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介紹
世界文化遺產(World cultural heritage)是由聯合國發起,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的國際公約,旨在保護對全世界人類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或文化遺址。世界文化遺產是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最高層次,屬於世界遺產的範疇。
世界遺產分為四類: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國際文化遺址委員會等非政府組織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合作組織,參與世界遺產的評選、管理和保護。
65438年至0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文化遺產總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旨在促進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合作,為合理保護和修復全人類的共同遺產做出積極貢獻。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85 12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締約國以來,截至2016 17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審核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0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1項,位居世界遺產名錄第二位,僅次於擁有51項世界遺產的意大利。
中國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西藏的布達拉宮
拉薩的布達拉宮
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它是著名的宮殿式建築群,是中國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它海拔3000多米。為紀念唐代文成公主與西藏松贊幹布結婚而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雄偉的布達拉宮依山而建,高13層,高117米。它全部由花崗巖制成,有金色的飛檐和雕梁畫棟。它是西藏最珍貴的宗教、藝術和文化寶庫。有宮殿、佛寺、書房、臥室、靈塔殿、庭院等。所有的建築重疊在壹起,大廳崎嶇而雄偉,體現了西藏建築的鮮明特點和漢藏文化融合的壹些風格。1994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大昭寺和羅布林卡作為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的擴建工程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的古建築群
武當山古建築群
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稱太和山。方圓有400公裏長,有72座山峰,36塊巖石和24條溪流。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m。峰巒谷險,洞幽。山上有屬於道教的巨大古建築群,有八公祠、二關、三十六安堂、七十二巖寺等。這座山峰建於明代的金殿,以青銅鑄造和鍍金聞名。它是中國最大的銅建築瑰寶之壹。武當山是武堂拳的發源地。1994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莫高窟
莫高窟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的懸崖上。俗稱千佛洞,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最早鑿於秦建元前366年,歷代皆鑿。洞穴共分五層,錯落有致,依次排列,南北長1600余米。其形制主要有禪宗石窟、中柱石窟和疊鬥頂石窟。有編號的洞穴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3000多件,唐宋木結構建築5座。1900年,藏經洞內發現西晉至宋代的經典、歷史、書籍、藏品繪畫5萬余幅。莫高窟集建築、繪畫、雕塑於壹體,是中國最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1987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位於陜西省Xi臨潼區驪山北麓。陵墓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存墓高40米。陵園布局模仿秦都鹹陽,分兩城,內城約2.5公裏,外城約6.3公裏。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東部,是秦陵的大型墓葬坑,發現於1974。已經挖了4個坑,面積25000多平方米。內叢中可埋藏大量與真馬大小相同的彩陶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中使用的各種武器。出土文物多達萬件。1987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麗江古城
古城——麗江
位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宋末元初(12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面積1.6平方公裏,是納西族的聚居地。有黑龍潭、五鳳樓等名勝古跡。建國後,發現了“麗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環繞,黑龍潭水的三條支流從古城中穿過,途中分成條條流進住戶周圍的墻內,形成壹個完整的水系,井泉錯落。家喻戶曉的東巴象形文字、繪畫、音樂、舞蹈、東巴經書,內涵豐富。是研究納西族獨特的生活環境、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的寶貴實物例證。1997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