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配電間的電氣設計規範有什麽要求?

配電間的電氣設計規範有什麽要求?

10kV及以下變電站設計規範

GB50053-94

第二節建築物要求

第6.2.1條高壓配電室應設置不能開啟的自然采光窗,窗臺不應小於1.8m;從室外露臺;低壓配電室可設置可開啟的自然采光窗。配電間臨街壹側不宜開窗。

第6.2.2條變壓器室、配電室和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當相鄰配電室之間有門時,門應能雙向開啟。

第6.2.3條變配電所各房間經常開啟的門窗不應直接與相鄰的有酸、堿、蒸汽、粉塵和嚴重噪聲的場所相連。

第6.2.4條配電室、配電室和電容器室應設有防止雨、雪、蛇和嚙齒動物從采光窗、通風窗、門和電纜溝進入室內的設施。

第6.2.5條配電室、電容器室和輔助用房的內墻面應抹灰粉刷。地(樓)面應用高標號水泥抹面壓光。配電室、變壓器室、電容器室的天花板和變壓器室的內壁應刷成白色。

第6.2.6條長度超過7m的配電間應有兩個出口,分別布置在配電間的兩端。當長度超過60m時,應增加壹個出口。當變電所采用雙層布置時,位於樓上的配電室應至少有壹個通向室外平臺或通道的出口。

第6.2.7條變配電所和變電所的電纜夾層、電纜溝和電纜室應采取防排水措施。

4.10相關專業要求

4.10.1燃油油浸式電力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為壹級..采用不燃(或阻燃)介質的電力變壓器室、高壓配電設備室和高壓電容器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低壓配電裝置和低壓電容器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三級。

4.10.2有下列情況之壹時,配電室的門應為防火門:

(1)配電室附近有壹個堆放易燃物的地方。

(2)配電室下面有地下室。

(3)配電室位於土建主樓內。

4.10.6變配電所消防設施的設置:壹類建築的變配電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和固定式滅火裝置;二類建築的變配電所可設置火災自動報警和便攜式滅火裝置。

4.10.7當配電設備間位於樓上時,應有吊裝設備的吊裝孔或平臺。升降臺、門或起吊孔的尺寸應滿足起吊最大設備的需要,吊鉤與起吊孔的垂直距離應滿足起吊最高設備的需要。

4.10.8高壓配電室、電容器室應設置不能開啟的自然采光窗,窗下緣至室外地面的高度不應小於1.80m,臨街的壹面不宜開窗。

4.10.9變壓器室、配電設備室和電容器室的門應向外開,並配有彈簧鎖。當裝有電氣設備的相鄰房間之間有門時,門應能雙向開啟或向低壓方向開啟。

4.10.10配電所各房間經常開啟的門窗不應直接通向相鄰的有嚴重酸、堿、蒸汽、粉塵和噪聲的建築物。

4.10.11當變壓器室和電容器室采用機械通風時。

而且周圍環境有汙染,加裝空氣過濾器為宜。

4.10.12配電室、配電設備室、電容器室應有防止雨雪和小動物通過采光窗、通風窗、門和電纜溝進入室內的措施。

4.10.13配電設備室、電容器室和輔助用房的內墻面應進行抹灰和粉刷。配電裝置室、變壓器室和電容器室的天花板和變壓器室的內壁應刷成白色。地(樓)面宜抹高標號水泥,壓光或水磨石地面。

4.10.14長度大於8m的配電設備間應有兩個出口,分別布置在配電間的兩端。如果兩個出口之間的距離超過60m,則應增加出口。

當樓上和樓下均為配電機房時,位於樓上的配電機房應至少設置壹個平臺或通道,其出口通向室外。

4.10.15配電所的電纜溝和電纜室應防水排水。當配電所位於地下室時,進出地下室的電纜口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4.10.16配電室應自然通風,夏季排風溫度不高於45℃,進排風溫差不大於15℃。

4.10.17電容器室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通風量應按電容器溫度類別計算,夏季排風溫度不應超過電容器允許的最高環境空氣溫度。當自然通風不能滿足排熱要求時,可采用自然進風和機械排風。

電容器室內應有指示裝置,以反映室內溫度。

4.10.18當變壓器室和電容器室采用機械通風或變配電所設在地下室時,通風管道應采用不燃材料。如果周圍環境受到汙染,應增加空氣過濾器(在進風口)。

4.10.19有條件的配電機房應采用自然通風。當高壓配電設備室內安裝較多的油斷路器時,應安裝緊急排煙裝置。

4.10.20在采暖地區,控制室(值班室)應采暖,計算采暖溫度為18℃。特別寒冷地區的配電機房安裝電度表時,應提供供暖。計算的加熱溫度為5℃。

控制室和配電裝置室內的加熱裝置應采用鋼管焊接,不應有法蘭、螺紋接頭和閥門。

4.10.21位於炎熱地區的配電所屋頂應采取隔熱措施。控制室(值班室)應考慮通風,有條件時可接空調系統。

4.10.25有人值守的配電所應設有給排水設施。

4.10.26配電裝置室內裸導線上方布置燈具時,燈具水平投影與裸導線的凈距應大於1m。燈具不應由軟電線或鏈條吊起。

4.10.27當幹式變壓器室、配電設備室、控制室和電容器室設在地下室時,應在裝置內安裝除濕機或除濕電加熱器,並在地下室設置排水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