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不忌諱,不挑食。吃飯,肉菜都可以,只是為了吃。
養豬、羊、雞的目的是為了吃肉。如果不殺肉,就算人家養了,妳買了放了,或者別人殺了妳買了埋了,都是“猝死”,都不是正當的“善”!
任何動物和生物,壹念之差,皆可成道。我殺妳吃肉是因為妳天生的角色。人也壹樣,被身體的寄生蟲吃,血被蚊子吃。人是壹個“蟲筐”。人的疾病和死亡都是因為體內有蟲,人死後身體被蟲吃掉。人之所以被吃掉,並不是昆蟲殘忍,而是因為人的天然作用。昆蟲吃人,這個過程很慢,不容易被妳察覺,所以妳沒什麽感覺。和殺動物和快速吃肉,妳決定要殘忍。
關尹子說:蟲子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蟲子,互相吃。
食物鏈是天道。如果妳用妳的“私”善去改變什麽,只會造成“公”惡。所以,智者和愚者的區別,有時候不在於智商,而在於行為。
文士道沒有專門的畫像和神社來祭祀“舊俗”,甚至壹些儀式和節日。所有的方面都包含在日常的“磕頭”中,不分時間和次數,只要環境不被打擾,只要妳不“強”——透支妳的體能,只要妳身邊的人不把妳當精神病。
文士道不反對任何教派,認為“七十二教,八十二教,各有千秋”。我家也崇拜壹些常見的神,比如神、竈神、門神等。,而且他們在每月的十五日燒香,但不祈求任何財富,這被稱為“平安香”。那個人說,妳剛才不是說文壹開始就說不侍奉上帝,不敬神仙,不信佛嗎?怎麽還在燒香祭祀?因為,他們認為這只是壹種民俗,不是信仰,和道教、修道是兩回事。入鄉隨俗就是不要讓自己看起來與眾不同,怕村裏人說妳是“陰陽頭”。總之,壹切言行都要從眾。
只是在精神層面,是“高尚”而不露骨的。追求精神上的“奢侈”,而不是外在的“財富”!
精神上的“純潔”:純潔就是精神上的心安;貴,即以為也是“天地之靈根”,終有壹天能“與天地同生,與日月同輝”,在靈魂上不遜於任何人、任何神、任何鬼。
外在的“財富”:有錢就是比別人“有錢”,與別人的信仰不同,物質財富更豐富等等。貴就是比別人高貴,比別人有更高的層次和地位,顯示自己的信仰有多高級,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傲慢”。
文士道反對這種排場,主張低調不張揚,“自愛,不自貴”。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是被動的。而是想積極主動,為親人創造壹個穩定舒適的生活環境,為修道爭取最大的“空間”。他是壹個出生入死的智者,壹個入世的強者,壹個正常陽光的普通人。
第四章,人靈至上,果散。
人的肉體雖是父母生而養,人的精神卻是道的化生。精神屬於陽,所以也叫陽氣,陽氣至高無上,超越鬼神,所以不用怕鬼神。按照老管傳下來的道教教義,最終可以達到“道家境界”,從而與天為伴,長命百歲。
可以說,石聞道是最原始、最樸素的“散仙”思想。
那麽什麽是神仙呢?神仙字,古代寫成“許”,象形“人在山上”,意為“不凡”;因為古人還有“山近天”的觀念,這個詞也有“飛上天”的意思那麽成仙有什麽標準嗎?就是妳說妳是神仙,妳用什麽來衡量?特殊功能?不,古人沒那麽蠢!萬壹是魔術師呢!莊子說“千歲厭世,登上頂峰”是什麽意思?我活了壹千多年,什麽都吃過,什麽都見過,什麽都玩過。就像方清平說的那樣,做壹個男人真的很無聊。我該怎麽辦?走開!可見,長壽是長生不老的第壹標誌。如果看先秦典籍,凡是提到神仙,總會說活了幾百年。可以說神仙是欲望被時間抹殺的人(註:這些欲望是自然抹殺的,不是刻意放棄的)。真正的道不是禁欲,而是在道的修煉過程中,各種欲望自然會被消除。我們之前說過,內心的愉悅自然可以消除情欲。現在來說說食欲的自然消除。食欲是吃東西的欲望。吃的欲望不僅與饑餓有關,還與美味有關。在文初的道學修煉中,有壹個正武火在頭頂泥丸宮化為負真水的過程。看到這裏,有些道友可能會質疑妳的動態太極圖是不是引用錯了。它為什麽逆時針轉動?在這裏,我們簡單的說,自然事物的生長是陰升陽降的過程,所以陰陽太極圖是順時針運行的;道家修行是違背自然的,所以陰陽太極圖是逆時針運行的。這個知識點會在後面的課程中詳細講解。負真水如果非要用實物的話,也算是口水吧。隨著唾液的吞咽,負真水回到田單。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武功的深入,妳會覺得口水的味道越來越甜,越來越可口,那是壹種難以言表的美妙滋味。這就是神仙所說的“瓊漿玉液”,比人類的任何食物都好吃。久而久之,對食物的沈迷自然削弱了對普通食物的渴望。這也是為什麽文士道眼中的神仙不需要祭祀,人根本不需要的原因。
文士道中所謂的神仙,是離開凡間的智者聖人的靈魂。這些靈魂因為道教的修行,已經“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了。他們像日月星辰壹樣永遠生活在宇宙中,永生不滅,不再“化身”。鬼是普通人死後的靈魂。因為還有各種欲望,需要犧牲,所以必須在“三界五行”中“化”。文士道所說的“化生”與佛教徒所說的轉世有著本質的區別。“化生”是由“心靈力量”(或欲望)轉化而來。舉個例子,如果妳這輩子是個窮人,妳的終身願望是成為壹個富人,那麽下輩子妳可能會投胎成為壹個富人家庭;如果妳上輩子是皇族,厭倦了權力和利益的冷血殺戮,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下輩子可能會托付給壹個普通家庭,享受父子天倫之樂。如果妳覺得做人很苦,不如狗快樂,那妳很可能“變身”成狗了。當然,混凝土化生的結果與自然機緣有相當大的關系,這裏的“機緣”就是道家所說的“自然”。
就像射箭,妳的目標是幸福的靶心,壹陣風過後,卻被吹進了坑裏。這是自然的偶然,這是自然。對付這股歪風邪氣只有壹個辦法。增加“箭力”就是普通人的“意念力”。
是“願”,是“定”、“術”、“魔”,是“元氣”激發出來的能量給修習道術的人。這種“生命力”不僅能創造自身,還能創造其他事物,顯示出所謂的“神奇力量”。《觀音子》說:人的力量可以奪取天地,如冬天打雷,夏天制冰,豆子捉鬼,杯子釣魚,枯樹開花,鬼說話,都是純氣所為,所以可以改造壹切。也可以說,修法的目的是為了和天地爭奪“自然”的主動權。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因為道家認為先有道,後有天地。老子說:(陶)不知道誰的兒子像皇帝。
在文士道看來,壹切鬼神都是自然存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智慧水平的差別。所以文士道從來不祈求什麽神,也不怕什麽鬼。他們認為,只要朝著正確的方向適當行動,就能達到“心安”的狀態,就不會再有恐懼、焦慮、內疚等負面情緒,精神自然就長高了。
自求法,自求樂,自求壽,壹切都需要自己去做,任何外在的東西都幫不了妳。財富、健康、名利、地位等等都需要自己去實現。那人說,我是乞丐,那麽多人給我錢幫我。妳怎麽能說“任何外在的東西都幫不了我”?我講了壹個故事。有壹天,我和壹個朋友在街上遇到壹個假裝殘疾的乞丐。他光著身子爬在木板上,腿上套著破褲子,用胳膊活動。這種場景妳肯定見過不少。我拿出壹塊錢,放在他的盆裏。朋友馬上制止我說,妳明知道他是騙子,還給他錢?我說,大熱天的,這樣來回爬也是體力活,值這壹塊錢!這也是他的“修行”,不是上帝的保佑。上帝不會往妳的米缸裏加壹粒米,往妳的錢包裏放壹毛錢。
所謂神,古代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火、水、雷電等自然事物奉為神,後來又將其擬人化。所以,神也是鬼,是有差事的鬼,有天生的本分,所以也要祭祀,但差事完了之後,難免要“化生”。
而仙則沒有差事,沒有束縛,遊走於宇宙間,停留於天地之間,不再是“化生”。我們這裏說的仙女,就是“仙女”的意思。
文士道把神仙分為天仙、地仙、人仙三個層次。仙是靈魂的狀態,無憂無慮,沒有快樂,所以是極樂;神仙是人,但太空了,無法超脫肉體體驗;神仙,不能靈魂出竅,但靈魂可以安心在體內體驗,長命百歲,無病而死。
文士道認為,人體有自己的三燈區,兩燈在肩上,壹燈在頭上。左肩是神燈,也叫三魂燈,魂屬陰,所以外在的陽神可以騷擾或滅掉他;右肩為鬼燈,又叫七神燈,屬陽,故外陰鬼可騷擾或滅掉他;頭頂上是壹盞酒精燈,也叫天燈。只要精神不死,精神之燈就不會熄滅。身是地,藏著三魂七魄,靈是天,位於囟門,顱骨冠。外國鬼神就算滅了妳的三魂七靈燈,也滅不了天燈。只要天燈不熄滅,另外兩盞燈就會再次自燃。這是“人不能奪誌”這句話的思想來源嗎?天燈的熄滅只是自我的熄滅,妳的恐懼、妳的自卑、妳的放棄、妳的投降、妳的沮喪等負面因素才是熄滅天燈的真正災難。換句話說,妳只能熄滅天燈。所以,妳不用擔心害怕外來的鬼神,只要全心等待妳的靈燈,妳的天燈,通過道家的修行,讓它更加繁榮,更加光明。
此外,溫氏道教中沒有咒語。他們認為其他道士的法術是壹種“意誌”。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寫給鬼神的壹封信和壹份文件。至於這個文檔有沒有用,不在於妳在這個文檔裏畫了什麽,寫了什麽,而在於這個文檔的作者是誰。比如縣長要拆妳的房子,妳讓省長寫個條子,上面寫著“依法依規辦事”。這裏是總督的簽名和年、月、年。如果這張紙條給市長看,會有什麽影響?愚蠢的人都知道。但同樣的內容是“依法依規辦事”。下面的簽名是妳的光棍二叔,然後是年月日。會是什麽效果?走開!
文士道認為,如果妳有魔力,妳的壹言壹行,壹念之間,都會產生顯著的效果。如果妳自己沒有魔力,把壹些法術做得殘忍詭詐,別說無效,就算存在也不會長久,甚至會招惹不必要的災難。什麽是法力?是實力,是對鬼神的敬畏,是泰山崩於前,是內心寧靜的強大氣場;是心,是“心在壹處,無為”的心,就像凸透鏡匯聚陽光,匯聚宇宙能量。
由此可見,文士道的和尚們自以為在思想層面上高於這些鬼神。只有我會“押神送”,不用擔心那些鬼神的侵擾。即使我能感知到妳在我身邊,我又能怎樣?
第五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整個人接近神仙:
父親孝順,妻子賢惠,過著富裕無憂的生活。這才是“全人”,這才是世界不朽的生命。享受壹個人該享受的福報,能活多久就活多久。這叫長壽。文士道認為,只有使人“圓滿”,享壽,才能成仙。人做不好怎麽成仙?
不僅要求在精神上給予親人“適當”的關懷,在物質上也要給予“適當”的關懷。這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廣闊的空間去“修煉”。
因為文開始註重對親人的精神關懷,在他們看來,那些拋棄父母,放棄妻兒出家修道的行為,不僅違背人倫,也違背天道,不可能成仙。所以文士道大多在家修道,直到父母過世,子女獨立後才離家隱居修道。至於老婆,如果妳願意,可以壹起培養。如果妳不願意,有子女孝敬和贍養,妳可以安心離開。所以正文開頭就有壹句諺語“四十歲之前不要修煉”。
縱觀歷史,大多數僧侶在中年之後退休,甚至更晚。例如,呂洞賓和他的妻子在64歲退休。妳沒聽錯,是的。呂洞賓安排好壹切世俗事務後,帶著妻子隱居起來。這是不是讓很多人驚訝,也讓妳驚訝?
呂洞賓的修道歷史也激勵著我們已經生病的朋友,現在開始修道也不晚。當妳對壹件事感到“為時已晚”的時候,就是最早的時候。前半生和後半生的分界線在哪裏?此時此刻。
所謂對親人的物質“適當”照顧,說白了就是創造足夠的財富,讓親人不愁溫飽。親人吃飽喝足,才能不計較自己,才能“心安理得”,安心修行。
文士道主張適當進步。正文開頭對財富的追求,講究順其自然,取之有道。反對欺騙,投機取巧,不賺錢,不接受別人的施舍。壹切都取決於自己的修行,智慧和對財富的規劃。
尤其是對於別人的財富和地位,我不羨慕也不討厭。想要擁有,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采取適當的措施去爭取。
此時,我突然想到了歷史上的壹個人,那就是範蠡。範蠡是先秦道家思想的早期實踐者。可以說,範蠡的壹生很好地詮釋了文學之初的道家觀念。早年學道,亂世參政,成功後隱退,經商致富,隱居而死。
可見,“全人近仙”的思想與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有著相似的意義。我會先做好自己,照顧好家人,然後好好學技術,等有技術了再出來做事。
再者,全人的概念還包括每個人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自然角色、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這樣他們之間的關系才能和諧。
莊子講過壹個“接班”的故事,說的是堯帝要讓位給隱士許由。許由說,堯作為皇帝應該治理國家,這是堯應該做的;而作為隱士應該學習知識,這是隱士應該做的。就像負責祭祀的人不能代替廚師在廚房做飯壹樣。每個人都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皇帝不成為皇帝,就整天琢磨怎麽做個好木匠;而木匠呢,木工活做得不好,整天想著怎麽當皇帝。這就是角色錯位,大家的角色錯位,這就是世界動蕩的原因。
男人說,演好妳的社會角色就是認命?當然不是!大家誤以為道家思想消極厭世。不知道道家思想真的是積極推動社會有序發展的正確思想嗎?
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和天下大亂後的大治理,都是用道家的“無為”思想。什麽是無為?不折騰不幹涉就好。
中國歷史上有所謂的八大盛世:
壹、殷商的繁榮
第二,西周的繁榮
第三,西漢的繁榮
第四,東漢的繁榮
五、唐前盛世
第六,北宋的繁榮
七、明朝以前的盛世
八、清朝以前的盛世
無壹例外,面對天下大亂,經濟蕭條,人民水深火熱,都是“輕佻寬厚,與民同息”的政策。說白了就是讓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妳不必為此擔心。農民知道如何種好地,商人知道如何做好生意,學者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識。類似於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政策,以合同生產、市場經濟、自主調節為基礎。政府不幹預,做好自己的行政職能。這就是我們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取得如此快速進步的根本原因——道家的無為。
可能有人會扯皮,但現在的社會有什麽好?這不好,那不好。請問妳自己做的好嗎?自己做不好,憑什麽要求別人做好?
那麽,如何做好自己?認清自己的社會角色,認清別人的社會角色。
就像前幾天網上那個摔倒抱著寶寶的交警。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如果把這個事件和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的老虎咬人事件結合起來,被老虎咬死的就是那個抱著孩子的女人。妳會怎麽說?妳怪老虎不像人嗎?
那麽,我們為什麽指責參與執法的交警不夠人道呢?因為我們不了解警察的社會角色屬性。首先,我們要知道法律是什麽。法律不是滿世界跑的老虎,而是籠子裏的老虎。妳可以在籠子外面為所欲為,沒人管妳。但壹旦把手伸進籠子裏,就註定要被老虎咬壹口。如果妳希望老虎咬妳,先判斷妳是有意還是無意放進去的。如果妳把手伸進去,妳會咬它以示懲罰。把頭伸進去就要溫柔點,不要傷人性命?把手伸進去的那個人,手裏是不是抱著壹個孩子?他抱的孩子是否超過16歲?請問這還是老虎嗎?
眾所周知,法律是國家機器。警察更像是國家機器。用刀切肉的時候,妳覺得不夠快,自己切,又怨恨它太快!請問,刀錯了嗎?什麽是智者的行為?不是因為噎到食物,而是引以為戒,要認清刀的角色屬性,下次認真面對,正確合理運用。對於認識警察的社會角色屬性也是如此。
同理,以孩子為中心,忽視警察社會作用的人,如果深挖這種思想的根源,那就不是理性,不是善良,而是憤世嫉俗!這是愚蠢和善良,但也是虛偽!
這種東西如果復制進化,想想就極其恐怖!如果壹個恐怖分子來到中國,抱著壹個孩子,試圖在人群中引爆人體炸彈,警察在關鍵時刻不能立即制止,而應該首先考慮如果孩子受傷了,如何向社會輿論交代。請問會有什麽後果?
壹個“支持不支持”的事件,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撕得粉碎。又壹個“摔不摔”“抓不抓”“不出手”“見義勇為”的事件會不會繼續吞噬我們的基本道德常識?繼續縱容這種無良的“互害模式”無限復制下去?
只有有了壹套無情的法律,才能實現壹個有情的世界,這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自由,這才是道。
那人說,這是道家思想嗎?為什麽聽起來像法家?對了,沒錯!可以說道教是百家爭鳴的源頭。而百家爭鳴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偏執角落。
老子說天地不仁萬物,聖人不仁百姓。天地之道對待萬物,就像聖人對待人壹樣。他們死了,自然會死,不管用什麽方式,就像用來祭祀的狗壹樣,不管是用刀殺死還是燒死,形式都變得不重要了。宇宙的法則就像壹把無情的剪刀,無情地剪掉那些不符合自然之道的東西。就像生物進化史上那些滅絕的物種。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看世界,才能真正悟道。
可見,文士道所提倡的“正當”,看似簡單,實際執行起來卻沒有那麽簡單。
但是,說難不難。認清過去的自己,做好現在的自己,為未來的自己奮鬥。如果妳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首先讓自己變得更好!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的自然角色和社會角色,世界才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