水利之田,故水利之興”。太湖水利使“低田常無水災,高田常無旱災,方圓幾百裏內,常富熟”。治理後的太湖流域“分不同脈原田;土堆之間,用機械灌溉;喧囂的岸邊,環圍著枷鎖;然後拉肚子是真的,就變成了壹片奶油的田野;平藻和蘆葦,作為稻作之地耕種,成為宋代精耕細作的第壹良田。

宋朝過杭州定都後,北方和中原的大量人口南遷。全國精英齊聚杭州。讓南方更加繁榮。遷徙的人怕後代不知道祖先從哪裏來,祠堂文化就發展起來了。杭州人口在1102年只有20萬,1274年達到124萬。杭州的大部分人口是外來人口。宋朝在南方的開發和經營為南方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從那以後,南方壹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