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圖書館是英國的國家圖書館,也是世界上藏書最多的圖書館。該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圖書館之壹,擁有超過150萬種所有已知語言和格式的物品:書籍,期刊,報紙,雜誌,聲音和音樂記錄,專利,數據庫,地圖,郵票,印刷品,圖紙等等。圖書館的收藏包括大約14萬本書[1](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及大量的手稿和歷史物品,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年。作為壹個法定的寄存圖書館,英國圖書館接收所有在英國和愛爾蘭出版的書籍,包括所有在英國發行的外國書籍。它還購買許多只在英國和愛爾蘭以外出版的物品。英國圖書館每年增加大約300萬個條目。該圖書館是由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贊助的非部門公共機構。它位於倫敦聖潘克拉斯的尤斯頓路北側,在尤斯頓火車站和聖潘克拉斯火車站之間。
埃及亞歷山大的亞歷山大皇家圖書館,或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似乎是古代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大圖書館。它在托勒密王朝的贊助下繁榮起來,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建造,壹直到公元前48年羅馬人征服埃及,它壹直是壹個重要的學術中心。後來,它被摧毀了,學者們使用了壹個相關的圖書館,稱為Serapeum,位於城市的另壹部分,建立在Pergamus的收藏上,Pergamus是馬克·安東尼送給克利奧帕特拉的禮物。這個圖書館被描述為“女兒圖書館”,也是塞拉比斯神的廟宇。這座圖書館是在托勒密壹世統治時期(公元前323-283年)或他的兒子托勒密二世統治時期(公元前283-246年)構思並開放的。普魯塔克(CE 46–120)寫道,在公元前48年訪問亞歷山大期間,朱利葉斯·凱撒為了挫敗阿奇利亞斯限制他海上交流能力的企圖,點燃了自己的船只,意外地燒毀了圖書館。[2]Edward gibbon描述了女兒圖書館也是如何被亞歷山大主教提阿非羅摧毀的,他在391年下令摧毀Serapeum。亞歷山大圖書館於2002年在舊圖書館附近落成,目的是紀念和模仿原作。
法國國家圖書館
法國國家圖書館可追溯到查理五世於1368年在盧浮宮建立的皇家圖書館。路易十四時期擴建,1692年對外開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激進階段,當貴族和神職人員的私人圖書館被查封時,圖書館的藏書膨脹到30多萬冊。在法國經歷了壹系列的制度變革後,它成為了帝國國家圖書館,並於1868年被遷至黎塞留街上由亨利·拉布魯斯特設計的新建築中。Labrouste於1875年去世後,圖書館由學院建築師Jean-Louis Pascal進壹步擴建,包括大樓梯和橢圓形房間。到1896,該圖書館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書館,盡管它已被其他圖書館超越。
瑞典國家圖書館(瑞典語:kungliga bibliotek et,kb,意為“皇家圖書館”)是瑞典的國家圖書館。因此,它收集和保存所有國內印刷和視聽材料,以及瑞典協會在國外出版的內容。作為壹個研究圖書館,它還收藏了大量其他語言的文獻。& lt/p & gt;& lt/p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