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大青山的寺廟

大青山的寺廟

(1)吳韻禪林寺位於青山主峰五仙峰,白墻灰瓦,古樸典雅。五仙峰是為了紀念與青山有緣的古代五大聖人謝朓、李白、郭、王居延、王峰而得名。俗稱山尖雲遮霧,是登高遠眺的好去處。寺廟雖然位於山頂,但壹年四季香火繚繞。寺旁有壹泓清泉,名為“龍口泉”,壹年四季永不幹涸。離泉水壹箭之遙,矗立著壹塊巨石。上面的縫隙裏長著壹棵松樹,郁郁蔥蔥。壹枝伸向東南,形似邀月,又似李白敬酒,名曰“邀月松”。

(2)白雲寺

白雲寺是當塗縣最早的寺廟之壹,位於青山南側,青山行政村賈政自然村西山坡。據《當塗縣誌》清乾隆十五年(1750)“白雲寺,原名南風苑,金鹹寧四年(278年)由龔放禪師所建”,歷朝歷代均有修繕。北宋詩人郭寫有《青山白雲寺》,流傳已久。寺東二十米,有三座石塔(另壹座)。寺內有泉,古稱“虎跑泉”。相傳僧人龔放、羅敷尊在此創立時,“甕下壹浸,忽有虎跑泉”。泉水粉紅而甘甜,在幹旱中取之不盡。

(3)觀音寺(印石寺)

青山東麓白土山上的高嶺土是燒制琉璃瓦的優質材料。白土山有個觀音寺,明後年就要建了。據《當塗縣誌》記載,位於山東的白土山觀音寺,可以用白泥制作琉璃瓦。明天新年伊始,三堂下令取土,村民挖山深入崖洞,崖將崩。不知道在山洞裏,道士提著籃子和魚看著那女人,人們爭著看,但巖石沈了下去,活了下來,所以我今天就拜了。觀音寺位於青山東麓,桃花村占村自然村。清代當塗史學家夏昆有詩《遊印石庵》:謝智竹林穿白雲,尋世外桃源。花草盡在壹院畫中,松杉不知年。山猿吹口哨知客,林鳥無聲如悟禪。壹切煙雲可伴,空門無聲塵。

(4)青山寺石佛殿

青山寺,位於寶子山,由大雄寶殿、藥師殿、石佛殿等眾多寺廟組成。保和殿建於南宋紹興(1131-1162)。紹興初年,有西蜀李,住在謝公府遺址。當時左司李昌拜他為師,為他建廟。牌匾上寫著。摩崖石刻位於保和殿。大廳裏有“華東第壹石佛”。

(5)百靈寺

百靈寺,別名玉華宮,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清道光年間(1825)毀於水患。現位於大青山管委會白象山下黃龍村的龜頭山。

(6)青雲寺

青雲寺,又名青林寺,位於大青山李白文化旅遊區桃花村北麓半山腰,俗稱“二山澗”,始建於清末。據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記載,“清雲寺,在華北廣積緒新鬥門第二座山巔,面向白土山,面向小湖。湖光山色綠樹成蔭,暑氣盡泄。從遠處看,兩座山夾在空中,令人嘆為觀止。”