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得惠墨者,如名將得良馬。”墨是中國的“文房四寶”之壹。是用於書寫繪畫的黑色顏料,也是歷代文人的情感寄托。壹幅好墨,可以承載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神韻。文房四寶中,最有價值的是徽墨。
中國的水墨文化源遠流長。從甲骨文到明清,墨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據史書記載,戰國時期《莊子》中的“舔筆舔墨”是最早的關於墨的文獻記載。西周時期的《蜀古書法編》說“興義造墨”,代表了人工造墨的開始。
秦漢時期以松煙墨為代表的人工制墨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工墨汁走向成熟。賈思勰的《齊·姚敏書》有壹篇關於制墨的記載,說:“二月或九月不準調墨,天暖則臭,天冷則難幹。童榮見風破,重不過二三兩。小比大好。”可見當時的人在制墨方法上是相當熟練的。
文房四寶簡介
1.紙是中國的壹項偉大發明。雖然世界上有幾千萬種紙,但“宣紙”仍然是毛筆書畫特有的手工紙。宣紙柔韌、潔白光滑、色澤持久、吸水性強,有“紙命千年”的國際美譽。
2.毛筆是壹種獨特的書寫和繪畫工具,在古代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有著不同的帶有羽毛的書寫風格。雖然鉛筆、圓珠筆、鋼筆等。當今世界,毛筆是不可替代的。
3.墨水是書寫和繪畫的顏料。唐代著名制墨家晁和廷所制的精品墨,得到南唐皇後李煜的賞識,全家以“李”為國姓。出自名揚天下的“李默”。到了宋代,李默的起源地歙縣改名為徽州,李默改名為徽墨。
4.硯臺,俗稱硯臺,是中國書寫繪畫和研磨顏料的工具。墨汁在漢代很流行,但在宋代被廣泛使用。明清時期品種繁多,出現了閆濤、端硯、佘艷、程妮硯,並稱為“四大名硯”。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非常重視硯臺,不僅壹直陪伴著他們,死後還用來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