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癥的治療上,他用了“中耕甘草”、“培土生金”等多種方法。對於脾胃虛寒的泄瀉,壹般醫家主張“補火生土”,而葉主張“補腎不如健脾”,多用姜、棗、辛、甘等滋補之品,使中陽不足略素,下焦之元漸素。對於小兒驚風、消化不良、風癇,凡因中焦不足而肝風動者,主張平土熄風。這樣的事情在葉的雜案中並不少見。
葉石紮發展了“脾升胃降”理論,創立了“養胃陰”理論,彌補了東原的不足。葉十分重視脾胃的不同生理功能和病理特點,認為脾胃同屬中土,但不能混為壹談。蓋“臟腑要藏,臟腑要通,臟腑的體用是不同的。”脾為五臟之壹,負責建運、化精、藏而不瀉、促補,而胃為五臟之壹,負責攝食、傳導、瀉而不藏、通而用之。所以葉說:“食主胃,運主脾;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脾剛則燥,胃軟則潤”,“太濕則濕,陽則運,陽明則燥則燥,陰則安。”所以脾胃在生理、病理、治療上更大,不能統壹,要分開治療。所以,脾在東原可以用溫升發來治療,胃要用甘涼來治療。
脾胃辨證是葉先生的真知灼見。葉的清降法,不是壹般的苦、苦,也不是苦寒,而是“甘平或甘涼養胃”,適用於“脾陽不虧,胃有燥火”之證。凡因水虧火盛,或因發熱陰,或因勞累久咳,或因暑陰,以及因口渴、火郁等癥,如腹脹、食欲不振、舌紅、咽幹、煩渴、失眠、肌燥、惡熱、便秘等,均可養胃養陰,以緩解癥狀。方劑多以仲景麥門冬湯為主,用沙參、麥冬、石斛、扁豆、玉竹、甘草等藥。葉明確提出了“胃喜潤惡燥”的觀點和脾胃應分別對待的思想,其弟子華錦雲將其思想概括為“脾喜燥,胃喜濕”。如今,葉及其弟子“脾喜燥,胃喜潤”的思想已成為中醫學界公認的中醫基本原則之壹。
葉還論述了脾胃與其他臟腑的關系。他說:“土王四季之末,冷、熱、涼壹應俱全。所以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腎之脾胃,都要知道,用寒熱來治,但不能說火能生土,用熱藥。”心屬火者,心脾胃熱,治之以寒;腎屬水,腎脾胃寒,治之以熱;肝屬木,肝脾胃溫,治涼,肺屬金,肺脾胃溫,治清。葉從辯證的角度提出這些論點,全面實用,足以彌補董源的不足,給後人以“補火生土”治療壹切脾胃病的觀點,開闊了眼界。
結論:葉對脾胃分離的認識,特別是其養胃陰的學術觀點,彌補了治脾之不足,略治胃,重在溫養陰,糾正了天下治胃以治脾之藥籠,甚至陰陽不分的弊端,為後人所稱道。華錦雲稱贊道:“這種討論是超越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