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文物表明,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在東北地區勞動、生活和繁衍。公元前6世紀堯舜時代前後,全國分為九州,當時東北在幽州境內。夏商周時期,有、東胡、華夏、古朝鮮、法等民族在東北生活和工作。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遼寧為燕國遼東郡、遼西郡。西晉時,慕容鮮卑遷到現在的遼西。公元700年,相傳燕王建在龍城(今朝陽市),史稱顏倩。顏倩還重視發展生產,興修水利,規定賦稅,讓非工商業人口回歸農業。發展遼西農業生產。唐後元年(年),大左戎在白山和黑水(長白山和黑龍江)之間建立了以本部為主,其他各部為結合的地方政權振興國(又稱地震國)。後來鼎盛時期,方圓境內人口壹萬多,勝兵數萬,史稱“海東郭盛”。遼金元時期,居住在遼河上遊的契丹族建立了遼朝(公元);生活在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的女貞人進入中原建立金朝(公元1500年)。這對東北各民族的融合發展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領盧野的阿保機統壹了兩個部落,自立為王。公元200年,耶律寶基稱帝,國號契丹。寶姬死後,他的兒子耶律德光繼位。公元200年,改國號為遼,改皇帝為北京。遼朝鼎盛時期的疆域在現在的塞林格河和石勒卡河以東。東北至外興安嶺和鄂霍次克海;南到今天的天津,河北的巴縣,山西的雁門關,與宋朝對峙。公元200年,完顏阿骨打調兵遣將,領導洪雁部的女貞,奪取了松花江流域並占領了遼東半島南部。2000年稱帝,國號金,建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建國後繼續征戰,同年滅遼於北宋。年,鐵木真被提升為蒙古大汗(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並被尊為成吉思汗(意為四海之汗),蒙古政權由此建立。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他和他的後裔除了向南擴張,還向西進軍到多瑙河流域,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大汗國。年,國號改為元,年,南宋統壹中國。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壹個朝代都要廣闊。東、南為海,西至今天的新疆,西南包括今天的南方和西藏,北包括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東北至今天的鄂霍次克海。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同年滅元。在遼東都司,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當時現在的遼陽地區是壹個多年羨慕的富庶之地,千裏樓臺相連,與屯堡相對。當時遼東都司的冶鐵、制鹽等手工業也很發達。遼東三萬禁衛、四川龍州、順天遵化是當時中國著名的三大冶鐵中心。2008年,清軍大舉入關,明朝滅亡。“白山黑水是滿族的發源地。滿人取得政權後,以東北為“龍興之地”,以盛京為首都,對東北實行特殊的統治制度。
隨著中原地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開墾和先進生產技術的普及,東北農業生產的基本輪廓已經大致形成。隨著農業的發展,商業和手工業異軍突起,出現了沈陽、遼陽、錦州、長春、吉林、寧安、遼源、哈爾濱等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